(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 100095)
摘要: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来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对于科研单位来说,工作任务、使用材料的不确定性给职业健康管理带来了新的难度和问题。本文将分析科研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科研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检查;场所检测
《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8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23497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524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528例,职业性化学中毒1333例,职业性传染病540例,其他职业病572例。2018年职业病新病例总数比2017年下降12%,但由于我国几十年粗放式发展中积累的职业病问题逐渐显现,尘肺病等职业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科研单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其职业健康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要求不清晰具体、部门联动较差和员工职业健康意识不强等问题。
一、科研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研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具有种类多、数量不定、慢性与急性职业危害并存的特点,而管理基础薄弱、职业病防治知识有限又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产生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1、重视不够, 未形成明确的管理思路
(1)当前大部分企业将职业健康管理融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但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的管理内容关联性不强,管理内容相对独立。安全事故易发生群死群伤事件,造成严重后果,而职业健康事故通常为个体事件,发展过程缓慢,相较之下安全生产工作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更多,由此形成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相对弱化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已成思维定势,只要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人员体检、场所检测即可,未形成管理思路。仅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无法及早采取措施应对风险,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2、管理要求不具体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中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而何种条件下员工必须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并没有明确要求。对于科研单位来说,工作任务决定了试剂的使用频次,同一种试剂可能一年仅使用1-2次。部分单位为员工职业健康着想,只要有可能使用的试剂就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管理成本;而部分单位也存在不达到限值即不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管理过严或过松都对职业健康风险管控产生不良影响。
3、部门联动较差,未提供有效支持
接害人员管理需要人事部门与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协同合作,尤其是岗前、离岗体检均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部分单位未能明确两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导致接害人员管理混乱,如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实际工作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致等;职业健康管理部门、人事部门与实际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存在壁垒,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
4、员工职业健康意识不强
员工未能充分认识职业健康检查的必要性。用人单位通常会组织全体员工每年进行普通健康体检,对于接害员工额外组织一次职业健康检查,部分员工对职业健康检查抱有抵触情绪,认为每年体检两次徒增负担;部分员工认为离岗体检可以不做,只要向单位承诺责任自负即可;部分员工不会仔细查看自己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也不清楚注意事项;部分员工错误佩戴甚至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二、解决办法
1、拟定管理思路,开展专项整治,形成“整体-重点”的管理局面
借鉴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优秀做法,采取整体布局,重点整治的做法,系统梳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明确管理要求。全面分析职业健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对超标场所和接近限值场所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工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职业健康风险防控。
2、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增强员工意识
借助每年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员工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分级培训,对管理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明确职责要求,强化履职意识;对员工开展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和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培训。
3、加大检查处罚力度
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害人员台账是否全覆盖、场所检测率及员工体检率是否达到100%、职业禁忌及其他异常处理情况、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公示告知及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通报一起,重复发生问题的场所和员工应加强监督管理。
4、建立信息化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单位内部网络平台,内容可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员工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等信息,用人单位可以实时查看未体检员工、未检测场所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科研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往往存在相对弱化、要求不具体、员工意识不强等问题,要从管理思路、培训、检查和信息化等方面入手,逐步改进职业健康管理绩效,全面强化职业病预防,有力保障员工职业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
论文作者:潘昱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职业论文; 健康论文; 职业病论文; 员工论文; 科研单位论文; 场所论文; 因素论文; 《科技研究》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