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_文化论文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_文化论文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社会主义和谐论文,价值取向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5-0011-04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我国古代先贤们对和谐文化早有论述,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客观需要

文化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组成要素是多元的。我国社会当前的客观现实需要实现文化和谐并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

1.多元文化在我国社会的长期存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但这绝不意味着全球文化的一元化。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说:“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2]

多元文化的存在首先源于人类生活实践的本土性,即不同地域的人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组织、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其次源于不同的族群特征,即不同的社群、民族、阶级,都有自身特殊的文化,民族、阶级的多样化造就了文化多元化;再次源于文化的历史性,即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色并不断丰富。这样,“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中,往往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消灭的旧经济政治制度的残余形式的意识形态;为新社会的诞生作舆论宣传,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成长着的新社会因素的新意识形态”[3]。

文化多样性是人们交流思想,革新观念,创作和繁荣文化产品的基本方式。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不可缺少。每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保持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而不被其他民族同化,就是因为有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 在我国,多元文化的长期存在是必然的。我国现阶段的多元文化主要表现在:除了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外,还存在我国传承的古代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不断兴起且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如休闲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也存在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因此,多元文化对社会和每个人影响的长期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

2.多元文化共处的冲突与和谐状态

“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它能够与其他文化相区别时才能被辨识,也才能有现实的存在。”[5]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不同个性文化并存共处,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和谐共生的一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文化的冲突即文明的冲突。文明表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发展所达到的不同程度和水平,体现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发展特点和方式。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信仰和意义体系,所以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价值冲突。

文化冲突一般表现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冲突,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等。当代社会,物质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相对稳定的精神文化却并没有实现相应的发展,于是,反映落后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显得不和谐,“社会的一些领域或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6]。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一些封建文化沉渣泛起,宗教文化扩展迅速,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休闲、消费、娱乐等大众文化方兴未艾。作为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格局,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一元主导与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回应文化“西化论”的挑战,避免文化的冲突与损耗,形成文化的和谐与繁荣,这是我国文化建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出版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程序的重建》,把世界文明划分为七大文明体系,认为“在这个新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7]。尽管亨廷顿承认世界的多元文化格局,也主张进行“文明的对话”[8],但他从总体上论证了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只看到了文化冲突的一面。这种论证很显然是为美国的文化输出与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做辩护的。

文化和谐与文化冲突相对应,是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状态,是民族、国家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倡导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对话、借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明确指出,“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当作为人类的经历和期望的见证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以支持各种创作和建立各种文化之间的真正对话”,“从文化多样性到文化多元化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必须确保属于多元的、不同的和发展的文化特性的个人和群体的和睦关系和共处”[9]。

3.和谐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和谐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构成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并结合新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略与目标,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和谐文化建设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其次,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作为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阶级、阶层不断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社会整合难度加大;人们的主体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利益关系、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面对这些新问题,既需要从经济格局、方针政策上进行规划与协调,也需要在思想上谋求共识,在文化上寻求和谐,形成以开放视野、和谐思维认识对待社会、事物、价值、信仰的多样性,以和谐方式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再次,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协调、和谐为特征,既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体现多样化发展特色的。用这样的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有利于增强社会发展动力。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化基础与历史传承

和谐文化是我国的文化传统。早在我国古代的《诗经》中,就提出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思想,即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康乐和谐的生活。在《中庸》篇中,提出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思想,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反对破坏自然。在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礼运》篇中,系统阐述了作为大同社会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的和谐状况,提出以“仁”待人、待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主张。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上下与天地同流”思想。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命题。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都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古代先贤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敏、惠、中、恕的相处准则,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天下大同的社会。《论语》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老子》中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知和为常,知常曰明”。《管子》中论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谐”。《礼记·礼运》中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子主张“兼相爱”、“爱无差等”。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代这些丰富的和谐思想,在近代得到了充实与发展,洪秀全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的也是天下为公的旗帜。

在人自身的身心关系上,我国古代一向主张身心和谐并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以开阔、豁达的心胸去对待一切人和事物。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欲而不贪”,“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认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而德全而神不亏”。《礼记》还概括了保持身心与家、国和谐的公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和谐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铸塑了我国注重世俗伦理与整体价值观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我国注重德教与修养和追求社会理想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包括从中国的文化国情出发,有效地实现了整体主义价值观向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转化,实现了民本思想向人民主体思想的超越,实现了人的等级秩序向人的平等地位的变革,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使我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了充分的现代转化,使我国的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使中华民族几千年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这些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体现文化创新的理论成果,不仅对和谐共处与和平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而且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社会理想的实现,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

