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_心理健康论文

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_心理健康论文

德育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自开办以来,始终重视德育工作,无论是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运动,还是六十年代的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乃至八十年代的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活动,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德育成果。进入九十年代,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德育3221工程,规划了德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把德育纳入科学的轨道,收到了显著实效。

一、德育的目标、思路和实施重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段话揭示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本质特征,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

我校确定的教育目标是:“素质全面、基础扎实、个性明显、德才兼备。”德育的目标是:“培养政治方向明确、思想品德高尚、行为规范优秀、身体心理健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学生。”德育的思路是:“发挥学校传统、坚持培养目标、立足德育建设、优化育人途径、不断探索创新、务求获得实效。”德育内容的几个重点是:

(1)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就是向学生进行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核心的政治教育。教育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具有社会主义崇高理想和信念,对国家和民族有献身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主旋律教育。就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教育学生树立改革开放、民主法制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效率效益观念等,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3)道德品质教育。就是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辽宁省中小学礼仪规范》为依据进行养成教育,并重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最基本的公民素质。

(4)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积极向上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力、健康的个性等,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四项德育基本建设

1.组织建设

(1)建立德育领导小组。实行由校长负责、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德育管理体制。领导成员有校长、党委书记、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政治教研组长、工会主席、团委书记等,统筹、指导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

(2)实行年级组德育责任制。实行年级教师集体小循环岗位责任制,德育工作由年级主任负责,党小组建在年级组上,发挥保证监督和核心作用,全体教师对所任班级的学生质量全面负责。

(3)建立班级教育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组成班级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参加班级德育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2.队伍建设

(1)优选班主任。挑选优秀教师做班主任,并且首先组织他们学习中共中央、国家教委颁发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其次,开展“班主任拜师”活动,促进青年班主任尽快熟悉、胜任本职工作,及时调整不胜任的班主任。第三,给班主任创造良好的机遇,多次组织德育队伍夏令营活动,到文化名城、革命圣地等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第四,量化考核班主任的工作,与班主任效益奖的发放挂钩。

(2)抓好党员教育。党员教师无疑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党委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积极实施党员学习制、党的会议制、党课制、民主生活制、两先两优奖励制等,对党员进行教育,使党员在育人工作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还创办教工党校,吸收党外积极分子参加学习,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使他们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3.科研建设

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思想的指引下,我校承担了省级“八五”科研课题《高中学生政治方向教育实验》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科研项目。其中《高中学生政治方向教育实验》历经三年,1994年通过了省普通教育改革实验指导组的验收。学校重视德育经验的交流,每学期举行一次德育论文报告会。近年来,发表有关德育的探讨和经验文章50多篇。

4.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职责、条例等,是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的保证。学校建立了种种德育规章制度,主要有干部深入年级责任制、政教处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条例、班级教育小组管理条例、德育工作者奖惩制、班级卫生负责制、爱护公物责任制、住宿生管理责任制、学生奖励和惩罚条例等,真正做到依章治校,严格管理,使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此外,还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工作,按照《中学德育大纲》的规定,严肃认真地进行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十项实施德育途径

1.各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我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经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深(渗入哲理)、近(切中热点)、新(突出新意)、广(开拓眼界)的教风,情(真诚、理解、美好之情)、理(求实、朴素、深入浅出之理)、美(情操、语言、纯情之美)和谐统一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更加接近社会实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我校各科教师都重视紧扣“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依据各科教学特点,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创办党校、团校,提供政治方向教育课堂

从1987年起创办青年党校,由党委书记领导,已创办9期,参加学习的学生有1793人。党校宗旨是:“严谨办学、严格管理、精心设计、高质高效”。每期开课60学时,系统地进行党章、党史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等教育。开设的课程有党的基础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等。党校教师为革命老干部、党的理论工作者和英模等。

从1989年起创办少年团校,由团委领导,向少先队员进行共青团基础知识教育,使少先队员了解团的性质、任务及入团条件等,培养其热爱共青团的感情,使其树立坚定的入团信念。团校已办7期,培训了1000多名少先队员,先后有900多名少先队员戴上了闪光的团徽。

3.建立两个德育基地,大力增强育人功能

(1)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部队、农村、工厂去,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形式。

高一到部队去。每年新生有8—10天去部队军训。以严格的军训为主,辅以革命传统报告,学习规范条例等。军训活动培养了学生优良的品格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并掌握了一些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爱国、卫国的高尚情操。

