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前景与机制完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前景论文,机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特征分析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银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各银行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也逐步走上了并购的道路。尽管我国银行业并购与全球银行业并购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显露出一些基本特征。
1.境外金融机构借力并购手段抢占中国银行业市场。随着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境外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显得迫不及待,多家境外金融机构借助并购方式作为打开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基本通道。
2000年以来,国际金融公司、美洲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等多家境外金融机构以参股中资银行方式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其中,在2001—2005年五年的时间内,国际金融公司通过参股入股方式已经成功持有了南京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股票(见表1)。
2.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并购进入发达地区金融市场。与全球银行业并购的潮流不同,目前我国银行并购事件主要发生在规模不大的中小金融机构之间。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其盈利性目标明确、经营机制灵活,已成为我国当前银行业并购的主角,其并购与扩张的首选目标通常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
新兴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并购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它们借助并购方式进入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市场,也为其自身发展找到了新的道路。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2001年7月,浦东发展银行收购了位于浙江和昆山两个地区四家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都在经济发达地区,非公经济比较发达,资金需求大,对金融服务要求高,市场潜力非常大(见表2)。
3.产业资本利用并购入股方式涉足银行业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加快改革步伐,银行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增长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产业资本因自身投融资的要求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参股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之一。
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2004年初统计,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投资地方商业银行达到高峰期(李东平,2004)。三峡水利、西安民生、陕解放和鄂尔多斯等17家上市公司提出参股商业银行投资计划,广州控股一度计划出资9.954亿元参股中信实业银行。2003年下半年开始,上市公司对商业银行股权投资和转让十分频繁,共有9家上市公司投资或追加投资商业银行股权,而有6家上市公司转让所持有的银行股、套现出场。重庆路桥、广汇股份、中国高科、美利纸业、苏州高新、浙江广厦分别向重庆市商业银行、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岳阳市商业银行、银川市商业银行、苏州市商业银行和浙商银行进行投资,所投资商业银行都为地方商业银行,总投资资金达到7亿多元,其中重庆路桥投资最大。二纺机、ST银广夏、中色建设、联通国脉分别转让所持有的商业银行股权。
4.国内商业银行利用并购手段进军国际市场初露端倪。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外资银行的涌入,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展盈利空间,国内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逐步利用并购手段开始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国际银行业并购高潮中,终于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身影(见表3)。
二、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银行业并购仍在起步阶段,将来我国银行并购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并购频率并可能掀起国内银行业并购高潮。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都将在我国银行业并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大型商业银行和日益壮大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外扩张的意识正逐步加强,我国银行业在境外的并购案例将有所增加。
1.境外商业银行参股中国商业银行趋势明显。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金融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正逐步消除,境外跨国商业银行进军中国银行业的愿望明显增强。
为此,银监会于2003年12月出台《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外资投资入股金融机构的资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称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能达到或超过25%,否则按外资金融机构监管(银监会,2003)。
2.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是我国银行业并购的主要力量。从现有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方面明显大于数以百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竞争上具有规模优势。伴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加剧,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在中国银行业并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陈伟光,2004)。
与改制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比较,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在规模、网点设置方面并不占优势,但其历史包袱相对较轻,对利润的追求欲望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它们对发达地区银行和信用社的并购,将有助于推动地区金融扩张,也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2004年我国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明确提出了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之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精心准备,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6月在香港正式上市(胡援成等,2006),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同时在上海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至此三家银行顺利实现了由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
3.境内上市公司等的产业资本对金融业的渗透将进一步加深。近年来中央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已经出台了多个政策法规,一方面要求加大扶持民营经济等非公经济的力度,另一方面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作为特许经营行业正逐步解禁,上市公司可能成为参与并推动国内中小商业银行改组的重要力量。同时,我国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这也为产业资本(特别是上市公司)直接参股提供了比较好的机会。
4.中国银行业进军国际金融市场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境外金融机构的介入正在将中国银行业竞争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迫于竞争压力,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需要寻求境外并购以拓展市场。同时,通过并购境外金融机构,还可以为破解国内分业经营限制提供一种出路,银行借助境外并购可能在混业经营方面取得突破,获取盈利机会。
5.城市商业银行横向联合正在形成趋势。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了有效突破经营中的地域限制,化解经营规模小、经营成本高、股权过于集中以及客户信用等级不高等难题,城市商业银行将更多地加入横向联合与并购行列。
2005年,徽商银行依托“6+7”模式已于2005年底正式揭牌;2006年2月,渤海银行通过吸收境外战略投资者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参股,也正式对外营业;另外,正在整合中的江苏10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而成的江苏银行,也筹划于近期内挂牌成立。
