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BNP水平对预测肺手术后房颤风险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_高钦钦

术前BNP水平对预测肺手术后房颤风险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_高钦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中心内科 310003

摘要:目的 评价术前BNP水平对预测肺手术后房颤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手术患者92例,分为术后产生房颤的患者(试验组)和不产生房颤的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前BNP水平对预测术后产生房颤的影响。结果 92例肺癌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房颤的患者为15例,占16.3%,术前BNP≥30pg/mL的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几率为36%,术前BNP<30pg/mL的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几率为6%,且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结论 术前BNP水平对肺手术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预测值,通过预测能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术前BNP水平;肺手术后房颤;预测;临床价值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心房电生理紊乱、心房空间电生理不均一性造成,约10%-20%的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房颤,且多发生于术后2-3天[1]。如果患者术后并发房颤,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相关研究显示,术前BNP(B型脑钠肽)升高极大程度的预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房颤的发生[2]。为明确术前BNP水平对肺手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降低肺手术后房颤的发生率,本院抽取我院92例肺手术患者,对术前BNP水平对预测肺手术后房颤风险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具体数据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手术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术后产生房颤的患者(试验组)和不产生房颤的患者(对照组),年龄区间是30-75岁,平均年龄是(49.37±1.52)岁,包括58例男性患者与34例女性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功能、术前合并肺部感染等临床状况。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术前呼吸衰竭、术前合并房颤、精神疾病等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术后房颤的标准为手术后新出现、通过心电监测或12导联心电图发现,且持续时间大于5min的称为房颤[3]。

1.3方法

采取免疫放射分析法(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检测患者术前BNP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BNP水平,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并统计术前BNP水平对肺手术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X±S,用t-test,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构成比或率,选取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92例肺癌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房颤的患者为15例,占16.3%,第一天发生房颤的患者为6例,第二天为6例,第三天为2例,第四天为1例,房颤多在术后2天内发生。

术前BNP≥30pg/mL的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几率为36%,术前BNP<30pg/mL的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几率为6%,试验组术前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说明房颤患者的BNP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患者的BNP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功能、术前合并肺部感染等临床状况与术后房颤的发生有较大联系。

3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而房颤是肺癌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房颤可以纠正,但也有少数患者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会使心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有研究显示,肺手术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率约10%-20%之间,肺癌术后产生房颤的原因为高龄、肺功能情况、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电解质紊乱、术中心包损伤等[4]。本实验结果显示,92例肺癌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房颤的患者为15例,占16.3%,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近。

房颤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肺手术后房颤的预测就显得非常重要。房颤患者发作时,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房颤患者心律恢复正常时,血浆BNP水平降低。BNP是由心房分泌,心房肌肉的收缩在BNP的生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NP水平越高,肺手术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率越高。相关研究显示,术前BNP≥30pg/mL是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术前BNP≥30pg/mL且NT-pro-BNP≥74pg/mL是术后房颤的高危因素,

术前NT-pro-BNP≥348pg/mL是术后房颤的唯一危险因素[5]。本实验结果显示,术前BNP≥30pg/mL的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几率为36%,术前BNP<30pg/mL的患者术后发生房颤的几率为6%,因此,术前BNP≥30pg/mL的水平是临床常用的导致房颤产生的临界值。结果显示,房颤组患者血浆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BNP在房颤的预测、相关治疗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术前BNP水平对肺手术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预测值,且BNP水平越高,肺手术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率越高,通过预测能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郑觅,黄郴,徐驯宇.术前BNP水平对预测肺外科手术后房颤的临床意义[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1):71-74.

[2]杨曙光,屈克学,孙晓云,等.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复律效果的价值[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2):3-4,7.

[3]王志茹,操敏,李琦.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186-187.

[4]张静,骆宝建,韩芬,等.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08,11(4):524-528.

[5]杨丽,柯福生,黄银辉.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4,20(14):2524-2526.

论文作者:高钦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术前BNP水平对预测肺手术后房颤风险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_高钦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