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改的实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转化学困生,因此有关学困生的转化受到越来越多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详细阐述了相应的转化策略,有利于实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 形成原因 转化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性地偏爱优秀学生,将教学重点也放在他们身上,严重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进程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注重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努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这种做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语文教师也习惯性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更多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了学困生。
2.缺乏学习语文的动机。由于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语文的动机,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自卑心理严重,也不愿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造成了学困生的产生。
3.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严重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粗暴,孩子学习不好,不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指责或打骂,久而久之,就使其变得怯懦或抑郁;另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感情脆弱、比较任性。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误导,让初中生过早接触了社会,并学会了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变策略探析
1.增强初中语文学困生的信心。初中语文学困生内心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自卑心理比较严重,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优秀生和语文教师的歧视,在家中容易受到家长的指责或批评,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造成自信心不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严重的现象,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如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成绩差,就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对于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师要积极给予引导,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努力探究;对于学困生身上的优点或长处,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放大,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达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目的。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引导优秀生不能对学困生有任何歧视,鼓励优秀生对学困生进行一定的帮助和引导。这样,既可以使优秀生巩固自己所学知识,又能让学困生借鉴优秀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班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2.创新教学理念,兼顾学生差异。转化学困生的主要场所是语文课堂,所以,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和分析每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教学手段,注重兼顾学生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困生一步一步走出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符合他们的具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置既不能过高,也不宜太低,这样才能让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感受成功带来的愉悦。另外,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也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具体情况,不能设置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这样容易打击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作出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提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特别是学困生,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困生,多和学困生的家长联系、沟通,进而更好地和学困生进行交流,为转化学困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困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学习积极性。当然,对于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纠正,让学困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愿意进行改正。语文教师一定不能对学困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严厉的批评,这样容易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对学困生的转化。在实践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学困生要尽量多奖少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困生转化问题,通过采取增强初中语文学困生的信心,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等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小燕 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11-12。
[2]栾晓峰 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3,(9)。
[3]刘琳 让学困生从心理上重振雄风——浅析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因素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3,(3)。
论文作者:楚荣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学困生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策略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