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卿妤

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对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在诊断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的方式进行诊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的方式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评价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诊断时间分辨率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确诊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6%(P<0.05)。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是诊断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途径,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推荐使用。

【关键词】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采取有效措施在院前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干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是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合理临床治疗的关键[1-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0例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给予患者不同方法进行疾病检测与诊断,分析探讨了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诊断本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经病理学检查等确诊。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66.38±7.14)岁;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6.29±7.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检测正式开始前对两组患者行常规宣教,将相关检测事项详细告知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疑问,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要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检测工作的开展,做好检测前准备,保证检测顺利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提高检测效率。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取平卧位,按照一般检测流程进行检测即可。

观察组患者接受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① 描绘心电图。选用美国GE MAC800 12导同步心电图机,电极分别置于Ⅰ、Ⅱ、Ⅲ导联以及aVL、aVR、aV导联F和V1-6导联,根据实际检测需要调整相关参数,本次研究中,频率为500Hz、输出频率为50Hz,走纸速度为25mm/s、灵敏度为1mV/10mm,描记12导联,同时将后壁导联与右室导联附加在其中;完成上述操作后,确定各导联位置,一般情况下,V7导联在患者液后线和第五肋之间、V8导联在患者左肩旁与第五肋间之间、V9导联在喊着脊柱旁和第五肋间之间、V4R导联在患者右锁骨和第五肋间之间、V3R导联在V1R导联与V4R导联连线之间。②心电图测量。以TP段为等位线测量ST段振幅,以悬在QRS波J点后的0.08s为测量点,连续测量直至获取三个完整波形,以所获取的三个波形的平均值作为ST段改变值;所有操作均由两名资深医师分别畸形,及时、详细的记录各项测量数据,当两名医师的检查结果误差在10%以上,重新测量并以二者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

1.3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各自的心电图诊断时间分辨率,包括P波时限、PR波时限、QRS波限、波时限以及QT波时限,计算平均值。将最终诊断结果为病理结果比较,计算两组患者各自的确诊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0分析处理数据,以( )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对组间差异进行检验;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用 对组间差异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电图诊断时间分辨率比较

两组患者P波时限、PR波时限、QRS波限等心电图诊断指标时间分辨率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心血管系统急症,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进展快等特点,患者在发病后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则患者将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4]。

近年来,在我国医学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发展的背景下,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准确率不断提升,常用检测方式包括传统导联心电图诊断、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诊断等,相较于传统导联心电图诊断,后者临床应用价值更突出[5],通过蓝牙通讯、移动通讯网络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诊断图像的准确性;且在对图像进行传输时,既能保证速度,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图片失真情况的发生。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心电图诊断时间分辨率的比较上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相较于传统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采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可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早期确诊,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争取时间。

综上所述,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是诊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能够实时、快速的获取患者各项真实、准确的诊断信息,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孙筱璐,孙妍,王国干等.远程监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4):416-420.

[2]菅洪健,钟涛,张旻海等.院前无线传输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延迟时间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2):132-135.

[3]周林海,梁碧荣,张怀勤等.心电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1):58-62.

[4]徐丽莎.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151-151.

[5]罗望胜,向定成,张金霞等.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6):669-673.

论文作者:刘卿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卿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