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嘉兴市 314025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和养护维修工作变得更为成熟、便捷,再加上其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更高,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以及一些农村道路建设之中。但是,从前期的混合料配比和拌制、中期的运输和摊铺、到最后的压实成型和接缝工作,都需要在严格的制作工艺以及技术的不断优化中予以有效控制、实施,才能充分实现高品质路面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强大助力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
1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概述
1.1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意义
在本次渔湾路道路改造工程中,我们主要以石油沥青、橡胶沥青、玄武岩以及石灰岩矿粉作为主要的原材料,根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施工的基本材料。摊铺完毕以后,我们利用压路机使其碾压成型。通过工程实践发现,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道路施工的质量。
1.2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沥青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以及沥青混凝土的结合材料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要求。我们在选择渔湾路道路改造原材料之前,首先对道路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道路勘察,运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材料能够符合实际路段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除此以外,我们还利用相应的技术设备对施工路面的承受能力进行了测试,从而能够选择实用性更强的材料。
2 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优势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可操作性较强,并且整体施工比较简单,施工材料通常为普通材料,且选取方便,能够保证道路施工顺利推进。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结束后,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发挥道路功能作用,缓解交通压力。另外,利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进行道路施工,还能有效缩减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扩大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在道路施工中运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路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在提升路面摩擦系数基础上提高路面抗滑指数和防水指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中运用的沥青混合材料,可以和矿粉实现紧密粘贴,形成吸附能力较高的材料层,促进道路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并隔离路面水分,增强路基保护力度,以免发生路基松散等不良问题。
3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3.1 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技术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期间,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这类现象的存在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出现中断,从而严重影响到道路沥青路面修建的平整度。更有甚者会导致已经经过烫平处理的路面出现严重的压痕,诱发道路“台阶”现象。基于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前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对施工设备的运行能力进行精确计算,组织专人对施工期间压路机的行驶进行指挥,从而确保其与摊铺机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性,最大限度规避两车碰撞的现象,切实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不仅如此,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沥青与集料之间具有较高的粘结力,从而提升沥青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抗损害性能,在石料和沥青的粘附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添加耐久性强、性能稳定的抗剥落剂;或者使用消石灰替代一部分矿粉,同时积极开展冻融劈裂实验、饱水马歇尔试验来对拌和完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效果进行严格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技术分析
在沥青混凝土拌和工作结束之后,就需要开始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作业;简单来说,就是将已经拌和完成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到一线施工现场。此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用附带金属底板且载重量较大的自卸运输车进行运输;同时,还应当在自卸运输车的底板与侧板处涂刷一层薄薄的油水混合液,从而避免沥青混凝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被污染,并发挥隔热与保温的作用。不仅如此,还需要在运输车车厢的两侧增设小孔,以便随时对运输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实时温度进行检测,并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免沥青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的现象。
3.3 做好混合料的摊铺工作
在道路施工中运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还要充分做好混合料的摊铺工作,把握摊铺作业要点。在实际摊铺作业当中,要确保摊铺质量可靠,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标准化施工,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结合摊铺场地、数量以及进度等相关基础内容等,合理规划摊铺速度以及喷洒速度等基础施工参数值,保证施工材料从始至终都维持在良好的摊铺状态当中。在铺设作业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施工要求与实际施工情况,合理控制道路摊铺厚度。在整个摊铺作业环节当中,不能盲目地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需要合理控制好施工进度,并在整个摊铺施工作业中精确把控摊铺作业精度。若实际施工中存在不能摊铺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施工位置,采取人工摊铺的方式弥补机械摊铺不足,保证摊铺的完整性。整个施工过程需要实际施工要求,对部分施工路面采取一定封锁措施,禁止相关车辆或者人员在新铺设路面上活动,切实保证摊铺施工质量和完整性。
3.4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技术分析
为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上、中、下三层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施工人员还需要对路面实施碾压作业。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的次数,通常不得低于三次;碾压的频率也需要结合摊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能随意指定。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作业包括三个部分:①初次碾压;即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相互配合,针对碾压作业进行科学把控、规划与设计;而初次碾压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对路面碾压的状况实时全方位检测。在实际碾压的时候,需要配备两台钢轮压路机,并对沥青混合料铺设的路面实施碾压,碾压次数一般为两次,并且保证整个碾压过程中其温度都不低于 135℃。除此之外,初次碾压的速度需要保持在 3km/h 以下。②重复碾压;结合初次碾压的实际状况,确定合理的碾压次数,通常为两次,不能超过三次,并确保碾压温度不能低于 110℃。③最终碾压;一般来说,碾压次数不能超过两次,碾压温度不得低于 90℃。
结束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路面性能好且施工速度快等优势,良好地运用在道路施工中对提升道路整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道路施工中运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道路整体建设质量,基于此,有必要加强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设计的制定,并在施工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在道路混合料摊铺、碾压工作以及后续除缝施工过程中,切实把握施工要点,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浅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08):279-280.
[2]马军花.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交通世界,2018(19):30-31.
[3]李丽.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2):273-274.
[4]余林平.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33):162-164.
[5]王鸿祥.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1):264-265.
论文作者:魏 学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材料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