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1](2021)在《基于C#.net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建设以电气化重载铁路为标志的现代铁路运输系统,是丰富一带一路内涵和早日实现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大幅度提高既有货运铁路的实际运能必须对其供电系统实施扩能改造工程,但“边运输边改造”的实施方案无疑极大增加了供电系统维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难免引起非技术性人为事故。为确保运输与改造两项工作并举、协调和有序,有必要设计并开发一套重载货运铁路供电设备的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系统,以确保其供电系统运行安全。论文首先简述了铁路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并理论分析了电气试验的工作原理和继电保护定值的计算原则。其次,根据站所布局、用户需求和管理痛点,并结合电气试验和保护定值整定的工艺流程,确定出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结构和模块功能,以及主程序和各子流程的具体实现方法。再次,软件系统采取顶层设计、分模块实施的设计思想,各模块之间功能相互独立,但数据资源共享;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C/S模式,通过Internet相互通信。接着,在开发环境和数据存储模式上,开发工具选用Visual Studio 2017、数据库选用My SQL数据库、数据存储采用阿里云(Web)服务器,并利用C#编程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Socket网络通信技术、云(Web)服务器技术和.NET Framework等关键技术编写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最后根据既有的电气试验数据、整定计算参数对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实验测试。大量测试实验表明,研制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不仅具有功能丰富、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有助于供电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人工管理向自动化管理转变、数据处理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戴成[2](2021)在《基于QFD与FBS的电力移动检测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移动检测装置是一种可对电力工器具进行预防性检测的设备,已广泛运用于基层电力部门。目前,电力移动检测装置的研究多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鲜有在电力移动检测装置的设计开发中考虑人的需求特性,导致产品方案无法准确匹配用户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集成的创新设计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力移动检测装置用户需求导向不明确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以QFD-FBS组合法为指导,综合运用AHP、KJ法、用户旅程图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首先,通过用户访谈、KJ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排列出优先级;其次,构建基于QFD-FBS的电力移动检测装置设计模型,将用户需求权重值与产品技术特性要素引入QFD中,建立QFD质量屋,明确电力移动检测装置待改进的关键技术特性指标,并利用FBS模型解决关键技术特性问题,为电力移动检测装置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基于关键解决思路完成设计实践并输出产品设计方案,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出相对最优方案,由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通过融合应用QFD-FBS理论,实现了用户需求向产品技术特性层面的精准转化,明确了设计方向,改善了电力移动检测装置在人机操作、功能拓展、造型设计等方面的用户体验,最终产品方案提升了电力移动检测装置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并且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项茂阳[3](2021)在《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电网的安全稳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变电一次设备的可靠性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特别重要。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是指通过收集设备运行参数、例行试验数据、在线设备诊断数据等信息,对变压器、开关等多个变电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分析、故障诊断,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维修策略。首先,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当前变电站一次设备故障诊断先进技术,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及容性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着重理解了目前应用广泛的几种在线监测技术。其次,本文进行了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该软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叙述,然后对本软件开发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要点做了简单介绍。针对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首先本文通过对系统设计以及状态评价概述展开研究,按照状态评估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决策建议模块进行设计;然后对变电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包括变电设备状态评估功能设计、风险评估功能设计、变电设备检修辅助决策功能设计、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功能设计、变电设备历史查询及预测评估功能设计等;最后是实现变电设备故障诊断功能。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我们不仅期待变电站智能化的安全稳定,我们更加期待智能调度、智能潮流管理系统的面世。随着智能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运行将更加安全、可靠。
