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系杂交稻T优5537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祁飞翔[1](2020)在《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文中提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亚洲栽培稻有籼稻和粳稻之分,而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往往要强于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具有很强的增产潜力。研究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形成机理不仅对水稻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其他禾谷类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对3个甬优系列杂种(甬优4953,甬优4949和甬优4149)和2个春优系列杂种(春优295和春优2915)衍生的5个F2分离群体进行籼粳成分分析以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剖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无法获得亲本材料,我们通过F2群体的测序数据,推断出五个组合的F1基因型,并根据已有的甬粳49A的测序数据,得到甬优杂种的父母本基因组。由于春优品种缺失两亲本的信息,我们采用基因连锁区段合并的方法获得两个春优品种的亲本基因组信息。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关系来推断亲本的亲缘矩阵,明确这5个杂种的母本均属于粳稻亚群,父本均属于籼稻亚群。2.利用1000份水稻品种的亚群信息以及基因型对5个杂交组合进行籼粳成分分析,杂种F1基因组不仅含有杂合片段,而且还存在偏籼和偏粳的纯合片段,表明这些父母本并不是典型的籼稻和粳稻,其中甬优品种的母本约有2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近25%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合籼稻基因组、纯合粳稻基因组的组分各占10%;春优品种的母本有约10%的籼稻基因组片段渗入,父本有约10%的粳稻基因组片段渗入,杂种F1的纯籼、纯粳组分各约占5%。3.通过对5个F2合成群体的每穗颖花数(SPP)、千粒重(TGW)和穗长(PL)进行GWAS分析,分别定位到42、11和17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其中Gn1a、Os SPL14、GW5和DEP1等多个已克隆基因与关联位点共定位。在3个甬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中分别定位到6、3和4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在2个春优系列的F2合成群体分别定位到5、1和1个与SPP、TGW和PL显着关联的位点。甬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显着多于春优群体关联到的位点。4.构建了三个甬优F2群体的bin图,并以bin为遗传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对这三个群体进行QTL分析,一共定位到17个与SPP相关的QTL、22个与TGW相关的QTL、10个与PL相关的QTL和15个与TN相关的QTL。其中7个QTL(qSpp1、qSpp8.2、qTgw8.1、qTgw2.2、qPL6.3、qTn3、qTn8)在三个群体中共同检测到。它们既有加性,也有显性效应,对不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5.对甬优群体的结实率进行GWAS和QTL定位分析,没有定位到主效QTL。对已克隆的籼粳育性主效基因在F2群体中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育性基因在亲本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6.通过对F2群体中定位到的QTL的优良等位基因型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优良等位基因积累的数目与产量性状正相关。结论:籼粳亚种间杂种的主效育性基因为纯合基因型,确保了杂种的育性正常;检测到的显性效应产量基因数目较多,并且有些主效产量基因在双亲均为纯合优良等位基因。因此,主效产量基因的加性效应保证了群体的较高均值,较多数目的显性基因互补提供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值,从而使亚种间杂种具有高产表现,得到推广。
万淑红,田应兵[2](2019)在《湖北省水稻高产栽培及养分管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近年来湖北省水稻(Oryza sativa L.)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稻田养分管理的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湖北省水稻高产栽培与养分管理的若干建议。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3](2017)在《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文中指出为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原因,筛选出该地区适宜的再生稻种植品种,以9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其头季和再生季生育期、再生力、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造成不同品种头季稻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导致再生季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和每穗着粒数。准两优608再生季单产5.27 t/hm2,2季综合产量高达13.59 t/hm2,可作为该地区再生稻种植的优选品种;皖稻119和新两优6号头季产量高,再生力较强,再生季产量潜力大,可以作为该地区再生稻种植的候选品种。研究表明,生产中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主攻大穗,并在维持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千粒质量以实现再生季产量增加和获得2季综合高产。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4](2017)在《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文中提出为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原因,筛选出该地区适宜的再生稻种植品种,以9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其头季和再生季生育期、再生力、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造成不同品种头季稻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导致再生季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和每穗着粒数。准两优608再生季单产5.27 t/hm2,2季综合产量高达13.59 t/hm2,可作为该地区再生稻种植的优选品种;皖稻119和新两优6号头季产量高,再生力较强,再生季产量潜力大,可以作为该地区再生稻种植的候选品种。研究表明,生产中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主攻大穗,并在维持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千粒质量以实现再生季产量增加和获得2季综合高产。
杨曾平,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黄科延[5](2016)在《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在钾胁迫和供钾充足条件下产量及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为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合理施钾提供科学依据。以13个早稻品种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生育期生物量、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钾含量,计算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13个早稻品种不施钾处理的产量变幅为5080.06653.3 kg/hm2,平均为6214.4 kg/hm2,变异系数为6.73%。施钾处理增产量变幅为-801646.66 kg/hm2,平均增产量为716.41 kg/hm2,变异系数为59.62%。不施钾处理的吸钾量为89.8154.2 kg/hm2,平均为116.4 kg/hm2,变异系数为15.3%。施钾处理的吸钾量为124.1193.1 kg/hm2,平均为157.0 kg/hm2,变异系数为12.6%。