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论文_高维钊,范涛,杨晓斌

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论文_高维钊,范涛,杨晓斌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 天津南开 300000)

摘要:针对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班组模式创新,本文选取电力企业配电运维班组作为研究目标,创造性地搭建了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从末端融合、同级协作、自主管理和智能作业等四个方面,解决了传统班组在日常工作中的诸多不足和不适应性。目前,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已成功试用于国网天津城西公司配电运维班,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管理平台对于配电班组日常管理具有非常好的支撑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配电;班组;平台;大云物移

1 绪论

传统电力行业发、输、变、配、用等五大业务环节中,配电一直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它一方面是电力输送的末端环节,另一方面是用电服务的前端环节。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强调配电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配电端的加强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1]。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最末端管理执行单元,是整个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改革的压力和各种困难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充分发扬班组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班组的活力和效率[2]。班组强,则企业强,班组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鉴于配电专业的重要地位,未来一个时期内配电班组的改革创新是电力企业都将面对的重要课题。

文献[3]探索了配电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从专业内部实现业务融合,但缺乏与营销调度的互联;文献[4]从GIS运维图的角度尝试了数据整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文献[5]对配电网运行管理体系进行了创新,引入了共享和互联机制;文献[6]从移动互联角度分析了新技术对配电网运维带来的改变;

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十分注重配电班组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深入研究现行的配电网班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生产工作内容,针对时代发展和变化所要面对的新形势下的挑战,创造性地搭建了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为配网班组提供更加自主和专业的管理手段。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检验,本文提出的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具有非常好的使用价值,受到班组员工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2 平台建设目的和意义

一直以来,班组始终将卓越执行、规范高效的管理理念作为终极目标,这一方面为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但同时也成为了未来班组模式变革的阻碍。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班组模式变革势在必行。传统班组的末端管理执行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班组会以前端价值创造为目标,更加注重业务融合,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和智能作业,班组的管理也将会更加自主、精益和高效,班组员工的成长也会更加倾向多元化和复合化。

传统配电班组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业务和管理的壁垒,比如数据整合和共享不足,缺乏自主性,智能化作业水平较低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班组模式向前发展的脚步。针对这些不足,仅仅依靠组织模式或者管理模式变革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要借助大云物移等新技术手段,搭建一个完备的后台支撑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3 平台功能介绍

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共分为左右两屏,分别对应两个网址,左屏为功能主界面,包含指标及规模、配网诊断、数据管理、计划管控、运维决策等五大功能模块,其中计划管控又分为班组计划和作业管控两个子模块,运维决策又分为差异化运维、检修任务池、故障后分析三个子模块;右屏为GIS地图背景,用以可视化展现营配贯通信息、隐患多发区、故障地点及频次等内容。平台采取左右屏互相调用控制的方式实现功能。

指标及规模模块从供电可靠性、服务满意度、效益效能和规模分析等维度全方位展示了班组层级的规模、指标及其历史数据,并以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形式加以呈现,使班组人员对于指标的当前情况、历史数据以及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配网诊断模块将线路、配变、用户、客户画像等配电和营销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共享,利于信息的互通互联。在配变分析界面通过双击左屏的某一台配电变压器,其位置以及对应用户的的接户线资产明细和挂接的相位在右屏的GIS图中便可显示出来,充分体现了营配贯通成果。在客户画像页面,班组人员可通过输入用户编号查看该户对应的各类基本信息。

数据管理模块将待办工单、数据比对治理、数据异动管理等工作进行了流程梳理,系统可根据待办工单的项目和产生异常数据的原因发起流程至对应班组,班组可进行治理或退回,系统每天进行一次校验,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

平台还对异动工作的流程进行了可视化管理,同时将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及时性作为绩效考核项目融入流程中,使“五位一体”机制在系统中也有了一定体现。配电运维班组可首先判定现场工作是否可进行带电作业,若判定为不可以,则作为停电任务进入系统中的检修任务池;若判定为可以进行带电作业,则将此条异动工作发至带电作业班组进行判定,根据带电作业班的判定结果作为停电或带电任务进入检修任务池。班组人员在系统中将异动信息进行上报,配电、营销、调度相关人员可分别在本专业的系统对方式图、线路图、台账等信息进行维护,保证营配调专业系统信息的一致性。

运维决策模块中集成了差异化运维、检修任务池、故障后分析等三个功能。在差异化运维中统计了线路、配变、缺陷等信息,进而对线路等级进行评估,平台通过计算、分析形成不同线路的巡视周期,并可在右屏GIS地图背景中调看容易发生鸟害、树害和雷害的杆塔范围,便于班组人员制定针对性地工作方案。检修任务池中将不同任务按类型进行分类,可生成月计划和周计划,班组人员可对计划进行新增、修改、删除、关联等操作,进而上报调度,班组人员随时查看计划的审批情况,为安排班组的工作计划提供支撑。在故障分析中,系统按照故障发生时间、重复故障、故障类型、故障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形成故障信息明细表,并智能化地提出三种不同的建议,分别是加入检修计划任务池,开展特殊巡视以及向上级部门提出技改大修意见,班组人员可根据系统的建议进行决策,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计划管控模块重点关注了班组工作计划和现场作业两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组人员可根据检修计划、不同线路的巡视周期以及其他日常工作生成、增加、修改、删除班组工作计划,并以柱状图和饼状图等形式统计了工作类型、检修计划、工作人员等三个方面的信息,以便进行工作分析和绩效考核。