马玉成[4](2021)在《海上风电系统升压站主要部件可靠性建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陆上可利用的风电资源逐渐减少和海上风电的优势不断被认知,风电开发的重点逐渐转至海上。截止2020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均集中于近海。但在远海,风资源更加丰富、更适合大型机组的运行。因此,远海风电势必会成为海上风电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远海风电的发展建设中,升压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海上电能的聚集地,它起到电力汇集、变换和输送作用。因而,其运行可靠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升压站设备的监测程度对设备可靠性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整理升压站设备的故障模式等信息,建立较完整的升压站设备FMEA分析表。针对上述分析表中的第二类故障模式,拟采用考虑累计发生概率、人员环境影响及系统功能影响等6项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故障原因风险值,为运维人员提供检修准备建议。(2)针对第三类故障模式,拟采用威布尔分布建立其概率形式的可靠性模型,并利用贝叶斯估计法进行参数识别,以融合陆上升压站设备的先验信息来应对海上故障数据不足时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不准确的问题。(3)基于(2)中可靠性信息,应用机会维修策略对升压站第三类故障模式的运维提供建议。同时,将升压站和周边机组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一个多设备、多机组、跨类别的机会维修模型,以提高海上风电系统的运维效率和经济性。
姜鸣歧,商鹏,赵亮[5](2021)在《南水北调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南水北调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结合电气预防性试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认为运行维护中重视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进行深入、全面地研究分析电气设备出现的问题十分必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应对措施,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调水工作顺利实施。
谢鹏[6](2020)在《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的广泛使用,使其安全可靠性成为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一直倍受关注。由于变压器生产厂家、工艺、电压等级、容量等的多样化,以及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变压器健康管理一直占据电网企业大量的资源。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智慧变电站的建设,使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成为了可能,从而为变压器健康管理奠定了物理基础。本文立足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预测性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的应用场景,开展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关键理论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开发变压器PHM平台,以有效提高电网企业对变压器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单一变压器属性难以有效、准确地实现变压器状态评估的问题,对变压器的多属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各属性分配适当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变压器多属性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输入参数个数较少、模糊规则简单、评估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以往模糊逻辑模型和传统变压器健康评估方法的不足。变压器现场数据的检测结果检验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针对计算变压器热点温度的经验公式中对散热电阻的分析和取值较为简单,不能充分反映负载、环境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致使计算结果误差相对较大的问题,研究不同负载电流下、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内部温度下变压器内部传热方式与机理,提出考虑多因素条件下散热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而构建综合考虑不同运行工况下变压器的改进热路模型,给出了基于改进模型的顶油和热点温度求解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准确性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改进模型计算得到的变压器顶油和热点温度与其实际值之差不超过2.2K,也即提出的散热电阻计算方法能有效提高热路模型的精确度。(3)分析了三种常见的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了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其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提出一种交叉和变异概率、个体繁殖数量能够依适度值自适应调整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显着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有效解决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缓慢且精确度较差的问题,通过与已有的三种典型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速度和准确度。(4)利用提出的考虑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热路模型,建立了基于热点温度分析的变压器绝缘寿命评估模型;设计了一种热因素条件下油纸绝缘老化试验,提取基于脉冲相位分布模式的四个统计图谱共27个特征量,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获取10个主成分因子,从而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纸寿命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诊断效果较好;分析了Weibull分布与电气设备寿命统计学规律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电力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利用收集的某电网电力变压器故障数据,检验了利用Weibull分布进行变压器寿命评估的有效性。(5)基于变压器PHM管理在线、实时化的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了变压器PHM管理系统。阐述了PHM管理平台开发所涉及关键技术理论和设计原则,基于PHM功能需求和技术资源现状,规划了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通过将开发的PHM云平台对某变电站变压器联网试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开发的平台有效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控水平,提升了变压器的管理效率。
