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省级论文,制造业论文,面板论文,效率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1)01-0070-08
一、引言
随着国际垂直分工的兴起以及按照价值链分工所形成的国内产业集聚,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中国在世界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中国出口商品中包含有大量技术密集型产品,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在稳步增长呢?有的学者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有轻微的下降趋势,而有的学者得出了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结论[1][2]。研究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哪些因素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变动。现有的研究大多从人力资本、R&D投资、国际分工、技术引进等层面进行分析[3][4]。但是,尚且没有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从生产与流通的互动发展中研究制造业生产效率变动的相关文献。
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双向互动的关联关系。一方面,制造业为流通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提高流通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流通业也对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随着流通规模的扩张以及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制造企业逐步将原本嵌入在内部的流通业务独立出来,外包给流通企业,使得制造企业集中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出现因规模扩张带动的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流通业是制造业新技术的使用者,随着流通业对新技术的需求,降低了新技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而且使用新技术之后的反馈信息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创新源。正如Gielens and Dekimpe所证明的那样,市场销售、品牌运营等流通环节对于新技术扩散乃至制造业技术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Guerrieri and Meliciani运用丹麦、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的数据,发现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在化工、电子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尤为显著[6]。
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正以较快速度发展,据统计自1978-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7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9%,均高于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5.92%的水平。流通业快速发展是否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杜丹清提出为了提高制造业和流通业效率,进行产业链整合,通过构建全球性的商贸网络体系,达到生产—流通关系的和谐[7]。庄尚文、王永培利用我国2000-2006年数据,检验了商品流通结构和流通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发现批发业的相对萎缩和零售商的规模化对制造业的产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大型专业市场有利于增进制造业的产出[8]。赵凯、宋则运用1952-1978、1979-2006年数据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商贸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力[9]。
上述研究对于认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由于没有能够对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就无法厘清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特别是流通业发展水平是怎样影响制造业效率的。本文将运用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流通规模扩张、流通结构优化、流通效率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二、变量与数据
(一)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的设定
在对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度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流通业的范围。目前,国内学者对流通业范围的界定包括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流通业一般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而广义的流通业还包括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如物资供销业、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流通的外延行业。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狭义流通业中的批发业和零售业作为流通产业的范围。考察已有文献,本文提出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1)流通规模(Lcz)。该指标反映了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投入方面看,流通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投入在流通环节上的人、财、物的总和,而从产出的角度看,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商品交换的总和。两者相比,后者更能够真实反映商品流通的总体规模。本文分别用流通业所创造的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流通规模。(2)流通结构(Lcx)。流通结构反映的是流通中各种要素的内部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流通结构合理化涉及流通业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流通企业所有制结构等多个层面。本文仅以我国城乡流通规模比表示流通结构。这样做的理由是我国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二元经济特征,城乡流通体系处于相对割裂状态,流通结构的高度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流通结构的合理化。用我国各地区市级与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与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值表示城乡流通规模比。(3)流通效率(Lyl)。该指标反映了商品流通环节整体质量,一般用单位产值所耗费的流通费用或者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表示。考虑到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对应关系,本文用流通业的劳动—产出比表示流通效率。(4)流通专业化指数(Spe)。流通专业化指数衡量的是流通服务的独立化程度。本文构建如下流通专业化指数:
(二)制造业效率测算
本文将采取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用以衡量制造业效率。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对前沿生产函数及其距离函数进行线性优化,而不需要对生产函数设定形式和分布做出假设,从而避免了因函数设定假设过于苛刻和严格而造成的估算结果的误差。
(三)描述统计分析
1.流通业发展水平
表1列出的是流通业发展水平四个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平均水平。由表中数据可见,我国各区域流通业发展水平如同经济发展一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不论在流通业发展规模还是在流通结构与效率方面都远远超过其它区域。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尽管在流通规模上前者比后者高得多,但中部地区并没有表现出比西部地区更高的流通效率。
2.制造业TFP增长指数
按照DEA方法计算出我国各地区TFP增长指数,限于篇幅的原因,下表仅列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均值。三大区域的TFP增长指数都大于1,其中东部地区的平均值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东部地区TFP增长指数超过中部地区的幅度并不太大。②计算结果说明了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都是增长的,其中东部地区增幅最大。
镇人口与地区总人口的比值来表示。城市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对制造业的规模化需求;二、城市化水平提升也是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为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
本文选取的是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全部数据均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其中制造业所有权结构的数据是由制造业国有资本与当年的实收资本的比重计算出来的。2006-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数据直接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此前的数据是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各地区非农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数据计算出来的。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结果分析