6.挽救危机银行仍可能是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潜在动因之一。从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出发,随着大量中小商业银行的组建和运行,我国银行数量已经有近150家。这些银行良莠不齐,部分商业银行可能因盲目发展和扩张导致的金融风险正逐步增大。并购方式既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渠道,又可以最好程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东发展银行并购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6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并购中国农业发展信托投资公司(1997年3月)以及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1998年6月),都是通过收购(托管)方承担被收购(被托管)方全部债务的方式进行重组的,有效地保护了被收购(被托管)方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利益,避免了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巨大社会震荡。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机制的思考
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竞争能力是未来我国银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从我国经济金融环境来看,要真正有效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步伐,有关部门还要为商业银行并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商业银行并购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外部环境的完善
从外部环境分析,为有效推动和保障商业银行并购,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资本市场健全发展、金融分业经营政策调整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1.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商业银行并购的基础。银行并购涉及资产规模巨大,并购成败关系宏观经济运行,对此必须要用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当前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府干预,为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我国法律程序的金融业并购法案,这样才能有效协调并购各方的利益,促使并购有效实施。
2.健全的资本市场是金融业并购赖以生存的依靠。高效的资本市场在银行业并购中作用明显,它可以为金融资产提供科学的定价依据,将资源配置到那些收益较高、实力强大的商业银行,节约社会成本。脱离市场的行政匹配方式则往往招致兼并重组的失败。
3.放宽的分业经营限制是金融业横向并购的前提。分业经营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防范风险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分业经营的原则大大限制了我国金融业并购的范围,导致并购局限于银行同业之间,银行很难通过并购形成多元化经营来防范风险。解除分业经营限制,推动金融业内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并购行为,这也是目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4.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商业银行实施并购的后盾。银行的并购必然会带来两行之间重复业务人员失业等问题,大量的下岗人员如不能妥善安置会引发社会危机,阻碍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后盾,商业银行的并购就很难进行。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发展再就业工程,减轻社会事业的压力,为我国银行并购、金融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内部条件的完善
就并购行为本质而言,并购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并购是建立在企业自我发展基础上的。从商业银行内部分析,有效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还需要加快大型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力度,提升我国主导商业银行市场地位;强化银行的企业性和经营性,完善商业银行并购的主体和并购方式。
1.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通过股份制改造,将银行的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国有商业银行要在股份制改革中真正走向市场,明确盈利最大化经营目标,提高经营效率,为开展市场并购提供可能;同时也为吸引更多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入股创造条件。
2.借助股份制改造调整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经通过股份制改造,化解了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资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良资产压力依旧存在,给并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导商业银行要借助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创造的良好环境,通过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调整,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以及创新业务,尽量降低经营成本,及时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真正激发商业银行并购动力。
3.积极培育和拓展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主体。在短期内并购的主要参与者将会是历史包袱比较轻、资产质量较好的新兴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他们经过1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经营体制和业务特点,这都为其成为目前金融业并购的主角提供了可能。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参股、入股中资银行的步伐将会明显加快,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为更多金融机构与产业资本参与银行业并购提供参考。
4.在改革中逐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方式。银行业的并购方式主要有三种: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和混业并购(薛誉华,2005)。纵向并购主要指有银行背景的金融公司并入各自的银行;横向并购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并购;混业并购是指将银行业务范围扩大到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我国目前受分业经营的限制,并购只限于同业之间,以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并购为主,伴随着以金融公司形式出现的混业并购。随着分业经营限制的逐步取消,银行业有望开展混业并购以实现经营的多元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后整合效应的强化
并购本身不会创造绩效,并购后规模的扩大不一定能给并购方带来预期的绩效。并购能否给商业银行带来绩效不仅取决于并购的具体过程,关键是要看商业银行并购后能否进行有效的整合。商业银行并购的目的是通过实施并购和并购后的整合,获得商业银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构筑和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并购后的整合应落实三项基本准则(钟耕深等2003),即实现协同效应、正确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构建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后整合也不例外。
1.要实现协同效应。商业银行并购的实质并不是银行规模的扩张,而银行竞争能力的提升,要警惕出现负协同效应。在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要求为原动力,避免政府过多的不恰当的干预。
2.并购后业务流程再造。并购后商业银行要求不仅坚持顾客导向,而且坚持其他利益相关者导向,通过搭建新的电子信息平台,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采用全新组织体系或系统化改造方法。
3.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商业银行并购的核心所在。必须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并购后整合过程的性质,提升并购后商业银行的核心产品开发能力,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四、结论
面对境外大型商业银行的渗透和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存在的劣势日益明显。只有通过开展有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商业银行并购,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应,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长远地看,随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以及银行业并购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的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并购将具有更大的规模与更强的协同效应,这对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强强联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国际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纵向并购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中行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