现场作业的管控主要针对最为常见的检修和抢修作业。在此次开发平台的同时,班组也配备了工作现场使用的手持移动终端PDA,实现了现场与平台间的信息互通。在平台中可首先看到某一次现场作业的线路名称、工单编号、工单状态、工作时间等基本信息,选择定位PDA,可查看现场工作人员录入的工作流程、现场照片、安全措施等内容。此外,在检修作业中还可看到地线挂接位置、挂接时间等信息,抢修作业中可进行抢修轨迹的绘制,让班组成员直接看到抢修进行的过程和路线,为今后的抢修分析、绩效考核等提供强有力依据。

4 平台应用效果

本次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试点开发建设工作以城西公司开展的基于台区的网格化运维工作为背景,聚焦西青开发区网格,针对性地进行研究。面对班组在传统管理方式下的壁垒,平台致力于将班组的角色推向多元化和复合化,全面提升班组精益化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

4.1 末端融合推进网格一体化

在开发平台的过程中,通过指标及规模的展示,班组可以查看日常工作中涉及指标的当前状态以及历史趋势变化情况,为班组管理的自我测量和改进提供了依据,也为班组总结历史工作和设定未来方向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对营销、配电、调度三个专业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了深度整理,从线路、台区以及用户三个层级进行融合分析,形成一体化的数据模式,使经常面对后端设备的配电班组与经常面对前端用户的营销班组实现信息互通。接户线资产明细的展示真正实现了配网全网的可视化管理,有助于营配一体化工作的持续开展。此外,客户画像的接入更能明确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特征,使班组在客户服务工作中更有针对性。

4.2 业务扁平管理强化同级协作

在加强班组间业务和技能协作的同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数据上的共享与协作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对各专业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班组可依托平台对营配数据进行对比校验,将差异化信息自动发送至对应班组进行核查,实现班组间数据的协同治理,提升数据治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保证营配调基础信息的正确率和一致率。

在平台中异动流程的运转可以使得班组之间的对接更加直接、高效,节省了很多中间环节,进一步实现班组的扁平化管理。而且在中间过程中,流程环节和岗位职责的可视化监控也是对“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一种具象化的应用。

4.3 辅助决策提升班组自主管理

借助平台提供的差异化巡视方案,可为班组人员制定巡视计划提供辅助参考。针对辖区内架空线路较多的特点,在右屏的GIS平台对鸟害、树害、雷害等隐患实现了可视化管理,为班组季节性的防护工作明确了方向,划定了重点。

故障一直是配电班组关注的重点,通过在平台上对故障统计、分析、具象化展示,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班组人员对发生的故障可进行更全面更深刻地分析,深入思考如何减少故障,给班组制定工作计划提供决策辅助,实现班组的自我管理。

4.4智能作业实现现场精益管理

以检修流程为例,通过查看作业位置、安全措施、现场相关信息等内容为班组长和安监人员监控作业现场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为后续开展安全作业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提供了依据。

在抢修的过程中也做到了对历史信息的记录。通过查看作业步骤、处理时间、用户满意度等信息,参考抢修作业的轨迹路线,班组可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抢修过程,为今后更安全更有效率地开展抢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内网平台,我们也积极探索公共平台的应用,在微信平台开通了安全管控相关的公众号,作业人员将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回传,班组长或者安全员可以实时查看并且对其进行打分评价,为后续安全分析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总之,我们是通过“内网+外网”、“平台+终端”的组合管控方式,实现了班组安全作业的可视化精益管理。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针对当前班组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壁垒,从末端融合、同级协作、自主管理和智能作业四个方面,综合性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国网天津城西公司配电运维班的试点检验,表明平台对配电班组的日常工作具有非常好的指引和支撑作用。后续,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将继续总结经验,在系统中做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静波,王海涛,以提升精益化管理为目标的配电运维一体化探析与实践,企业管理,2016年S2期,120-121

[2]曾权赋.打造高效配电运检班组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电工,2015年11期,3

[3]沈开辉,曾志洪,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09期,231-235

[4]鹿伟,孙淑艳,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3期,179-180

[5]任桂田,王钢,李晓永,“互联网+”模式下电力配网抢修指挥新体系研究,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11期 96+100,

[6]陈健,王华芳,马菲菲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22期,38-39

论文作者:高维钊,范涛,杨晓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配网班组微应用管理平台论文_高维钊,范涛,杨晓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