面板数据在检验之前需要确定模型的设定形式,根据表3中列出的Hausman检验值以及随机效应优于固定效应的概率值选择相应的模型形式。实证结果拒绝Hausman检验原假设,并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固定效应。
研究发现不论是以流通业产值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的流通规模对制造业TFP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个结果所蕴含的内在机制在于:随着流通规模的扩大,流通业所能够实现的工业制成品的实际价值在增长,最大可能地降低了制造领域中的库存积压及浪费现象,优化了存量资源,缓解了制造企业现金流不足问题。而制造企业只有在资金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R&D投资或者技术改进以达到提升TFP的目的。因此,流通规模扩张能够推动制造业TFP持续上升。
城乡流通规模比的系数估计值为正但不显著,这个结果反映了城乡流通结构的高度化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作用并不太大。城乡流通规模比的提高不仅意味着工业制成品流通在城市中集聚,而且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在城市中流通集聚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市场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容量得以扩大,形成对制造业发展持续的市场支撑,这是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但是运用我国数据的实证结果并不显著,本文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流通体系存在割裂的矛盾。农产品分散地小规模生产与集中地大规模销售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进而影响到农村市场对城市中工业制品的有效吸收,使得制造业效率提升所依赖的市场支撑条件不够。
流通效率与制造业效率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向关系但不显著。一般而言,随着流通效率的提升制造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特别是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安排生产过程以及引进新技术等业务,从而促进了制造业专业化程度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文的实证结果不显著,最大的可能性在于样本数据存在偏差,本文使用的全国31个省市区数据,各地区流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将全部地区放在一起进行回归分析可能引起估计误差。因此,为了进一步确定流通效率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系还需要进行分组检验。
流通专业化程度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不显著的。理论上而言,流通专业化水平越高,流通专业化分工越细密,流通领域中难以模仿和竞争的知识要素越来越多,这些高级要素不仅提高了流通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而且通过流通业的外溢效应导入生产体系之中,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本文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该结果是否稳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
(二)三大区域估计结果分析
表4给出了三大区域的估计结果,从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参数估计值及显著性来看,流通业对制造业TFP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东部地区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相对协调,产业链上下游联系较为密切。流通业不仅发挥了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作用,而且还起到了加快制造业资本周转、控制库存、强化销售、降低成本、推动供应链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TFP的提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影响程度和显著性都低于东部地区,特别是流通效率指标两区域的参数都不显著。该结果反映了两方面事实:首先,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低,流通业环节存在高成本、慢节奏的问题。其次,流通业自身的低水平难以降低制造业的生产运营成本,这也就使得制造业难以依托流通业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西部地区估计出的流通专业化指数参数值是负的而且在5%水平上显著。该结果说明随着流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流通业独立性和规模化大大提高后反而不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改进。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相对较低,制造业将内部流通业务交给专业化流通部门经营还没有在企业内部自己经营效率高所致。这个结论意味着西部地区只有提高流通业自身效率与服务水平才能保证生产—流通协调发展。
这个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在于:随着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由东部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目前中西部流通水平低下,特别是流通效率过低,在未来可能会形成制造业的“流通瓶颈”。因此,中西部地区加快流通业发展,建立与制造业发展相协调的流通规模和结构可能是承接产业转移、缩小区域差异的重要步骤。
实证结果还发现,估计出的LnCap系数是正的且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制造业资本构成的提高将带来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个结果与大多学者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12]。本文还得出了FDI与制造业TFP之间是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其原因可能在于FDI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可能会对国内研发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这种替代作用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下降,也可能因缺乏研发而失去对现代科技的消化吸收,两方面作用的结果都将导致FDI对我国制造业TFP的抑制作用。所有权结构与制造业TFP之间的关系是正面的但不显著,这个结果说明了国有股权比重的高低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出口规模与制造业TFP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说明了出口的学习效应、自我选择机制均是存在的。最后,城市化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参数是正的且显著,中部地区不显著,而在西部地区是负的且不显著。这个结果说明了城市化水平与制造业TFP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只有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化对制造业TFP提升的促进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五、结论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刻画流通业发展水平,用TFP表示制造业效率,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能够显著地促进制造业TFP上升,而其它指标的参数均不显著。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是最显著的,在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也是相对低的。实证结果的经济含义体现为生产与流通的关系是密切的,流通对生产具有较大的反作用,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效率的高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有可能形成制造业的“流通瓶颈”问题。
目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层面都已经认识到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其它产业起到的中介、服务的功能。但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过多地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忽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流通业的发展,使得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快速增长的制造业不协调,本文认为为了促进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生产—流通应建立基于产业链的新型合作关系。其次,提高流通业的专业化水平、优化流通业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由于流通业嵌入在生产部门内部的现象较为突出,流通环节的独立化、专门化程度不高,同时也造成了流通企业的规模小、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提高流通专业化水平的同时,鼓励流通业向制造业渗透,提高流通业与制造业的组织化程度,获取最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收稿日期:2010-09-04
注释:
①在测算各地区制造业TFP时选择各地区28个制造业的资本总额和劳动力总量作为投入要素。
②由于本文并没有深究是技术效率还是技术进步的差异引起的制造业TFP区域差异,故而也就没有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