田楠[7](2020)在《大型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纸绝缘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电力设备元件,其绝缘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变压器运行过程承受过负荷、电应力、机械应力及潮湿等因素影响,其绝缘性能会日益劣化,从而成为电力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对油纸绝缘变压器进行绝缘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课题。为了实现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的准确评估,本文结合油纸绝缘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不同状态、不同厂家的油纸绝缘变压器进行研究,实现了变压器绝缘状态的综合评估。通过分析不同厂家变压器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发现变压器厂家不同带来的影响远远小于运行条件不同带来的影响。在现场对油纸绝缘变压器开展了大量的频域介电响应实验,并基于电介质极化理论,从频域介电响应实验结果中提取了用来表征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的老化特征量。最后,研究综合电气、油化与频域介电响应的状态评估方法,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油纸绝缘设备评估体系。本文提出的油纸绝缘设备综合评估体系为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提供了可靠的决策辅助,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张婷[8](2020)在《配电变压器的风险评估与状态检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终端部分,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配电变压器作为配电网的关键设备之一,其状态检修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确保配电变压器能够稳定运行,对其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进而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状态检修策略意义重大。首先,针对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选取多级指标因素,构建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以组合的方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隶属度公式,结合云模型参数计算得到配电变压器各指标对各状态等级的隶属度值;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利用评判式计算评判结果,对评判结果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等级,得出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其次,为定量分析配电变压器的故障概率,从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与健康指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为量化配电变压器资产总值,从配电变压器价值、地位和用户等级三个要素分析计算,为量化配电变压器故障带来的资产损失程度,从修复成本、环境影响、人身安全、电网性能四个要素分析计算。综合配电变压器故障概率、资产评价与资产损失程度评价结果,利用配电变压器风险值的定量计算方法,对配电变压器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依据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和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状态检修决策模型。建立了状态检修决策框架和检修决策指标体系,将检修决策指标作为证据源,检修方案作为识别框架,然后将各方案下标准化的指标值、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归一化到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分配中,实现了对检修方式、检修时段的综合群决策,为配电变压器合理安排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健康状态评估、风险评估和状态检修策略研究表明:云模型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有效地消除了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状态检修策略研究,可得出合理的状态检修策略,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姚杨[9](2020)在《基于变压器预试数据的固体绝缘状态评估方法》文中提出随着电力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电网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电力设备的安全与否,决定了电网能否安全、可靠运行。油浸式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设备,其运行状况好坏和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油浸式变压器的老化问题是当前电力设备研究的重要课题,油浸式变压器的老化主要反应在其固体绝缘的老化上。为及时有效地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规程规定需要定期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多项预防性试验。本文通过大体量的实际预试数据本身,发掘反映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运行状况的各项特征量之间的关联性,实现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寿命的状况评估。考虑到上述内容,首先分析了变压器固体绝缘老化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变压器预试数据的分析,结合相关规程及专家经验,选取了 20项可能与变压器剩余使用寿命相关的特征量;结合大量的变压器预试数据,通过Spearman及Kendall相关系数的方法,判断特征量与使用寿命数据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了若干个与剩余寿命相关的特征量;利用基于多重线性回归的共线性判断方法,得出特征量间存在冗余的结论,进一步通过基于mRMR的特征选择方法,去除冗余特征量,得到了用于变压器固体绝缘寿命状况评估的8个特征量;为避免单一赋权方法具有片面性,先后采取了主观方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方法的随机森林算法,对上述特征量在变压器固体绝缘寿命状况评估中的权重进行求解,并通过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的主客观融合赋权法求得融合权重;最后通过确定评判结果集V、评判因素集U、权重系数集W,结合隶属度函数确定评判矩阵L,构建了基于模糊评判的变压器固体绝缘剩余寿命评估模型。另外建立经ALO优化的SVM模型。通过对变压器预试数据中故障信息的提取,建立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利用ALO-SVM模型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通过实例验证,发现本文所述基于变压器预试数据的变压器固体绝缘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行性,可以通过实际预试数据本身,发掘反映油浸式变压器固体绝缘运行状况的各项特征量之间的关联性,评估变压器固体绝缘寿命状况,结合变压器预试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作用。
