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天囿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建设日益显著的今天,人们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也逐渐增加。通过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因此,人们在城市化进程的建设和发展中,积极地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作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管理因素,园林绿化施工与园林绿化养护在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想保障园林绿化施工建设管理能够满足现代化人们的需求,就应该注重对其养护与施工管理技术的分析,进而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园林养护及施工的方案。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
1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措施实施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能够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就该注重在城市化进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技术以及养护管理的措施进行专门的分析,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保障最终的施工管理效果。
2园林工程绿化施工
2.1绿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绿化施工主要就是借助植物的生长习性,规划植物的栽种,确保施工的美观性。因为植物占据的比例比较大,并且植物比较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包括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就需要正确进行施工工作。最开始就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属于施工时期的操作者,所以施工人员的施工技巧以及专业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园林质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控制好现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的施工方需要组织综合素质比较强的人员,在前期按照工程的需求来培训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充分掌握各个人员的职责,不仅需要合作,而且需要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效率。接着就是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园林景观材料要是两个物种即使编号规格相同,不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植物的可变性比较大,而且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人为很难进行矫正。所以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良的植物,生长情况以及造型都是一个可靠的考量标准,规模比较大的树木需要进行断根处理,这样可以提升植物的场地适应能力以及生长能力。
2.2绿化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主要的内容就是栽种植物。栽种植物的时候需要充分掌握各种影响因素,确保能够适应植物的各种习性。在这个时期,需要保护好植物,防止在移植的时候受到损害。绿化施工比较容易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正确选择施工时间,而且需要选择反季节这样的技术来保障施工能够顺利地开展。
2.3注意事项
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需要设置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有关的制度和方案来开展,园林工程在采购苗木的时候,需要充分地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防止由于植物不适应气候进而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死亡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植物种植完成之后,还需要相应地进行植物的浇水和除虫工作,完善种植后的维护工作能够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序需要充分根据设计方案来开展,而且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调整整体的施工方案,确保园林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绿化后期养护技术
3.1水分管理
植被栽种后,避免在其根部浇水,后期开展养护工作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植被特点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植被湿润。对于水分需要较大的季节,比如,植被枝叶生长、根茎延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植被的生长需求特点,采取相应的灌溉技术。根据适度性原则,适量、适宜、科学合理地保证植被所需的水分,防止出现因水分不足,而出现植被枯死或者生长不良现象。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如果灌溉过量或者在雨量集中季节,因排水不畅导致区域内严重积水,也会对植物健康生长和成活率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需要分析不同植被的不同特点,根据植被对水分的不同敏感程度,对水分淤积的地区,合理适量地进行排水和排涝,也可采取培土方式,提升地表径流的有效性。另外,也可以在土壤特质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挖明沟方式排水,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
3.2施肥管理
植被栽种前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测试土壤质量,结合有关技术改良土壤。在植被生长前期阶段,需要大量的养料,提供充足的生长养分,所以,可以在种植穴内撒入有机养料进行施肥。能够保证植被在后期成长过程中满足自身所需的养分需求,促进植被健康生长。对于健壮植被,当植被的健康生长已经完全恢复,并顺利进入正常生长期时,为了保证其生长能力,需要根据植被的生长特点,遵照不同的时间间隔,有规律、有计划地对植被进行施肥。当植被需要旺盛而肥料质量差、养分稀缺,供需不平衡时,需要挑选养分充足,能够保证植被生长的肥料,最好是含钙量较大的肥料,保证植被生长具有良好的养分条件。
3.3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植被前期采购过程中,虽然已经进行了严格地挑选和检查,但在实际对园林绿化的植物种植以及养护过程中,由于植被自身适应能力不同以及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周围小环境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现象。因此,在后期养护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植被,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作中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虎、介壳虫等;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定期清理和修剪植被,保障植被的清洁性,增强植被的通风透光能力。另外,如果植被的根茎和叶子已经发生病虫害,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其它植物顺利生长,需要彻底清理这些植被,防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当问题加重时,可以将植物转移到其它适宜区域中,使其他植物能够健康生长,不受病虫害的干扰。
3.4整形修剪
想要最大程度呈现出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必须在专业技术的配合下,经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保证植被的整齐与统一。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对苗木树形管理重视程度需要不断增强。修剪时,需要结合树木生长情况和设计师设计理念,针对植被的独特性,采取适宜的修剪方式,休眠季节中的绿化植物最适合修剪。整形修剪的目的主要有2个:一是为了使植被的呈现方式能够符合园林绿化的整体理念;二是为植被的后期成长提供稳定健康的环境,促进植被良性生长。但是,对于那些先开花、后出叶的植物,例如,花芽、玉兰等,一般在夏秋过度季节中生长,所以,在休眠季节,应减少对其枝叶的修剪,当其开花后,再对其进行整形修剪,尊重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对于多数阔叶林树种,可以忽略植物的休眠和开花期,在一年四季的任何季节对植被进行修剪。
4结语
在我国当前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及其养护管理措施实施中,要想保障整体的园林绿化施工措施能够得到满足,就应该注重对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措施实施中的因素分析,确保在管理因素的分析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园林施工的方法及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归纳,将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因素归纳为科学地管理施工和优化施工材料。而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实施则归纳为树立正确的养护管理措施、健全完善养护管理措施和加大养护管理重视力度。
参考文献
[1]厉海峰,俞震焘.园林施工及养护改善措施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24):202.
[2]徐益明.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367.
[3]杨振国.园林施工与养护改善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53):61-62.
论文作者:许国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植被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生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措施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