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聪
彝良县环境监测站 云南彝良 657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水资源是地球最主要的必需资源,水污染导致水质变差,可饮用水变成不可饮用水。保护节约水资源是每个人的使命,也是环境监测部门的首要任务。水体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部分,目前,环境保护人员已经对环境监测的有效途径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本文在环境监测基础上,详细探讨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污染;监测质量;思考
近几年,我国水污染问题发展形势相当严峻,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恢复到原有的水质条件,目前,我国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农业用水被破坏,城市供水不足,地下水、湖泊水、山川水等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环境污染问题如此严峻时期,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发挥其作用,加大对水资源监测力度,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
1、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现状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我县环境监测工作没有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传统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相对单一,环境监测工作缺乏规范的环境监测标准与规范,环境监测部门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员比例配置不当,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环境监测质量工作开展没有组织性,经常会发生工作人员不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的现象。
1.2 环境监测数据缺乏准确性与真实性
由于环境监测质量没有规范的监测标准,所以在监测过程中会发生监测物质变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用肉眼看不出来,导致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加上监测技术人员专业不对口或者专业积术水平不够,环境监测试验步骤不规范、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结果检验不准确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数据结果不准确。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的因素还有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落后。
2、提高水质监测质量的重要性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水质监测通常是对相对范围内的水质进行环境监测,可以整体上把控区域的水质问题,实现区域水污染问题的实时监控。水质监测一方面促进了水污染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进度,另一方面还为水资源防治与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基础。水质监测工作是实时的,可以随时对整个监测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监控,可以帮助水污染防治工作人员顺利找到水污染源头,缩短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反应时间【1】。
水环境评价是进行水污染监测治理工作的基础,水环境评价又要以水质监测为基础,通过水质监测合理进行水环境评价。水环境评价需要对区域水环境的污染源、污染源头、对环境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对生态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这些因素都需要以水质监测的相关数据做参考资料。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一方发展不平衡,都会对另一方造成一定的影响。水资源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物质源泉,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力度,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与水污染监测质量【2】。
3、加强水污染监测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水污染监测质量前,要建立健全的水污染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环境监测部门结构,合理配置环境监测资源,按照环境问题划分不同的环境问题监测质量部门,引进专业对口的水质监测质量技术人员,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环境监测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监测技能的培训及考核。规范环境环境监测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与当地相关标准开展水污染监测质量工作。建立工作负责制度,相关人员要对其工作负责,可以提高监测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要求与标准,使水污染监测质量工作更加规范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规范水污染常规监测工作
水污染监测质量与水环境常规监测质量有密切联系,水环境的常规监测就是水环境的设备维护、样品采集与样品储存,因此,水环境常规监测是水污染监测质量的保证。管理人员要加强监测设备的日常监测与维修,设置专业的设备监测与维修人员,对监测设备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监测部门必须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不影响监测数据。要加强样品采集环节的监督力度,样品质量直接影响水污染监测质量,必须规范样品采集标准与步骤。样品需要代表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的质量,所以要保证在水环境中平行采集样品,合理划分水环境,在每个分支水环境中分别采集水样品。要建立样品资料档案,对每个样品进行编号,记录样品的采集区域,统一区域内的样品进行统一管理【3】。水环境监测的样品必须进行分批次采集和分种类采集,保证样品采集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样品采集后要进行样品的储村工作,在样品储村时,必须合理控制储存环境温度与湿度,严格按照样品储存的标准与规范,保证样品的质量与时效【4】。
3.3 水污染常规监测全过程监督
规范水污染常规监测质量工作步骤与方法是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的手段,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水环境常规监测的监督工作。在进行样品取样时,除了规范取样方法,还要进行取样过程的监督,环境部门管理人员必须要现场监督取样过程,严格用《水环境监测规范》开展监督工作【5】。首先,要检查监测站点位置的合理性,在监察监测站点位置的时候,要根据站点之间的距离,站点分布情况、站点内水资源信息量情况等综合分析,若站点选择不合理,应重新选择监测站点。另外,在样品采集前必须保证采样容器干燥、干净,水管中不可有任何杂质。最后,在样品取样的时候,不可以剧烈搅拌水体,避免不同区域水体发生混合,应该在水体表面无杂质的区域采集样品,需要注意的是,样品采集后应立即进行编号,放入对应区域的样品收集区域中。
样品运输前,必须对所有的样品进行筛查,清点每个区域样品数量,检查样品编号是否与对应区域标号符合,检查样品的密封性,如果样品没有密封好,应该重新用新的采样容器,在其对应区域水体中采集新的样品,并统一标号,旧样品应单独存放,避免与新样品混淆,不可乱丢试管和垃圾。
3.4 加强数据监测与分析控制
进行样品试验分析时,要使用先进的监测仪器,提前清理实验台卫生,所以样品监测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要重复监测试验数据结果,分别由不同的操作人员核实数据的正确性,确保监测数据在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才可以确定最终数据。数据分析必须由水污染监测的户外工作人员与室内监测人员共同进行,如果数据显示此区域存在水污染问题,必须及时分析水污染问题的影响因素,根据污染根源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在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过程中,监督人员如果发现监测工作有不正确操作,必须立即指出,严格按照规范标准重新操作,要在水污染监测质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严格把关,质量监督人员要掌握水污染监测的相关知识,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水环境评价数据与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其实就是水污染监测工作的一部分,水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的组成,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政策的基本内容。水污染监测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水资源保护任务的具体落实。水污染监测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管理机制,从水污染源头抓起,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防止措施,改善水污染环境,加强水资源治理控制,恢复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珏鑫.环境监测中提升水污染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1):26+29.
[2]王夏卓.环境监测如何提升水污染监测质量[J].环境与发展,2017,29(06):73+75.
[3]黄亨志.探讨环境监测如何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83.
[4]徐敏.浅议水污染监测质量提升策略[J].科技展望,2015,25(19):63.
[5]兰薇.水环境监测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5(03):164.
论文作者:程永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水污染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样品论文; 质量论文; 水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水资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