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体法”分析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水平&基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状况的调查研究_语文学习论文

用“SOLO”评价法分析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水平——基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状况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语文学习论文,思维论文,调查研究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SOLO”评价法与小学语文教学

      “SOLO”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J.B.Biggs)创设的分层评价法[1][2][3],它的英文全称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意思是可观测学习结果的结构。它注重观察被试者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水平,主张从学习结果的结构复杂程度出发,评价学生学习质量,重视认知过程的分析。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水平:①前结构水平,学生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要么拒绝回答问题,要么同义反复,要么瞎说一气,回答根本没有一致性的感觉;②单点结构水平,学习者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③多点结构水平,学习者能联系多个有限的、孤立的素材解决问题,虽然想做到一致性,但由于基本上只注意孤立的素材而未形成相关问题的认知网络;④关联结构水平,学习者利用问题线索,能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概括,解决问题;⑤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学习者利用问题线索、相关素材以及素材的相互关系及假设去解决问题,能对未经历的情景进行概括,其结论具有开放特征,容许多个在逻辑上相容的解答。

      笔者根据语文学习复杂程度,运用“SOLO”的研究成果,把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作为观察点进行调查,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思维水平。

      二、统计观察所得

      我以在2012学年及2013学年期间的听课为统计对象,根据上述观察点对总计126节课的听课记录和观察记录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统计数据:

      

      

      对整体教学的思维结构进行纵向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单点结构的思维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单点结构与多点结构相融合的思维水平,关联结构思维水平、前结构思维水平相差不大,并列第三位,多点结构与关联结构融合的思维水平列第四,较后的是关联结构与抽象扩展融合的思维水平,抽象扩展思维水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的比例最少。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思维水平较多在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与关联结构这四个水平之间徘徊,以单点结构的思维水平为主要水平。

      三、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关注情况

      通过六组数据的显示,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能力的关注度是不高的,从其教学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不清楚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是需要思维方法的,只注重一些思维水平较低的活动,这点很可能是导致语文学习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1.关于学习的方法

      从统计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多集中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上,比较少关注到文章的写法和对文章的评价上,这不仅让学生有种错误的认识: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读懂了它就是完成了语文学习任务。这就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以及发展到对事物的审阅都处于一种单点结构或多点结构的思维水平上,不能有更高水平的关联结构与抽象扩展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也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如识字教学中要求“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阅读教学中就有“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写作教学中有提到“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可见学习什么都有其方法,要遵循一定的认知和思维过程。

      方法很重要,它要在学习中形成,并能迁移到学习中。但从观察统计的数据看到教师教学行为都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也影响语文学习的质量。

      2.关于思维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都追求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但却忽视能力背后的方法、方法中的思维方法。在语文学习中,也有属于语文学科的思维方法,如理解一个词一个句子的运用,就联结到篇的写作目的,理解文本的写作目的就从文本情境联结到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联结思维的跨度越大,学生理解就越丰富。这种联结需要教师在提问中、在讲解中、在评价中去渗透。如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问题”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促动了学生产生联结思维。

      然而从观察统计中发现教师似乎没有意识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问题过多集中在文本内容的学习上,学生很难跳出内容的框框,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师在“讲解”中,一味重复课文的内容,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提高是没什么帮助的,如果教师在关键处介绍或提供课文中关键事物的资料、历史背景或最新研究,这种信息的补充,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比较、分析文本信息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整合和建构起新的理解层次,这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思维水平不高,这与前面提到的教师对学生思维状况的关注不够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可以从“思维参与”“思维路径”以及“思维局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思维参与

      我们从学生学习行为的表现中看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参与比较少,如在“倾听”行为中,能边听边想的人不多,而接受性和涣散性的倾听的人数很多,这种没有思维参与的倾听占了总人数比例的七成左右,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教师重视,因为没有思维参与的学习不可能有学习的进步和提高。不仅在“倾听”中,在“讨论”中也可见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本来讨论的目的是激发思维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交流意见,迸发思维的火花,最终指向的是新意义的构成。但是在课堂教学的现实中,没有内容和任何结论的讨论约占半数,学生在讨论环节里是轮着读书、读文段,而不是发表意见,不是在讨论。这只能是一种信息复现行为,如果不能产生新的有意义的认知构建,那么这种“讨论”的现象是没有思维的价值的。

      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意识到的,更没有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教师在“讲解”中的“方法的提示”“信息的补充”,在“评价”中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均占极其少的比例,这说明教师的这些引导行为和学生思维参与度有着极大的相关。

      2.思维路径

      从“讨论”的观察统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即缺乏方法,也就是说离开了老师问题的引领,学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进行自主的学习,如在小组讨论中不知如何去操作,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思出极大的教学问题,学生不会自主学习。

      再看学生的“回答”,学生对简单的、可以从文本中直接获得答案的问题,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率比较高,从这种点对点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的思维特点,用“SOLO”评价法分析是单点结构水平。学生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需要联系多个事件进行分析并综合地回答,正确率明显下降。

      3.思维局限

      观察统计中还看出,学生除了不善于思考,还存在着思维的局限。语文学习中需要感悟体会,其思维需要由单点结构向关联结构或多元抽象拓展结构进行跃迁,才能实现理解深化。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思维方式,如果形象思维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种思维,那么头脑中就要有形象的出现,并需要通过任务驱动将形象以各种逻辑进行联结,以形成新的解释。而在联结中,情感体验的联结、内外情境的联结和字理文法的联结是最主要的联结。这些联结都需要在足够信息量的支持下才可以进行。而教师在“讲解”的教学行为中,给学生进行“信息补充”,给予学生在信息源的基础上构建新义的示范教学比较少。这些无疑也是学生思维局限的主要原因。

      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水平普遍偏低,对语文学习的影响颇大。在这样的现象面前,我们该如何改变目前状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设计要专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不同的思维层次,在教学上,应按照不同思维层次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思维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现在我们的学生思维层次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单点结构的水平,还没有形成关联结构或多元结构或抽象拓展结构层次的思维,以致回答时缺乏深度和广度,其成因在于没有体现思维发展体系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外在操作和内在思维两方面都没有得到方法的获取。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依托学习内容,注意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任务,形成由点到面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路,从外到内给予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训练,或许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小学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

      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助推器,所谓助推器是让学生从小养成思维习惯,并培养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思维方式,有了这两者作为基础,在解决语文学习的问题上,就能灵活运用,形成思维的方法。

      对语文学习最有帮助的思维习惯是有回忆、联想、比较等,这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如回忆,无论阅读理解还是写作表达,都要与自己的经历体验进行匹配,所以需要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事。所以,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回忆的习惯,回忆自己所学所知所感,才能与当前的文本阅读或写作任务产生对应,才能找到理解的依据或写作的材料。

      在思维方式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是联结思维方式和类比思维方式。我们知道,在语文学习中,既有发散性多元点状的非线性的特点,又有结构严密层层推进逻辑性极强的线性特征,语文学科是形象与抽象两种思维共存的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虽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形象思维中也有逻辑推理的成分,只是它是用形象进行推理,而不是文字或符号。如果我们加强学生联结和类比等形式的思维培养,将会有力地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标签:;  ;  ;  

用“个体法”分析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水平&基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状况的调查研究_语文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