高二到农村去。每年有一周时间去农村锻炼。学生们坚持三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调查提纲和学习提纲,为农村服务的本领)、三不带(零食零花钱,娱乐用品,与学习无关的书刊)。各班分散在各村,住在老乡家,吃在村部,干在集体或个人家里。学生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了艰苦的劳动锻炼,培养了热爱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果实的品德;了解了农村的发展变化,加深理解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回校后,以“我所了解的农村”、“学农归来话收获”等为题,进行总结,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社会实践论文。

高三到工厂去。每年有一天去鞍山钢铁公司、119厂等参观学习。 通过参观轧钢车间、“钢研所”和高科技的生产线及听取公司经理的报告等,使学生都感受到现代化基础工业的宏大气势和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精神,以及祖国强大的力量,增强了爱国意识,也为自己填报高考志愿增加一份思考。

(2)建立校内德育基地——开辟三个展览室。1989—1992年,我校相继开辟了《校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室。《校史》展览室,揭示学校的光荣传统、教育教学成就,以及校友的辉煌业绩,它亲切感人,真实可信,是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的好教材。《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室,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有力工具。最近,我校把这两个展览室的内容编成《重温历史爱我中华》一书,并摄制成电视录像片,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效果。

4.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精心设计“国旗下讲话”

我校按照《国旗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坚持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其具体的做法是:

(1)内容系列化。三年多来,设计了八个系列:《让雷锋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共和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国旗添光彩的中学生》、《怎样度过你的中学时代》、《伟人——毛泽东》、《中华第一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爱实验园》等。讲话力求做到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每周一讲,每讲8分钟,每学期15讲。

(2)形式多样化。①领导主讲启迪型。领导主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学生参与感染型。学生以班为单位轮流进行主讲,自己撰稿,登台讲演,给学生展示才干的机会,以达到自我教育效果。③师生同台故事型。师生共同编写故事,一起登台主讲,密切师生感情,增强讲话效应。④教师明理激情型。由历史、政治、语文等科教师主讲,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激人奋进,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3)组织严密化。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是学校严密组织、各部门协调动作的结果,因此,发动各部门都来参与,实行责任制,使升旗仪式庄严有序。

5.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1)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熏陶影响的作用。我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建校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校园优美、整洁、高雅,富有文化氛围。校园划分为教学、科学实验、艺术、体育、生产劳动、生活等六个区,楼群错落有致,环境宁静优雅,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温馨怡人的感受。1992年国旗进入教室,学生抬头就看到五星红旗,增强为祖国而学习的观念。走廊悬挂中外名人画像、名言和书画作品,名人的光辉形象,象一盏明灯照亮学生的心。班级的板报,五彩缤纷,引人入胜。此外,还经常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唱革命歌曲,读优秀读物,举办演讲会、艺术节、科学节、运动会、大奖赛等活动,把校园文化搞得异彩绘呈。

(2)精神风貌建设。①校风:文明、勤奋、求实、进取;②教风:严、实、活、高、精;③学风:勤学、扎实、多思、求精;④校歌:把你爱在心上;⑤学校精神:团结、爱校、拼搏、奉献。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凝聚力、同化力的精神支柱,极大地促进学校向更高的办学目标迈进。

6.运用严格的常规训练,进行养成教育

我校多年来坚持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辽宁省中小学礼仪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一是建立规章,讲清道理。在两个《规范》的指引下,制定了《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日常规》和《辽宁省实验中学行为规范》。宣讲规范精神,组织学习讨论,使学生入耳入脑,严格遵守执行。二是强化训练,加强检查。实行三级(学校、年级、班)值周制,坚持表扬和批评制,树立“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标兵”等,使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7.组织班会活动,发挥班主任教育的主导作用

我校确定班会为活动课,正式纳入课表。班主任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特别是对每学期一次全校性的班会竞赛活动,更加认真投入。其做法是:班班参加,同一个主题,可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科任教师任评委,最后选出最佳班会、最佳主持人、最佳发言人等,学校召开了大会予以表彰。三年来,我校召开了近200个成功的班会,这些班会饱含着班主任的辛勤劳动,也显示了学生集体的才华,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益。

8.弘扬雷锋精神,塑造一代新人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贡献”。用雷锋精神教育学生是我校的光荣传统。30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学习雷锋,每年3月5日召开学雷锋大会,邀请《雷锋的故事》作者和雷锋辅导的学生等来校宣传雷锋的事迹。1994年又延伸到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奉献活动”和“大中学校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

