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操作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教育操作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操作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操作技能论文,途径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00)01—0080—04

一、操作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养两个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类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操作技能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一)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营方式也由劳动密集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这一系列的变革,包括人们价值观在内的许多方面也相应发生转变。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要竞争就得靠知识、技能,靠能力。由此,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就要直接面向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培养生产与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即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

2.是适应科学与技术加速发展的需要

进入80年代以后,现代高新技术迅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化和社会生产手段的高技术化进程明显加快,导致了社会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服务领域的工作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提出了需要熟悉多种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即所需要的人才由具有传统的操作技能逐渐转变为具有以智力为主的操作技能。

3.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全球范围内各种国际合作的加强,社会文明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不仅要在从事自己的职业领域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

(二)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

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旗帜鲜明地建立起来,所以高等专科并不放弃雷同本科的“工程师的初步训练”为目标。高等专科实际上始终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为主要特点而存在,整个高教的相关政策基本上只向一种规格的人才的培养和一种教育类型的方向引导。因此高等专科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还主要局限于中等水平的教育与培训,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更为薄弱,尚未形成教育体系和培养规模。高技艺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着企事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的使用,同时大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迫切要求深造和提高。为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高职教育最主要任务是培养出有别于以前高专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三)是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特征决定的

1.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我们可以把人才分为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技术型(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有关事业的设计、规划、决策工作。技术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技能型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我们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主要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技术工人属于这类人才。

2.上述四类人才的社会功能不同,因而,他们的知能结构也是各具特征的。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特别应在某一专业方向上有较高的造诣。工程型人才除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有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工程型人才的要求,而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3.由于社会上客观需求上述四种社会功能不同、知能结构各具特征的人才,因而才相应地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包括技术教育和部分的技能教育,它主要培养在生产现场从事成熟的应用和运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或必要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应用能力,即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操作技能培养的要求

(一)处理好操作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关系

操作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就业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重视操作技能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不正确的,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否则,将难以胜任高技术、智力含量高的职业岗位。

(二)专业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懂理论,又会技术操作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这种新型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决定了专业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

(三)教学形式要突出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及其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学习并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获得专业特长的基本途径。实践性教学是职业学校的基本教学形式之一,是职业学校教学的又一特点。

(四)要体现职业指向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所有教学人员都应该深刻了解所设专业,了解该专业目的要求与发展前景,了解以该专业为中心的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行职业定向原则的基础。当然,不能对职业定向原则做狭隘理解,作为教学原则的职业指向,是面向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从事某一专业的劳动者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满足学生学会某种手艺的需要。应该根据职业指向原则,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他们的视野,全面培养他们从事本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培养他们具有本系统的操作思维和操作能力。

(五)要坚持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原则

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是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原则。这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深入职业教育改革、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措施,也是把学校与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变“封闭型”办学为“开放型”办学的新机制。

(六)要坚持综合技术教育原则

在高等职业学校里,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和综合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过早专业化,有着特殊意义。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大企业的产物。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现代企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集约型”或“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这些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且职工经常要转换工种和岗位,普遍要求职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操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技能培养计划

1.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实现把设计方案和图纸转化为产品、商品,即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对这种能力进行分解就可以为高等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培养计划制订奠定基础。现代生产环境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现”能力大致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多的现代科技知识、较强的基础技能和岗位职能技能、较好的智力素质、较好的社会素质四个方面的要求。

2.在制订操作技能的培养计划前,应重点对每一个专业进行系统的职业岗位技能分析。把岗位技能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把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专项能力”。以这些能力为基础列出某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操作技能结构。

3.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时,以培养技能为目标,制定与教学计划合理进行的操作技能培养计划。

(二)加强操作技能培养的软硬件建设

1.以实验室、模拟实习场所为主体建立稳定的操作技能培养基地。

加强实验室建设,组建“一体化”教室。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应建设一批高起点的讲课、实验、实习、科研、声像、设备、模型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室。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室里形象、生动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讲、练、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于知识的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2.建立模拟训练环境