张金泉[10](2020)在《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压器作为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关键设备,其自身的运行状态时刻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我国许多变压器的役龄已经接近、甚至远远大于其设计寿命,导致部分变压器故障率逐年增高。为保障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节省检修成本,电网公司对变压器的检修方式已逐渐由事故检修、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而状态检修以状态评估结果为决策依据,因此,开展变压器状态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变压器状态量众多,机理复杂,在状态评估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证据理论融合的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运行状态评估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其劣化度。其次,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常权重,引入均衡函数计算指标的劣化变权重。然后,将状态量分层并计算每一层的综合联系度,作为独立证据体。最后,利用敏感因子和可信度系数对证据体修正,再利用融合规则进行信息融合。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提运行状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给出一种基于主元分析和自适应相关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气体含量和比值作为故障特征信息,通过主元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实现特征层的融合。其次,给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和交叉验证的自适应相关向量机模型,实现核参数在样本训练过程中的自动寻优。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提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设计并实现变压器状态评估软件。首先以软件基本需求为出发点,确定软件4个主要功能:数据存储与读取、运行状态评估、故障诊断、评估报告导出。其次,通过MATLAB和Access数据库设计了软件的3层系统架构。然后,给出软件功能的实现方法。最后,展示该软件的实际运行效果,验证软件的实用性。
二、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net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备试验及其软件方面 |
1.2.2 继电保护及其整定计算软件方面 |
1.3 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创新点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铁路供电设备试验和保护整定理论基础 |
2.1 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
2.2 铁路供电设备预防性试验理论 |
2.2.1 预防性试验必要性 |
2.2.2 绝缘性能试验 |
2.2.3 绝缘耐压试验 |
2.2.4 供电系统绝缘配合 |
2.3 关键供电设备的保护配置与整定原则 |
2.3.1 牵引变压器保护 |
2.3.2 全并联AT牵引网馈线保护 |
2.3.3 自耦变压器保护 |
2.3.4 电力变压器保护 |
2.3.5 并联补偿电容器保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需求性分析与开发的关键技术 |
3.1 软件的功能性需求 |
3.2 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
3.2.1 软件的硬件需求 |
3.2.2 软件运行环境需求 |
3.2.3 软件安全性需求 |
3.3 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 |
3.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
3.3.2 Client/Server结构 |
3.3.3 Socket网络通信技术 |
3.3.4 云(Web)服务器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
4.1 软件的设计思路 |
4.2 软件的总体结构 |
4.3 电气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变电所及设备管理 |
4.3.2 试验数据管理 |
4.3.3 试验数据分析 |
4.3.4 试验报表管理 |
4.4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4.4.2 定值单生成 |
4.5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4.6 软件数据库的设计 |
4.6.1 数据库的选择 |
4.6.2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4.6.3 本软件数据库的数据构成 |
4.6.4 本软件的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功能的实现 |
5.1 软件的开发工具 |
5.2 用户登录和注册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3 软件主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4 电气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4.1 变电所及设备管理 |
5.4.2 试验数据管理 |
5.4.3 试验数据分析 |
5.4.4 试验报表管理 |
5.5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5.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5.5.2 定值单生成 |
5.6 系统管理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管理平台的实验与分析 |
6.1 实验与分析的流程 |
6.2 实验与分析的环境 |
6.3 软件功能的实验与分析 |
6.4 软件性能的实验与分析 |
6.5 软件安全性的实验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QFD与FBS的电力移动检测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移动检测装置研究现状 |
1.2.2 QFD-FBS理论研究现状 |
1.3 QFD-FBS应用在电力移动检测装置中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力移动检测装置用户需求分析 |
2.1 电力移动检测工作环境分析 |
2.1.1 天气影响因素 |
2.1.2 交通影响因素 |
2.1.3 能见度影响因素 |
2.2 电力检测产品市场调研 |
2.2.1 定点检测 |
2.2.2 移动检测 |
2.3 用户需求获取 |
2.3.1 用户定位 |
2.3.2 用户访谈 |
2.3.3 需求归类 |