9.开展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993年,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卫生与健康》必选课,每周一节,排入课表。1994年,设立心理咨询室,并设“咨询热线”和“咨询信箱”等,帮助学生挖掘心理潜能,切实解决心理的实际问题。1995年,开展个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实验工作,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三年来的工作,使学生平衡心理的能力有所增强;个别心理疾病得到缓解和治疗,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提高。

10.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教育,才能收到实效。我校经常采用家访、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大力宣传我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目标,以及对家长的要求等。通过这些举措,沟通了思想,增进了了解,加大了教育力度,受到家长的欢迎。发动社会和我们共同办学也是有效的教育形式。几年来,我校和辽宁省武警总队、辽宁省军区射击队等结为共建单位。他们不仅为我校提供教育基地,而且在人力、物力上支持我校的工作,是我校在育人工作上不可缺少的力量。

四、德育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1.坚持主旋律教育,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普遍增强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日常所见所闻,大量接受了主旋律教育,促进了思想觉悟的提高。如有学生说,过去我也有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但到底爱在哪里,说不清楚,许多观念是模糊的,现在我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祖国的优越性,虽然我国经济上还比较落后,但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前途。此与同时,批判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多数同学都能立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都自觉关心国家大事,瞩目世界风云变幻。如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太原街”的土地转让、美国“人权”的鼓噪、叶利钦的经济改革、波黑的硝烟战火、世界妇女大会等,都是学生十分关注的“热点”。他们召开《沸沸扬扬话转让》、《祖国——我的根》等主题班会,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弄清是非,达到共识。

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剧增,相当多的学生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高中学生即将进入大学深造,他们正确的政治观念逐渐形成,向往着怎样走好人生之路,我校创办青年党校给他们提供了要求进步的最佳机遇。到了高三年级,要求入党的学生越来越多,青年党校越来越有吸引力,出现了“党校热”现象。1987年第1期党校只有68名学员,而1995年第九期时竟有330人。

学生们能够科学地看待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许多学生用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入党申请书,表达着追求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已有15名党校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他们都成为大学里的骨干,有好多学生进入大学不久入了党。据了解1992年毕业生,已有52人入党。

3.涌现出一批自觉地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先进学生

1988年毕业生刘智勇听了胡长斌的事迹后,立志从事国防事业,把所有的高考志愿都填上了军校,成为西安空军工程学院的优秀大学生。1990年夏,鄂永刚等六名同学在北陵公园勇救落水儿童,传为佳话,《沈阳日报》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学校召开了大会,命名他们为“见义勇为的好学生”。学生孙滨源高考前碰到一位来沈串亲戚的农村老大爷,他用了一天的时间帮他找到了亲属,尔后悄然离去。1992年12月,郭春雷同学拾到1000元钱,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请学校帮助找到失主。1993年,周效里同学把自己获得的奖学金全部捐赠给“希望工程”。1994年我校开展“高尚情谊、奉献爱心”活动,结对资助朝阳地区六名家庭贫困即将辍学的学生。1995年,辽宁遭受特大洪水,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教工捐物761件,党员教工捐款2万元,学生向灾区学校的儿童捐赠书、文具等共11061件。目前我校有10个班团支部,照顾11位孤寡老人和一位残疾儿童。

4.进行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完善的人格

我校学生素有懂礼貌、守纪律的光荣传统。学习了两个《规范》,学生彬彬有礼,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达到较高的水准。学校经常接待客人,学生都能向客人敬礼问好。有400多人寄宿的寝室,内务整齐,洁净卫生,给人良好的印象。新生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入学不久,就比过去有礼貌了,这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5.实施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开展个性心理健康教育,排除了心理障碍,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有个学生说:“我没上高中时,常常出现急躁、愤懑、忧伤情绪,好象迷失了方向,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上了高中,教师传授心理科学知识,才启开了我的心扉,觉得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仿佛找到了一把调整心绪、摆正方向、启迪兴趣的钥匙,心里就象有一股清泉涌来,清新爽快,情趣盎然,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获益匪浅”。还有个别患心理强迫症的学生,发病时情绪不宁,异常痛苦,往往学不进去,与同学关系不好,对父母有冲撞行为,甚至自暴自弃。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与班科任教师一起,无微不至地给予体贴和安慰,并动员他们寻医吃药,致使他们心理疾病得到缓解和治疗。个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纽带,我校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环节,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我校大多数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态,为使自己成为跨世纪的人才而努力。

标签:;  ;  

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