为解决操作训练场所问题,最佳方案是建设学校自己的技能训练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技术操作氛围,让学生在比较从容的环境中,主动操作,实现自己的设计;逐渐熟悉本行业的基本工具和主要仪器设备;体会各种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并对之进行反复操作训练。

3.立足本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操作技能培养所需的“高职”师资队伍。学生操作技能主要通过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实习等教学环节获得,因此高职院校除了配备高素质的文化课教师外,尤其要注重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习指导三类教师的配备。

(三)通过依托行业、背靠企业、校企联合、产教(学)结合来培养操作技能

1.依托行业。高职教育逐渐脱离教育部门的独家管理,转向依靠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力量,行业部门的作用将更为重要与突出。因为教育部门有能力对行业所需的职业人才的技能结构培养进行科学设计、正确指导和精心的组织。行业部门则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协调各方关系,为高职人才操作技能培养创造实习等方面的条件。

2.背靠企业。充分依靠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企业的需要是高职教育操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在制定操作技能培养计划和训练大纲时,企业起决定作用。

3.产教(学)结合。高职教育要走产教(学)结合的路子,要发展校办产业。校办产业搞好了,能够使学校经费有一定稳定的来源,要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场所。

4.学校和企业实行优势互补,联合办学,是高职教育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培养高职教育人才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与经济联系密切,发展高职教育只靠教育部门远远不够,教育部门能为高职人才操作技能培养提供的条件也是有限的。只有联合办学,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为操作技能培养提供有效实习(训)基地。

(四)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

1.职业资格证书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是联接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的纽带。高职教育院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职业能力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协调,积极推行两种证书制度。两种证书制度的推行,可以促进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能力。

2.高职教育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两类考核即社会考核和教育考核来检验复合型人才两类技能和两个基础的教学质量,使两种证书制度落到实处。

(五)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1.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合理运用语言实验室,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进入教学领域,能突破原有教学手段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教学难点,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打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界限,将讲课、演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操作技能培养中推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进行职业技术的综合训练。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使一些因设备复杂或受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技能训练得以实现,取得了现场岗位实训的效果。

四、操作技能培养的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顾名思义,由指导老师做讲解示范,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如“电焊”实训,先由实训老师讲解要求和安全规范,再由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将学生划分小组,进行模仿练习,一般来说,学生经过3—5天的练习就能掌握电焊的基本要领和技术,熟悉整修操作过程,最后再由教师组织实施考评。

(二)项目训练法

所谓项目训练法就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项目的实施来进行培训,项目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过程,如网络安排,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网络知识,还要具备网络之外的能力,如设备选型、网络调试、互联检测等等。在项目训练法中,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退居次要的位置,仅起辅导、咨询的作用。如果网络安装的实训采用“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事先设计好的环境下练习正确的操作程序,这样学生就不可能遇见故障,也就得不到诊断和网络调试的训练。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在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其教学场所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企业,例如管理系的《会计实务》课程就在模拟会计室用案例教学法,结果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四)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以生产、施工现场或管理工作现场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管理工作、学习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学握专业操作技术而获得职业技能。

(五)计算机辅助教学法(CAT)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是以计算机技术(包括现代声像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手段进行的教学,它注重计算机模拟的应用,在某些特殊的场合需要专门的模拟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用于个人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

1.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学软件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开发的专门软件。如CNC车削技术教学软件;

2.数据处理系统模式。 即使用的软件为实际的应用软件, 如采用WPS进行的计算机文字处理培训;

3.岗位实际操作模式。即通过设置在生产劳动岗位上的计算机,支持有关生产和劳动组织过程、规划劳动行为、提供信息,并记录劳动成果进行的学习,如银行的岗位计算机操作培训。计算机辅助教学法主要采用自学的方式。

[收稿日期]1999—10—20

标签:;  ;  ;  ;  

高职教育操作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