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400010
【摘 要】随着30多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不断加剧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自我及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态势,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乃至冲击着大学校园,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压力、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创新和推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建设亟待完善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及有关管理教育理论,对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意义、内容和形式、方法与途径作粗浅的探讨,以期对推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加强;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Philosophical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 in New Situation
【Abstract】With the 30-year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growing social reformation. The orientation of morality and value trends to be diversity,and the complex external environment affect even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 is faced with unprecedented new situation,new problem,new pressure,and new challenge. In this new situation,creating and promoting the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stressing its punctuality,direction,and efficiency is an urgent assignment to improve and solve. In this paper,by referring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ome educational theory,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content and the studying method is given briefly,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trengthen,improve,medical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ought
1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医学院校高等教育目标
研究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在当前医学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医学生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判断能力差、道德素质下降、人文精神欠缺等缺点,为顺利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创造条件,这也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2 有利于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研究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我们为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做出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走出思维的怪圈,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怪异的行为,以使其尽快走出困境,只有这样我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目的。
1.3 有利于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卫生人才是医学教育的立教之本,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肩负的重任。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就是为了找到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和有效途径,这有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面研究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把“四有”新人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的结合体作为我们对新时代医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2 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哲学起点应当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确定符合医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规律的教育内容,又要付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
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先导诲化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旋律,循循善诱,诱人向好,打牢正确价值理念根基。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理念灌输和不倦教诲,使医学生牢记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和重托,让自己的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灌输爱国主义理念,深入进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积极引导医学生把自身利益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和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乃至献身祖国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和荣誉为耻,使“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千年古训升华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三是夯实基本道德规范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医学生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校规校纪,做到爱国爱校、守法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奠定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实现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思想、心理素质协调发展。
2.2 以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础,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毋庸置疑,医学院校的各项学科都具有育人功能,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所有教职员工都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责任和义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学生而言,进入大学课堂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掌握必须的相关本领。在医学生为自己量身确定的“学科计划”和“奋斗目标”的链条中,广大教师担负着“专业设计师”、“灵魂工程师”的重要环节和“双重使命”,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导向性”功能则处于首要位置,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科目时自觉思考“怎样学”、“为谁而学”等问题,把“思想导向”渗透到专业学科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达到思想过硬,专业精湛。
2.3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道路”。因此,对于即将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每一位医学生来说,开展积极有益的社会实践既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节,更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渠道,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起码能够产生“一箭双雕”的效应: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为将来走向社会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带回课堂来深入研究,加以解决,完善自身的知识积累。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就是要积极为医学生社会实践“铺路架桥”,实行“三业并举”(学业、就业、创业)工作模式,为医学生走向社会建功立业做好综合储备。同时,要充分发挥院校自身优势,创建理论学习、科研创新、兴趣爱好等各类型社团,适时组织医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和责任感。
2.4 以满足学生需要为抓手活化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者应了解职工的真实需要,才能指导和监督其工作行为,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2]因此,要根据医学生的需要特点,着力满足其“三种需要”:一是要满足医学生政治进步需要,重视医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加大新党员发展力度,为党组织吸收新鲜血液,发挥医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满足医学生对成就感的关注需要,重视学生先进典型挖掘和培育,注意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通过对先进典型的有效激励教育和影响更多的医学生。三是要满足医学生对“人性化”管理、“人文关怀”的需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高校的家庭般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5 以推进文化建设为手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还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办出新特色,不断满足医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医学院校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传播先进文化的平台、弘扬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2.6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介质净化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重要的体现。近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以及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要求医学院校要善于发现,及时介入,正确干预。比如,可以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中心,配备专门人员,对入学新生、在校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新生、贫困生、单亲生、生理及心理差异生、毕业生等群体为单元,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上巩固和扩大思想教育工作成果。
3 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个人的成功受遗传、教育、环境、自身主观能动性“四要素”的制约,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大问题都会导致“功败垂成”。[3]因此,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纵观近年来发生在高等院校的一些事例,如北京某高校学生刘海洋无故伤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疯的狂杀人、长沙岳麓山下某高校学生卓科为了获取创业的“第一桶金”疯狂杀人、“老子卖血儿摆阔”的“啃老族”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一个个案例,固然有大学生自身的人格扭曲,但从另一个层面深入剖析,则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链条的脱节,家庭、学校、社会对此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多管齐下,综合施教。一是要发挥家庭的“启蒙教育”、人格基础教育作用,对子女正确示爱,在满足其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子女健康追求的引导,使其保持“人之初性本善”的良好心态;二是要发挥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是全社会都要担负起关心医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媒介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要主动配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四是要加强医学院校校园网络建设,积极拓展思想教育网上平台,发挥校报校刊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总之,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作,务必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善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中完善,在创新中攀登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人民日报,2005.
[2]庞长富、刘春建. 管理心理学纲要[M]. 解放军出版社,1986.
[3]富维岳. 教育学[M]. 东北师大出版社.
[4]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火弟.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
[6]徐建龙.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7]何贻纶.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王松光. 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9]邓礼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高教研究,2006(1).
[10]闫春娥.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7(11).
论文作者:牛奔,张继庞,吕麟亚,李映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医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社会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