2.3.4 需求权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成QFD-FBS的电力移动检测装置方案研究 |
3.1 QFD-FBS集成理论模型 |
3.2 基于QFD的产品技术特性问题分析 |
3.2.1 技术特性分析 |
3.2.2 QFD质量屋构建 |
3.3 基于FBS的产品问题解决 |
3.3.1 问题分析 |
3.3.2 功能映射 |
3.3.3 用户预期行为分析 |
3.3.4 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移动检测装置设计 |
4.1 设计要素指标 |
4.2 设计要素描述 |
4.3 初步方案设计 |
4.3.1 设计定位 |
4.3.2 初步方案展示 |
4.4 确定深化方案 |
4.4.1 评价初步方案 |
4.4.2 深化方案输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方案评价与阐述 |
5.1 深化方案评价 |
5.2 设计方案阐述 |
5.2.1 使用流程 |
5.2.2 外观造型 |
5.2.3 内部空间 |
5.2.4 CMF应用 |
5.3 设计实物展示 |
5.3.1 重点优化内容 |
5.3.2 普通优化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变电设备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
1.3.1 变压器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
1.3.2 断路器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
1.3.3 容性设备及其他设备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
1.3.4 氧化锌避雷器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结构设计 |
2.1 系统设计 |
2.1.1 系统概述 |
2.1.2 故障诊断系统体系结构 |
2.2 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概述 |
2.3 风险评价模块设计 |
2.4 预测评估模块设计 |
2.5 决策建议模块设计 |
2.6 小结 |
第3章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功能设计 |
3.1 系统智能分析流程 |
3.1.1 系统管理 |
3.1.2 数据管理 |
3.2 故障诊断功能设计 |
3.3 变电设备状态评估功能设计 |
3.4 风险评估功能设计 |
3.5 变电设备检修辅助决策功能设计 |
3.6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功能设计 |
3.7 变电设备历史查询及预测评估功能设计 |
3.8 小结 |
第4章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功能实现 |
4.1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管理界面配置 |
4.2 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功能实现界面配置 |
4.3 现场应用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海上风电系统升压站主要部件可靠性建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上风电系统升压站研究现状 |
1.2.2 海上风电系统升压站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升压站结构组成及故障梳理 |
2.1 升压站结构组成介绍 |
2.1.1 平台自身结构介绍 |
2.1.2 平台内部设备介绍 |
2.2 升压站设备故障模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FMEA定量分析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故障原因评分 |
3.1.2 建立判断矩阵 |
3.1.3 计算风险值及检验一致性 |
3.1.4 风险评价模型 |
3.2 直觉模糊理论介绍 |
3.2.1 直觉模糊集的基本理论 |
3.2.2 直觉模糊熵及熵重法 |
3.2.3 相似性度量 |
3.2.4 对AHP方法的改进 |
3.3 实例分析 |
3.3.1 AHP法分析 |
3.3.2 直觉模糊理论改进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小样本可靠性建模 |
4.1 可靠性建模 |
4.1.1 可靠性原理 |
4.1.2 贝叶斯参数估计法介绍 |
4.2 贝叶斯模型先验分布的选取 |
4.2.1 现有分布的特点 |
4.2.2 本文所使用的先验分布确定方法 |
4.2.3 模型参数估计 |
4.3 典型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上风电系统部件的机会维修 |
5.1 机会维修策略 |
5.1.1 机会维修策略的类型 |
5.1.2 不完全维修的可靠度变化模型 |
5.1.3 风电系统部件维修成本模型 |
5.2 策略实施流程 |
5.2.1 POM策略的实施流程 |
5.2.2 OM策略的实施流程: |
5.3 典型实例 |
5.3.2 POM策略应用实例 |
5.3.3 OM策略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5)南水北调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电气预防性试验执行标准及测量结果分析判断 |
2.1 执行标准 |
2.2 测量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
3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 |
3.1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检查出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
3.2 电缆“渗油”现象分析及预防措施 |
3.3 35 k V穿墙套管异常放电分析及对策 |
3.4 35 k V电压互感器损坏分析及对策 |
4 结语 |
(6)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2 电力变压器热点温度计算研究现状 |
1.2.3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4 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电力变压器多属性状态评估方法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 |
2.3 电力变压器的多属性分析 |
2.4 模糊逻辑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 |
2.4.1 模糊化处理与隶属度函数 |
2.4.2 模糊逻辑与近似推理 |
2.4.3 逆模糊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不同运行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路模型 |
3.1 引言 |
3.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路模型 |
3.2.1 热路模型原理 |
3.2.2 变压器热传递过程 |
3.2.3 变压器热路模型的建立 |
3.2.4 热路模型法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3.3 不同运行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路模型 |
3.3.1 不同负载电流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3.2 不同冷却方式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3.3 不同内部温度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4 求解方法及其准确性分析 |