‘湘早籼32号’的增产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钾肥贡献率达到24.44%,‘陵两优211’和‘中早39’的增产率显着低于其他品种,钾肥贡献率分别为1.47%和-1.23%。供试的13个品种早稻中,‘湘早籼32号’为钾素敏感型品种,施钾能使该品种早稻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陵两优211’和‘中早39’为低钾耐受型品种,施钾对这2个品种早稻增产潜力不大,在种植期间可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张晓[6](2014)在《杂交水稻种子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对其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有关杂交水稻种子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关系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杂交水稻种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其活力的影响,明确高活力种子所具有的典型化学特性,为高活力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来自我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辽宁等12个省份推广的杂交水稻样品223份,分别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来评价种子的活力。通过分析,筛选出12个活力相对较高和12个活力相对较低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对它们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进行测定,最后将这些化学成分含量与其活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种子活力评价:综合标准发芽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活力较高的杂交水稻品种有八优8号、甬优9号、甬优12号、嘉优5号、两优932、皖稻181号、福e优6981、川谷优202、华优18、特优837、HN0463、荆楚优754等12个,活力较低的有滇杂35、甬优10号、滇优35、滇杂31、C两优1102、全两优3号、中浙优8号、五丰优华占、宜香1577、宜优5号、特优航1号、万优2号等12个。2、种子化学成分测定:24个水稻品种中,总淀粉含量最高的是八优8号、荆楚优754,最低的是滇优35。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的是HN0463,最低的是甬优10号。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是甬优10号,最低的是HN0463。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滇优35,最低的是川谷优202。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特优837,最低的是滇优35。T检验结果表明:高活力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极显着高于和显着低于低活力种子,但总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高低活力组间无显着差异,说明杂交水稻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对其活力影响较大。3、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关系的相关分析结果:直链淀粉含量与4个活力指标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活力指标(老化发芽率除外)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脂肪含量虽与4个活力指标间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仅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相关关系达到显着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活力较高的杂交水稻种子首先应含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较低的支链淀粉含量,其次应含有较低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彭从胜[7](2012)在《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文中提出1999-2009年,江西省及省外育种工作者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异资源,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先后培育出大量的水稻常规品种和杂交水稻组合,为江西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1999-2009年期间的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基本理顺了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系谱关系,可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早籼品种有3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中156、浙9248、赣早籼7号、中优早3号、嘉育948、金早47、舟903、嘉育253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这些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江西省早籼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以杂交选育的为主,占所有育成品种的70%;所有品种的亲本矮源最初主要来自矮脚南特、矮仔占和IR8;早籼品种的抗病性水平较以前有提高,抗源基本上来自从国外引进的种质;品质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但产量水平基本持平;各育种单位都很重视骨干亲本的发现与利用。(2)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晚籼品种有2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粤香占、籼粳89、赣晚籼30号等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上述的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从育成品种系谱来看,育成的主要晚籼品种多数来自几个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相对脆弱;从育种方法来看,和早籼常规稻一样,最主要的育种方法为杂交选育,其他方法育成品种不多;从育种目标来看,育成的品种品质整体上较优,产量水平没有大幅度提高;育种目标呈多元化。(3)初步作出了三系与两系杂交早、晚稻组合的系谱图,同时总结了三系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杂交稻组合的选育进展。(4)初步对1999-2009年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今后江西水稻育种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叶世青[8](2011)在《水稻架膜软盘育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架膜软盘育秧与薄膜覆盖水田育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架膜软盘育秧比薄膜覆盖水田育秧每667 m2节约用工2个、节省成本26元、增产4.4%、增收151元。其技术要点是搭好塑料蓬架,分层次摆放软盘,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播种育秧和抛秧移栽。
闵军,周跃良,黎用朝,刘三雄,文志平,陈贤阳,戴清明,盛绵年,黄海明[9](2011)在《T优109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T98A与自育恢复系湘选恢109配组育成的一季晚籼三系杂交稻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37;被列为2008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推广品种。2007年8月湖南天
陈海雄[10](2011)在《杂交稻T优551在海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与福建省种子站共同育成的高产杂交稻组合。自2003年开始引至海南试种、区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均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于海南省作早晚稻栽培,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海南区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中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二、三系杂交稻T优5537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系杂交稻T优5537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与利用 |
