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奔腾”起来的多媒体教学——谈初中政治实施素质教育与教法改革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法论文,我见论文,多媒体教学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运用直观形象的录音、录像、投影甚至电脑来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谈一点自己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运用的作法和粗浅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资料的收集,恰似“不尽源头活水来”(素材库)
1.依据教材课、节、框题内容,选录有关资料。
为便于在备课和讲课时选用最佳资料,平时必须将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配置于有关教材的标题下。其具体作法是按初一、初二、初三的课文顺序编订目录,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包括声、像、图、文等。
例如可供说明“情绪——奇妙之窗口”的资料有:①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录音(略)。这则故事形象地体现了情绪四大基本类型之一——惧,以及它对人身造成的恶劣影响。②诗词歌赋:李白游长江两岸景色写下的两首不同的诗句“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前者抒发诗人遭流放之抑郁、悲愤,后者则抒发李白重获自由时轻快、明朗、愉快之情。说明情绪是随着个人境遇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③录像《百年恩来》:周恩来同志戎马半生,无论是在白色恐怖下,还是在枪林弹雨中,抑或是斗智斗勇的外交场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情绪。这种情绪反映了他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不辞辛苦的远大志向,点明了情绪与志向之间的关系。
以上资料都生动地再现了情绪世界的人生百味,是“情绪乃奇妙的内心世界之窗”原理的很好诠释。
2.依据社会信息的热点、重点,选录有关资料。
①博览群书报。今年,我曾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一框标题下,摘录了《红墙纪事》、《上海译报》、《光明日报》、《齐鲁晚报》、《读者》、《羊城晚报》、《女友》等七份书、报、刊中的七则生动事例。有了这番准备,设计这一标题多媒体教学教案时,就感到得心应手。当学生思考“我们要做有益于社会的人,应如何要求自己呢?”我则应用电脑中的PowerPoint的幻灯片动画功能,徐徐地在大屏幕朦胧而柔和的背景画面上有声有色地打出四点作法:“首先,从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起;其次,要学会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再次,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最后,还要学会自我约束”。然后设“超级链接”,将《红墙纪事》一书中的“平民书记,平民生活→江泽民”文章与第一点“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链接;《光明日报》的“南极是个大家庭”和《齐鲁晚报》的“运钞车滚下3000万元之后”文章与第二点“要学会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链接;《羊城晚报》的“琥珀人,千古绝唱”和《读者》的“贫困者之母——特里萨修女”文章与第三点“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相链接;《女友》报刊的“仪仗兵之情感世界”与第四点“要学会自我约束”相链接。丰富多彩的例子与简捷快速的沟通形式,使同学们在教师以论据说明论点的三言两语中,恍然大悟,既大大节省了授课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②精选电视节目。从教八年来,本人积录像、电视资料数十带,但又不能在课堂上全部灌输给学生,需要反复筛选,精选事例,既要能突出教材重点,又可贴近社会热点。用教材所学理论和原理分析热点问题,紧贴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国内外大事,这是政治科独特的功能所在,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愿意、乐于接受的知识。近年来的热点问题颇多,新教材重点更以全新的面貌出现,面对这些情况,我平时很注意收集、归类,寻找教材的知识点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比如,有一次,我打开电视机,发现“收视指南”里有“世界报道”,预告将有关于“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重归故里”的时事评论,霎时引起我的兴趣,便锁定录像时间,及时转录在录像带上。录像一开始,电视主持人首先介绍乔布斯乃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创始人,是一位靠卖了一辆旧汽车筹得一千元生产出第一台微型电脑的有毅力的人,乔布斯29岁那年(1985年)因与自己聘来的首席执行官斯卡利意见相左,被迫离开苹果家门,四年之后,他开办了一家软件公司“Next”,今天,苹果公司辉煌不再,跟着新总裁阿梅利博士苦渡危局,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归故里,令苹果公司上下皆十分鼓舞,乔布斯说:“我要再次为苹果的未来设计蓝图,而不停歇地追求!”,最后,我国著名时事评论员发表感慨:“不要被已取得的成绩模糊了视野,也不要为暂时的挫折束缚脚步。乔布斯正应了时下流行的歌词:追追追,只要有梦就去追!”看完这段精彩录像之后,我对照教材认为它适合第六课第一框“开拓进取——可贵的品质”的品质特点第五点“胆识”的教学。实践证明,要做一个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政治老师,不仅要有“智”,还要有“心”,只有精心收集资料,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可谓“千山风雨啸青峰”(播放库)
多媒体教学是非常灵活且多变的,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再加上授课者独特的创意,更是丰富多彩。目前我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用中文PowerPoint开发多媒体教学,集幻灯机、录像机、录音机三位一体。