3.4.1 求解方法 |
3.4.2 准确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GA优化BP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三种常见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
4.2.1 基于三比值法的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1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参数优化 |
4.3.2 GA及其改进 |
4.3.3 基于改进GA-BP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说明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热点温度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寿命评估 |
5.2.1 温度对变压器绝缘材料寿命的影响 |
5.2.2 不同工况下变压器寿命评估 |
5.2.3 实例分析 |
5.3 基于局放因子向量的油纸绝缘老化诊断 |
5.3.1 老化测试及聚合度测量 |
5.3.2 样品与局放试验方案 |
5.3.3 局部放电特征向量的提取及其主成分因子分析 |
5.3.4 基于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油纸绝缘老化评估 |
5.4 基于Weibull分布的变压器运行寿命预测方法 |
5.4.1 Weilbul分布与电气寿命模型 |
5.4.2 变压器寿命模型参数估计与寿命预测 |
5.4.3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平台 |
6.1 引言 |
6.2 平台关键技术理论问题和开发原则与要求 |
6.2.1 平台关键技术理论问题 |
6.2.2 开发原则与要求 |
6.3 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平台架构 |
6.3.1 平台技术特点 |
6.3.2 平台架构 |
6.3.3 变压器设备分级 |
6.3.4 状态监测对象与清单 |
6.3.5 变压器实时数据的智能监测方案 |
6.3.6 离线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多源异构融合 |
6.4 变压器的故障智能诊断与维修优化管理 |
6.4.1 变压器的故障智能诊断 |
6.4.2 变压器维修优化管理 |
6.5 工程应用示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大型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油纸绝缘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纸绝缘传统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油纸绝缘介电响应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不同厂家变压器传统预防性试验特征参数的演变规律 |
2.1 不同厂家变压器寿命特征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特征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2 油中酸值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3 油击穿电压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4 油介质损耗因数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5 吸收比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6 极化指数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2 变压器运行时间与寿命特征数据的相关分析 |
2.3 小结 |
3 变压器绝缘频域介电响应特性 |
3.1 频域介电响应试验 |
3.1.1 基本原理 |
3.1.2 FDS测试仪器 |
3.2 介电响应测试方法的现场应用研究 |
3.2.1 不同接线方式测试结果对比 |
3.2.2 同一厂家测试结果对比 |
3.2.3 不同厂家测试结果对比 |
3.3 变压器的介电响应绝缘诊断评估方法 |
3.3.1 介电响应评估模型 |
3.3.2 现场变压器的介电响应特征参量分析 |
3.4 小结 |
4 综合电气、油化与介电响应的油纸绝缘设备状态评估 |
4.1 油纸绝缘设备状态评估思路 |
4.2 电气参量的评估算法 |
4.3 油化参量的评估算法 |
4.3.1 油中溶解气体的评估方式 |
4.3.2 油化学试验 |
4.4 介电响应的评估算法 |
4.5 油纸绝缘设备评估体系的建立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配电变压器的风险评估与状态检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2 配电变压器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3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健康状态评估的关键方法 |
2.1 确定权重的一般方法 |
2.1.1 层次分析法 |
2.1.2 熵权法 |
2.1.3 组合权重法 |
2.2 基于云模型确定隶属度的方法 |
2.2.1 云模型的基本原理 |
2.2.2 利用云模型确定评估指标隶属度 |
2.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2.3.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 |
2.3.2 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 |
2.4 小结 |
3 配电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评估 |
3.1 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的基本框架 |
3.2 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3.2.2 配电变压器各指标相对劣化度的确定 |
3.2.3 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等级的划分 |
3.3 配电变压器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3 组合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 |
3.4 配电变压器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3.5 配电变压器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估 |
3.6 小结 |
4 配电变压器的风险评估 |
4.1 配电变压器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
4.1.1 风险的概念及特性 |
4.1.2 风险评估的概念及方法 |
4.2 配电变压器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 |
4.3 配电变压器风险因素的量化 |
4.3.1 配电变压器故障概率的确定 |
4.3.2 配电变压器资产的评价 |
4.3.3 配电变压器资产损失程度的评价 |
4.4 配电变压器风险评估模型的确定 |
4.5 实例分析 |
4.6 小结 |
5 配电变压器的状态检修策略研究 |
5.1 概述 |
5.2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决策框架的建立 |
5.3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决策指标的确定 |