1.1 杂种优势的经典理论 |
1.1.1 显性假说 |
1.1.2 超显性假说 |
1.1.3 上位性假说 |
1.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1 水稻杂种优势的发展 |
1.2.2 水稻籼粳亚种及遗传变异 |
1.2.3 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
1.3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3.1 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利用 |
1.3.2 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1.3.3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3.4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障碍及对策 |
1.3.5 亚种间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 |
1.3.6 杂种不育的遗传机制 |
1.4 连锁分析 |
1.5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关联分析 |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5.4 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流程 |
1.5.5 GWAS的优点与不足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与表型考察 |
2.2.1 田间试验 |
2.2.2 表型考察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的提取 |
2.3.2 DNA质量的检测 |
2.4 测序数据的处理 |
2.5 基因型提取及筛选 |
2.6 亲本基因型推定方法 |
2.7 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父母本基因型的推断 |
3.2 籼粳成分分析 |
3.3 F2群体性状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
3.4 对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3.4.1 每穗颖花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2 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3 穗长关联分析 |
3.4.4 单个F2群体的性状关联分析 |
3.5 甬优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连锁分析 |
3.5.1 甬优群体的bin图构建 |
3.5.2 甬优群体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3.5.3 甬优群体的QTL定位 |
3.6 优良等位基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3.7 与产量相关的QTL的遗传效应 |
3.8 结实率QTL分析 |
4.讨论 |
4.1 亲本材料的缺位影响了杂种优势评估和遗传基础解析 |
4.2 确保杂种正常育性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难点 |
4.3 产量基因的互补或优良等位基因的纯合是进一步提高杂种表现的条件 |
4.4 籼粳杂交稻未来育种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部分结果 |
附录 Ⅱ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湖北省水稻高产栽培及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1 种植密度 |
1.2 水分管理 |
1.3 栽插技术 |
1.4 水稻品种的选择 |
2 湖北省稻田养分管理现状 |
2.1 稻田养分管理现状 |
2.1.1 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状况 |
2.1.2 水稻施肥技术 |
2.1.3 施氮量 |
2.1.4 施肥比例 |
2.2 稻田养分管理的作用 |
2.2.1 化肥对水稻产量的调控作用 |
2.2.2 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
3 展望 |
(4)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主要生育期 |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稻米品质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的生育期比较 |
2.2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
2.2.1 不同品种头季、再生季产量和总产量的差异 |
2.2.2 不同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的产量构成 |
2.3 不同品种的再生力比较 |
2.4 头季和再生季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及再生力的相关性 |
2.5 不同品种再生稻的米质差异 |
3 讨论与结论 |
3.1 适宜安徽沿江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 |
3.2 再生稻栽培的增产途径 |
(5)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3 测定方法 |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不同生育期生物量的影响 |
2.2 施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2.3 施钾对不同早稻品种各生育期钾含量的影响 |
2.4 施钾对不同早稻品种钾素吸收量的影响 |
2.5 施钾对不同早稻品种钾肥农学效应、钾肥偏生产力、钾肥利用率和钾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6)杂交水稻种子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对其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淀粉含量与种子活力关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种子淀粉含量及其分布 |
1.1.2 影响种子淀粉含量的因素 |
1.1.2.1 遗传因素对种子淀粉含量的影响 |
1.1.2.2 环境因素对种子淀粉含量的影响 |
1.1.3 淀粉含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2 种子蛋白质含量与种子活力关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子蛋白质含量及其分布 |
1.2.2 影响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因素 |
1.2.3 蛋白质含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3 种子脂肪含量与种子活力关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种子脂肪含量及其分布 |
1.3.2 影响种子脂肪含量的因素 |
1.3.3 脂肪含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测定与评价 |
2.1 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检测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种子休眠破除处理 |
2.1.2.2 标准发芽测定 |
2.1.2.3 加速老化测定 |
2.1.2.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标准发芽试验 |
2.2.1.1 粳型杂交稻标准发芽试验结果 |
2.2.1.2 籼型两系杂交稻标准发芽试验结果 |
2.2.1.3 籼型三系杂交稻标准发芽试验结果 |
2.2.2 加速老化试验结果 |
2.2.2.1 粳型杂交稻加速老化试验结果 |
2.2.2.2 籼型两系杂交稻加速老化试验结果 |
2.2.2.3 籼型三系杂交稻加速老化试验结果 |
2.2.3 品种选筛 |
2.2.4 讨论 |
第三章 杂交水稻种子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测定与评价 |
3.1 水稻种子化学成分检测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总淀粉含量的测定 |
3.1.2.2 直链淀粉的测定 |
3.1.2.3 支链淀粉的测定 |
3.1.2.4 蛋白质的测定 |
3.1.2.5 脂肪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水稻种子总淀粉含量的比较 |
