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维护风险与防范措施论文_蔡利忠,尹南锟

变电运行维护风险与防范措施论文_蔡利忠,尹南锟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摘要:变电安全稳定运行是可靠供电的基础,由于变电设备及工作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变电运行维护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防范和控制风险是保障变电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因此本文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防范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离不开运行维护工作,提高运行维护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基础。然而运行维护工作中面临许多挑战,由此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因为变电站集中了很多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因为环境、设备老化、人员维护管理不到位等因素而发生故障或对人身安全、设备造成威胁,从而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防范和控制运行维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1 变电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1.1制度风险

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运行维护工作因为缺乏制度支持和约束,无章可循,操作随意,造成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混乱,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导致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1]。有些变电站建立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但因为与变电运行的实际情况不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

1.2 管理风险

在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由于制度执行不严格、人员安排不合理、管理水平低等因素,造成运行维护工作存在管理风险。例如不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复杂工作只依赖少数骨干人员完成,这部分人员连续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长期疲劳积累,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其他人员实践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提高慢,重要工作中不敢用,造成管理的被动。再如交接班制度不健全,以致准备不充分,造成操作失误。

1.3 设备风险

有些设备运行时间长,已经陈旧老化,加上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手段,设备故障多,供电可靠性下降。有些更新的设备因为监管不力,甚至使用未经严格质量认证的设备,导致设备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设备因素产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1.4 人员风险

由于变电运行维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在运行维护工作中由于技能不足、认知能力低下,造成操作不合理,选用的方法不得当,以致操作失误时有发生,给供电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加上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原来的知识体系难以适应,技能培训又跟不上,运行维护操作存在风险。

1.5 环境风险

暴风雨、雷电、高温、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增多,给变电运行维护带来较多风险。加上城市建设、生活垃圾漂浮物的影响也日益增加,对变电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恶劣天气还导致交通受阻,交接班无法正常完成。环境因素具有突发性,例如雷雨天气易产生设备接地问题,很难准确预见。

2 防范变电运行维护风险的措施

2.1 开展风险评估,实施风险预控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要控制风险,首先应识别风险。风险识别可采用系统分解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变电运行维护风险可组织专题风险评估会,分析每一个项目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全面排查和评估,建立风险数据库。风险识别之后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一项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分析可采用风险坐标图法、蒙特卡罗法、故障树分析法、失效损失与影响分析、层次分析法等。例如采用风险坐标图法,横坐标为影响程度,纵坐标为可能性,风险值为影响程度与可能性的函数。然后是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即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出风险控制的方法,并对风险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的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电运维采用“一项风险、一张图片、一类措施”方式,逐条梳理入标准作业卡,并且每步执行打勾确认的流程化形式,建立可视化风险管理体系[3]。

2.2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既然管理制度是运行维护工作的依据,因而健全制度就成为变电运行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应结合变电运行维护发展状况及相关要求,完善制度内容,并加快制度创新。首先,应根据变电运行安全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发挥运维人员职能作用。其次,根据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流程,强化生产环节问题的处理程序。再次,完善监督机制,加快问题解决速度。当发现现场隐患苗头时,督促责任人员整改落实,并根据运维人员的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流程和细节。最后,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强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2.3 注重适岗培训,提升运维技能

根据培训鉴定、技能适应的要求,分层次开展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方法、风险评估规范等内容,全面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意义和方式方法,以增强全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培训形式应当不拘一格,包括专题理论学习、现场讲解、比武竞赛、网络课堂释疑、模拟实训、班组讲解等,力求培训内容深入人心,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同时按照技能鉴定要求,对运维人员根据分类、分级、分角色要求鉴定技能水平,以此促进运维人员素质提升,为运维风险控制的素质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

2.4 加强队伍管控,合理调配人员

变电运行维护管理涉及运维队伍的管控和人员的合理调配。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管理队伍,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根据公开、公正、规范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实行有计划、有重点、有考评、有落实的“四有”方针,确保全面、及时、准确掌控一线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态。按照工作量和时间进度要求,合理调配人员,既要工作饱满,也要人人有事做,给骨干人员压重担,也要其他人员配合,尤其要做好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工作,加快人员成长,避免过于倚重少数人,使工作任务、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合理分配。

2.5 建立考评机制,确保管理成效

要使变电运行维护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关键因素是人,而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变电运维人员工作任务重,安全责任大,思想上有任何懈怠、马虎都会导致安全风险加大,因而考评激励机制的建立非常迫切,应将风险管理纳入部门、班组和个人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中,明确风险管理失职、风险失控的责任。同时根据现场作业风险和任务需求,合理安排工种序列,将运维工种独立出来,通过分期、分阶段的引导,促进运维人员更新观念,保障运维工作高效推进。

2.6 改进检测技术,完善维护机制

开展变电运行维护必须完善相关配置,这也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运维人员应配备设施清扫、维护、检测器具。而且随着智能传感、自动化检测技术发展和应用,应在变电运行维护中加快推广应用,以提升快速监测、快速响应和快速处理能力。同时,还应完善变电设备维护机制。细化维护内容,并做好设备维护记录,为设备维护提供信息基础。利用各种专业化手段,有效评估设备的可靠性,以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加强设备维护质量的评估,并针对维护工作缺陷进行改进和提高,实现维护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 结语

对变电运行维护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是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而变电运行维护风险涉及制度、管理、设备、人员和环境等众多因素,所以防范运行维护风险必须从思想、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变电运行维护水平,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 薛中华.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电子测试,2016(20):154-155.

[2] 陈楠.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0):79-80.

[3] 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42(8):1733-1735.

论文作者:蔡利忠,尹南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维护风险与防范措施论文_蔡利忠,尹南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