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积极引进新型现代化设备,发挥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上的重要作用,但是分析目前农机管理工作现状,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论文针对此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通过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达到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农村地区都将农机的使用引入到日常生产当中,对于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现象的存在对于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只有确保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推行,才能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面对农机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一定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尽可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始走上新道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的带领下,农业生产的形式、经营方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形式的基础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会发现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劳动力素质过低、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缺陷,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改进。
二、基层农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的协调性较差
改革之前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的培训、推广以及管理等工作统计进行。改革之后,农机管理的各个部门开始分别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仅仅是管理自身的业务。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大大降低,甚至于出现漏管等现象。
(二)缺乏综合型的管理人员
目前,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并且没有新的农机管理工作人员,技术老化,科技力量不足。在科技方面,技术老化,会间接性的导致基层农机管理机构不能很好的引进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基层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三)网络管理机构不健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设备也在不断的出现,如果基层的管理人员不能充分的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就很难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农业的发展工作,导致相应的服务不能普及,尤其是广大的偏远山区的农机结构,仍然处于一种单一、落后的状态,使得劳动效率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构对于农机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农机管理工作的重心偏移
基层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的本职工作是很好的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做好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来看,基层农机管理与服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于有些管理工作仅仅停留于字面上,不能充分的落实,偏移了农机管理工作的重心。再加上,农机管理工作的环境相对较差,几乎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并且工作经费较少,不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随之工作人员的作用也就有所降低。
三、发挥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作用的措施
(一)增强农机管理人员的自身能力
在农机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树立健康积极的思想,避免违法违规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基层的农机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岁法律法规、思想政治的学习,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得自己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保证管理人员在充分的发挥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管理人员加强对法律法规,思想政治的学习,可以促使农机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并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切实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水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人民群众财产的安全性,进而充分的发挥农机管理人员的作用。
(二)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目前来看,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就对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农机的相关部门必须对农机管理人员积极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开展不同的讲座与培训会,切实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农机管理人员要对国家的安全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进行不同程度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保证农机管理人员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发挥。
(三)保证管理人员的义务和权利
在农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部分工作时需要得到上级的同意,经过上级的批准,方可执行。基层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及思路对工作进行安排,工作过于被动,制约了农机管理工作的进行。由此可知,要想保证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农机管理人员的义务与权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四)改善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方法
基层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升管理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促使管理人员与人民群众连成一片,更好的深入基层,才能更好的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其次,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顾全大局,学会统筹兼顾,把握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
(五)提高重视,加人政策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要了解农机管理工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重视程度,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农机管理的相关条例、交通法规、农机安全生产等方而的政策法规,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自身认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六)加强指导,提高培训工作实效
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有效调配师资力量,保证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我国农机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基层农机化的发展壮大通过各种培训力度的加强,不仅能使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掌握农机安全监管方而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及各类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检验技能,还能够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组织下独立开展实地检验工作和农机备案登记工作。同时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科学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观念,增加专业知识,逐渐提高农机管理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强化执法监察力度,做好农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工作
要调动各职能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设计、生产、销售、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小型作坊式农机生产站点要监管到位,确保农机生产的安全性、科学性。对小型农机做到技术不过关不生产、手续不完善不销售、使用年限到期及时报废等措施。对从业人员做到无证不驾驶、无牌照不年检不得上路,对机动车辆做到不超载、不改装,定期检查,形成制度,最终实现规范化管理。
(八)加强科学管理的能力
作为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要对木地区的农业机械使用情I5}充分了解,结合木地实际,对农业机械的型号数量进行合理的搭配。依法管机,依法行政。农机法制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化管理工作都要统一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所确定的基木原则上来,做到与时俱进。要转变管理方式,改善提高管理服务手段,加强科技装备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机管理科学化,增强管理服务功能,大力提高政策、信息、科技服务、技术指导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很好的发挥农机管理人员的作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只有充分的深入基层去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农机管理人员的作用被充分发挥,促进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呼和木其尔.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2015,(02):49-50
[2]孙桂梅.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J].吉林农业,2015,(22):38
[3]李茂林.发挥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J].民营科技,2017,(03):131
论文作者:周坤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农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作用论文; 工作论文; 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