3.2.2 杂交水稻种子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 |
3.2.3 杂交水稻种子支链淀粉含量的比较 |
3.2.4 杂交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
3.2.5 杂交水稻种子脂肪含量的比较 |
第四章 杂交水稻种子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 |
4.1 材料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粳型杂交稻淀粉、蛋白质、脂肪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 |
4.2.2 籼型杂交稻淀粉、蛋白质、脂肪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 |
4.2.3 24 个水稻品种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 |
4.2.4 24 个杂交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种子活力的回归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一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
1.1 赣早籼系列品种系谱 |
1.1.1 中156、浙9248及衍生品种 |
1.1.2 赣早籼7号及衍生品种 |
1.1.3 中优早3号及衍生品种 |
1.1.4 其他赣早籼品种的系谱 |
1.2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
1.2.1 嘉育948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2 金早47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3 舟903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4 嘉育253及衍生品种系谱 |
1.2.5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的系谱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
2.1 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
2.1.1 粤香占及衍生品种 |
2.1.2 粳籼89及衍生品种 |
2.1.3 赣晚籼30号及衍生品种 |
2.1.4 其他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
2.2 其他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江西省“三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
3.1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
3.1.1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2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3 优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4 荣丰A与Kne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1.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
3.2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的晚稻杂交组合 |
3.2.1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2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3 协青早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4 珍汕97A、T98A、天丰A、K17A与五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
3.2.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江西省“两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
4.1.1 株1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1.2 田丰S-2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1.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2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晚稻杂交组合 |
4.2.1 安湘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2.2 培矮64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2.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育种工作总结与策略探讨 |
5.1 育种工作总结 |
5.2 今后育种策略探讨 |
5.2.1 扩大优质亲本资源遗传基础,注意有利基因的开发利用 |
5.2.2 重用骨干亲本,注意特异性种质资源的利用 |
5.2.3 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育成品种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稻架膜软盘育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效益分析 |
2 主要技术措施 |
2.1 搭架盖膜 |
2.2 适时播种 |
2.3 培育壮秧 |
2.4 适时移栽 |
2.5大田管理 |
(9)T优109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表现 |
1.1 产量 |
1.2 生育期 |
1.3 主要经济性状 |
1.4 抗逆性表现 |
1.5 米质 |
2 丰产栽培技术 |
2.1 适时播种 |
2.2 培育多蘖壮秧 |
2.3 合理栽 (抛) 植, 科学施肥 |
2.4 水浆管理 |
2.6 主要应急措施与禁忌 |
(10)杂交稻T优551在海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表现 |
1.1 产量水平高 |
1.2 熟期适中, 适应性广 |
1.3 主要农艺性状 |
1.4 稻米品质 |
1.5 抗性 |
2 高产栽培技术 |
2.1 适时播种插秧 |
2.2 稀播匀播, 培育分蘖壮秧 |
2.3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
2.4 科学施肥管水 |
2.5 及时防治病虫害, 确保高产 |
四、三系杂交稻T优5537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D]. 祁飞翔.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湖北省水稻高产栽培及养分管理研究进展[J]. 万淑红,田应兵.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7)
- [3]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A].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安徽水稻与稻作技术论文汇编, 2017
- [4]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J].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华北农学报, 2017(01)
- [5]钾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杨曾平,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黄科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6)
- [6]杂交水稻种子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对其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D]. 张晓.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7]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D]. 彭从胜.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7)
- [8]水稻架膜软盘育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J]. 叶世青. 中国稻米, 2011(04)
- [9]T优109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 闵军,周跃良,黎用朝,刘三雄,文志平,陈贤阳,戴清明,盛绵年,黄海明. 中国种业, 2011(04)
- [10]杂交稻T优551在海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陈海雄.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