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 266109
摘要: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房屋主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其本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出最为理想的施工技术,从技术上为工程施工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主要对住宅房屋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住宅房屋;主体;施工技术;
1 房屋主体施工技术特点
1.1施工技术比较复杂
在进行房屋主体施工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构成,不同地质情况所用到的施工技术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同的地质情况需要选用最佳的施工技术,这就增加了房屋主体施工技术的复杂程度,同时也对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的地质构成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房屋主体施工,聘用专业性更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具体施工进行科学设计和有序组织,对不同施工环节进行协调,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2工程施工难度比较大
房屋主体施工是以地基施工为基础,对房屋整体构架进行合理设计,使用大量钢筋组成房屋的主体框架,所以在进行房屋主体施工的时候,除了要保证地基施工质量外,还需要从房屋框架设计方面出发,保证框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协调性。在对房屋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房屋特点以及对房屋功能的要求进行,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前提,对钢筋数量进行科学配置、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更好的起到对房屋主体的承重作用,保证房屋主体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出房屋的使用功能。
1.3存在较多的施工隐患
地基施工房屋主体施工中的首要环节,但是地基施工受地质条件影响比较大,如果地基土层的类型为粘土或者湿土,将无法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很容易出现地基变形、塌陷现象,安全隐患比较大,经常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还会影响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在房屋主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工程需要进行隐蔽性施工,对于隐蔽性工程来说,其质量问题是很难被察觉的,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且这些施工环节的检查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所以很多房屋主体施工中对隐蔽性工程的检查不够重视,存在较多的施工隐患。
2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近些年经过不断的探索跟实际经验的累积,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施工技术与相应的设计方案,特别是一些主体结构的施工体系的研究,在实际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房屋建筑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中造成了很大的质量问题。不仅有基础技术的不合理,还有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失误以及不可控的因素,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国已经出现多起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目前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仍然需要进行优化管理,找到相应的方案措施进行规避,保证工程的质量。
2.施工工艺
2.1施工顺序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无论是任何工程项目都是一个整体而又系统化的工程模式,因此其本身就存在着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的要求。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施工的过程中多是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来进行施工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其通常的施工要求和施工顺序都是以纵向方向为自下而上的施工模式,且横向方向按照各种建筑结构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模式施工方法。如在施工中,按照建筑结构的总体布局、走向和周围环境要求进行施工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准备
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任何工程都离不开混凝土的配合,主体工程施工也不例外,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进行综合全面的施工,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一般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更是要提前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书面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事项都要进行严格全面的交流,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都能够做到提前预防和解决要求。
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要准备充足,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和振动器的各种器具是提高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所用的机具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是通过相应的检测和维修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2.3安全措施
2.3.1一般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且需要严格的系好下额带。戴安全帽不系下额带视同违章,针对这些情况,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进行处理。视结构情况,在浇注前把安全网满布。
浇注梁柱混凝土时,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3.2泵送的安全要求
砼泵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专职司机操作,司机就是整个设备的负责人。要严禁非司机操作。
安全防护装置,诸如警告指示信号,格栅,防护盖等等,必须在显而易见的位置,不得拆除或用它物代替。
2.4施工过程
2.4.1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应集中布料,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并由远而近、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浇注柱、剪力墙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则在浇注时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2.4.2振动器作业
浇梁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有2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3.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是建筑物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建筑总体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应当要对其中的重点和缺陷加以重视,严格控制质量和施工程序,保证建筑质量合格,确保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谭黄妹.住宅建筑工程中房屋主体的施工技术分析[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11):261-261.
[2]黄金.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5):47-48.
[3]沈左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2015(02)08-09
作者信息:纪亮德
论文作者:纪亮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主体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振动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