5.3.1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决策指标的量化 |
5.4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集成的确定 |
5.4.1 检修方式 |
5.4.2 检修时段 |
5.5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决策模型 |
5.5.1 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
5.5.2 配电变压器状态检修决策模型的建立 |
5.6 算例分析 |
5.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变压器预试数据的固体绝缘状态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固体绝缘老化形式及影响因素 |
1.2.2 固体绝缘老化特征量 |
1.2.3 固体绝缘状态评估方法 |
1.2.4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数据及其利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压器预试数据分析及特征选择 |
2.1 预防性试验数据及特征量的初步选取 |
2.1.1 油化预试数据及对应特征量 |
2.1.2 高压预试数据及对应特征量 |
2.1.3 特征量的初步选取 |
2.2 相关性分析方法 |
2.2.1 Spearman相关系数 |
2.2.2 Kendall相关系数 |
2.2.3 相关系数取值特征 |
2.2.4 显着性检验 |
2.3 特征量与剩余寿命相关性分析 |
2.3.1 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
2.3.2 Kendall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
2.3.3 相关分析结果 |
2.4 特征量共线性判断 |
2.4.1 方差膨胀系数(VIF) |
2.4.2 共线性判断结果 |
2.5 基于mRMR方法的特征选择 |
2.5.1 机器学习的特征选择 |
2.5.2 mRMR算法原理 |
2.5.3 mRMR去冗余特征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主客观方法的特征量权值计算 |
3.1 层次分析法求特征权重矩阵 |
3.1.1 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
3.1.2 层次分析法计算特征量权值 |
3.2 随机森林方法求特征权重矩阵 |
3.2.1 决策树与基尼指数 |
3.2.2 随机森林算法 |
3.2.3 随机森林算法权重评估原理 |
3.2.4 特征量权值计算 |
3.3 主客观权重求解综合权值 |
3.3.1 主客观融合赋权法 |
3.3.2 融合权重的确定 |
3.3.3 融合权重的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变压器固体绝缘状态评估 |
4.1 模糊综合评判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变压器绝缘老化状态评估 |
4.2.1 确定评判结果集V |
4.2.2 确定评判因素集U |
4.2.3 确定权重系数集W |
4.2.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4.2.5 通过隶属度函数确定隶属度矩阵L |
4.2.6 选择模糊算子进行模糊计算 |
4.3 实际算例 |
4.3.1 算例1 |
4.3.2 算例2 |
4.3.3 算例3 |
4.3.4 算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ALO优化的故障诊断方法 |
5.1 ALO算法 |
5.1.1 ALO算法基础 |
5.1.2 ALO算法原理及实现 |
5.2 基于ALO改进的SVM算法 |
5.2.1 支持向量机(SVM) |
5.2.2 基于ALO优化的SVM |
5.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变压器状态评估分析 |
2.1 引言 |
2.2 状态评估原则 |
2.3 变压器状态量 |
2.3.1 油色谱 |
2.3.2 电气试验 |
2.3.3 绝缘油纸试验 |
2.4 变压器状态分析 |
2.4.1 运行状态 |
2.4.2 故障类型 |
2.5 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融合的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 |
3.1 引言 |
3.2 运行状态评估指标预处理 |
3.3 基于劣化度的指标变权分析 |
3.4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融合的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 |
3.4.1 证据理论基本原理 |
3.4.2 改进证据理论 |
3.4.3 运行状态评估流程 |
3.5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主元分析和自适应相关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故障特征信息 |
4.3 基于主元分析的特征信息降维 |
4.4 基于PSO与 K-CV的自适应相关向量机 |
4.4.1 相关向量机基本理论 |
4.4.2 基于PSO与 K-CV的自适应相关向量机 |
4.5 基于主元分析和自适应相关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5.1 故障诊断流程 |
4.5.2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压器状态评估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软件需求分析 |
5.3 软件系统架构 |
5.4 软件功能实现 |
5.4.1 数据存储与读取 |
5.4.2 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 |
5.4.3 变压器故障诊断 |
5.4.4 状态评估报告导出 |
5.5 软件运行效果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net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设计[D]. 王喆.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2]基于QFD与FBS的电力移动检测装置设计[D]. 戴成. 燕山大学, 2021(01)
- [3]变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及应用[D]. 项茂阳. 山东大学, 2021(12)
- [4]海上风电系统升压站主要部件可靠性建模分析[D]. 马玉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南水北调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 姜鸣歧,商鹏,赵亮. 海河水利, 2021(02)
- [6]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D]. 谢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大型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D]. 田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配电变压器的风险评估与状态检修策略研究[D]. 张婷.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变压器预试数据的固体绝缘状态评估方法[D]. 姚杨.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基于信息融合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 张金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