我们知道,一个能被称为多媒体的电脑教学方法,需要具备交互使用的特点,即能够让多媒体设计的最终使用者,根据自己使用情况进行相应“教学知识点”跳转,这是与“幻灯演示”的根本性区别,如果教学者在知识点之间只能逐张机械地移动,就不算是多媒体文稿,而只能是幻灯片了。所以,实现“教学知识点”随“授课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跳转,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在中文PowerPoint97中,利用“超级链接”功能,可实现交互使用幻灯片,并集播放录音、录像、投影于一体。多媒体教育情景可以这样设计:
比如,在讲授“心理健康有利成长”时,首先与计算机教学相配套的大屏幕上出现:
▲心理健康能使我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
▲心理健康有利于我们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
▲心理健康能使我们在失败、困难和挫折面前更有勇气和信心;
▲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每个知识点旁我均设计二至三个自创按钮:手、喇叭或摄像机的图形,它们有各自的妙用。如单击手钮,就可以跳转到特定幻灯片,或运行另一个嵌进来的演示文稿(如故事全文、诗词歌赋等);单击喇叭钮,则正在演示的特定幻灯片会播放相应的声音,以增强多媒体的课堂表现效果;单击摄像机钮,更会播放一段精采的与课题紧密相联的录像资料。
还是以该课为例,在讲到第四点“心理健康,有助于使我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我先用手钮弹出一张事先编辑好的具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上面显示两个小论点“①什么叫道德?②道德高尚并非高不可攀,但是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再按喇叭钮,画外音响起:“徐州市活跃着一支由十几位女工组成的地下水道女工班,专门负责整个城市地下水道的维护工作,她们常年累月地与露天窨井、地下排污管道打交道,有时由于工作的需要,还要穿上橡胶衣裤在地下排污管道工作,在一些人眼里,这些活又脏又累,可她们总是以坦然、开朗的心态对待这样一份工作,默默奉献。她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人说‘好’,有人说‘傻’”。播放声音到此告一段落,学生沉浸在多媒体特创的思维激荡中,我适时启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徐州市这些成年干脏累活的阿姨们算不算道德高尚的人?”“道德是不是依靠强制力量维持的行为规范呢?”“那么,我们的道德又是靠什么来维持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结合议一议日常生活中父母、老师及社会榜样楷模的正面影响是如何促成大伙不断地维持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好品德,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正面教育,至此本课达到教学高潮。最后轮到教师小结时,须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让教鞭有意识地指向第一个小论点“道德是什么呢?道德是依靠舆论、教育、自觉等力量维持的行为规范”。教鞭再移向第二个小论点,话锋一转,“但是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就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之后,重新操作电脑,鼠标单击摄像机钮,出现录像资料“滴血的宽恕——记一位母亲和仇人的故事”(从中央电视台一套《东方时空》所录)。这个录像资料生动地叙述了两个冤家怎样用健康的心理克服社会偏见,顶住压力,成为两个“大写的人”的历程。如此授课,利用声、像、文等不同资料的快捷相互链接,可使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好更灵活的交互性,也可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实教学信息容量。
三、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反馈,更比;“精工无穷填海心”(效果库)
精心设置的多媒体教学以国家课程为标准,同时重视学生个人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沟通,促进在校学生精神文化智力体格方面的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最高宗旨是让学生充满学习的乐趣,每当学生达到一个学习阶段的目标,授课者一定要细致认真地了解调查教学效果的反馈。这里须遵循几个原则:
原则①准确反馈信息。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能反映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差生尤其如此,因为差生都能领会的知识,优生更不成问题;而差生不能掌握的知识,有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没有讲清、讲深、讲透的地方。只有了解这些,复习时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查漏补缺,依纲扣本,精讲精练。
原则②捕捉学生的良好状态。利用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本人曾做过尝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用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当学生安静时或者等待回答机会时,予以鼓励,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状态,课后则认真倾听与接受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想法,寻找上课的兴奋点、高潮处。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经常在本子上作些记录,总结一下教学体会,从而发现教学的成功与否,以便及时发扬纠正。
原则③关注学生作业。这一点很重要。教师要遵循四式结构,即“布置作业——想想议议——写写说说——效果评议”,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意义,作为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相应的回报,他们会将自己的兴趣融入作业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作业情况,可以获得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创作、不断进步、不断实践、不断获取。
总之,多媒体作为奇妙的教学工具,为师“教”生“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强调的仅是有关政治科教学“素材库”的收集、“播放库”的设计及“效果库”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