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既基于文化存在与现实需要,又坚持文化主导与发展创新的建设。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0] 我国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只能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建设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不断反映和推进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才能在世界范围的各种文化比较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和谐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就是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符合现代化的潮流和要求,站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的高度,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谐文化建设面向世界,就是要打破文化建设闭关自守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坚持开放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利用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差异中求和谐,在比较中谋发展,并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发展做贡献;和谐文化建设面向未来,就是要有前瞻性,积极发挥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引导、教育功能,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面向世界的人才。

和谐文化建设坚持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在追求文化和谐、面向世界的时候,不照搬、不盲目崇拜其他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并不断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文化建设坚持科学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反映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时代精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谐文化建设坚持大众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在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人忽视甚至轻视先进文化的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与我国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文化倾向,如有人过度宣扬文化的商业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人认为在开放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不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功能,主张文化“非意识形态化”;有人热衷于宣扬封建帝王和宗法社会的“美妙”与“和谐”,粉饰落后的封建文化;有人崇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奉为经典;有人散布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殖民文化、色情文化,污染社会环境,腐蚀人的灵魂,侵蚀民族精神。这些倾向,不仅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对此,我们必须把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引导人们从落后的文化影响中超脱出来,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

2.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建设原则

我们所建设的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和保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史称“诸子百家”,形成了众多流派,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逐渐发展为儒家文化一元主导,道家、法家、佛教等文化多元并存的博大文化格局。这种一元文化主导,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模式,既是我国,也是一切民族、国家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状态。

我国经历了社会的快速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集权社会向民主社会,从相对单一社会向多样化社会的转变。社会的转变使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特别是经济形式从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所有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农户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并存,必然要求政治民主化、观念多元化、管理法制化、文化多样化。但是,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导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取向。所谓一元主导,就是在经济领域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导;在政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主导;在文化领域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主导;在社会领域坚持以全面、协调、和谐发展为主导。各个方面的主导是内在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总和起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坚持一元主导,是我国文化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之外,还要进行多元文化的协调和促进多样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是指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不同,多样文化是指文化的层次、样态、方式的区别。多元文化可以对话、沟通、协调,多样文化需要丰富、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多元协调、多而不乱,并行不悖,如与宗教信仰者进行对话,与不同政见者沟通,共同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共同发展的大局。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就是鼓励和而不同、多样发展的。人为地一概排斥、反对“多样”,就会使“一元”丧失主导对象而陷于孤立,“文化大革命”所犯的文化萧条与虚无的错误,正是违背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文化建设原则。

一元文化主导与多样文化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元文化主导要以多样文化发展为基础,多样文化发展要以一元文化主导为导向。离开多样文化发展,一元文化主导就会空洞、抽象,发生文化虚无主义错误;离开一元文化主导,多样文化发展就没有主心骨,必定偏离社会主义文化方向而陷于文化混乱、冲突。只有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建设原则,才能建设和谐文化。

3.充分发挥多样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从性质上看,有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从范围上看,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从时间上看,有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与当代文化;从文化形式上看,有哲学文化、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等。充分发挥多样文化的积极作用,一是要正视我国的文化现实,承认这些文化的存在,形成文化多样化的观念,这是发挥多样文化积极作用的前提。二是尽可能借鉴、吸收异质文化,如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的有益成果,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三是充分正面发挥一些文化的特殊功能,如宗教文化有崇尚道德、净化心灵的功能,休闲文化具有缓解压力、调整身心的功能等。四是要协调我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国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是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对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具有定向、规范、控制和引导的作用。精英文化是我国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理想、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中具有教化功能,担负着文明、弘扬社会正义、确立人生信念、引领大众文化的责任。大众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并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的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大众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直接表达和描述,具有为大众提供文化消费、休闲娱乐、情感宣泄、精神安慰等功能,能够满足大众的多种精神需求。由于视野上的宽容性、运作上的灵活性和巨大的受众性,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日益迅捷,大众文化联系社会和个体的纽带作用不断增强,以至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也要借助于大众文化而得以传播和发挥作用。“正是大众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文化市场,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实现其社会价值找到了基本的切入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众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文化市场,提高了文化生产能力,提高了文化生产手段的效能和文化产品的数量与水平,从而高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精英文化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受众。”[11]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引导、规范大众文化,又通过大众文化得以传播,三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标签:;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