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郭莉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病康复三科 110032

【摘 要】目的:分析针对脑中风患者运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改善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中医康复护理。结果:两组入组时NIHSS、Barthel评分比较中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脑中风患者运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情况,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残程度。

【关键词】脑中风;早期中医康复护理;预后;价值

脑中风是近年来临床中高发的卒中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和病情危重等特点,患者常伴随语言、肢体和认知障碍,且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较高。有报道指出[1],70%左右的患者预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缺损和劳动能力丧失,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而对于脑中风患者在治疗中还需进一步降低残疾率并改善预后。早期科学的护理干预是改善脑中风患者预后以及降低病残程度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着重分析通过早期运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脑中风患者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

1资料、方法

1.1线性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我院74例脑中风病例,以其护理干预模式为标准分组,观察组(早期中医康复护理组,37例):性别比,男∶女=20∶17;发病时年龄45~76岁,均值(59.4±0.3)岁。对照组(常规复护理组,37例):性别比,男∶女=19∶18;发病时年龄44~78岁,均值(60.2±0.2)岁。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即加强体位护理和维持呼吸道畅通,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对于无法进口进食者还需进行鼻饲护理,维持患者大便通畅以及会阴部的清洁。针对高热患者运用物理降温法进行降温,同时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同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如下:(1)手法按摩与被动运动:患者于入院后治疗首日即可开始对其患侧肢体实施手法按摩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改善肌细胞活性。通过对局部皮肤进行按摩,来预防静脉炎及压疮等并发症风险,为肢体功能的恢复奠定良好基础。在护理中特别需要注意对患者肩部和下肢进行充分按摩,在按摩过程中保持力度的轻柔并缓缓进行。针对瘫痪部位采取按摩、揉捏方法。而针对拮抗部位采取轻抚式按摩,避免发生肌肉和关节挛缩情况。保持患者患侧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患肢关节发生弯曲和扭转等不良情况。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按捏、摩揉四种不同方法,由远心端开始直到近心端,保持先轻后重的节奏进行按摩,来帮助缓解痉挛性收缩。在此基础上,协助并引导患者进行肢体关节的屈伸和旋转练习,以及肩关节的外展和内外旋活动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每日需练习一到两次保持,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的活动顺序,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2)针灸护理:患者入院后第二日提供针灸康复护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取穴,对于上身不遂者可取曲池穴、外关穴;对于下肢功能障碍者,可取足三里穴、太冲穴、环跳穴、阳陵泉穴和三阴交穴;针对口眼歪斜患者取穴包括合谷、阳白、迎香、地仓和人中等穴,针对语言不利者穴取玉液、哑门、金津、通里等穴。与此同时对于神阙、膀胱俞、气海、百会、肾俞、关元和命门等穴进行艾灸,进针实施提插行针,促使针感朝远端逐步扩散,每次的留针时间为20分钟;(3)中医情志护理: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七情属于正常精神活动,如若情志太过或者情志不急均可能致病。对于中风患者来说,由于情绪急躁且易怒,因而在护理中需做好健康教育,并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维持情绪稳定。在情志护理中,灵活运用中医护理学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保持耐心和细致的护理,充分给予患者体贴及关心,充分调动病人内在潜力以及积极性。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讲解和思想工作,以争取其良好的支持,从而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1.3评估指标

(1)利用卒中量表(NIHSS)针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加以评价,该包含其意识状态、面部、肢体运动、感觉和语言等,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比;(2)以Barthel指数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主要有进餐、洗漱、穿衣、如厕、行走和上下楼梯等,0~100分,分值与病残程度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17.0分析,标准差以(±s)描述,行t、χ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入组时NIHSS、Barthel评分比较中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两组NIHSS、Barthel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脑中风是近年来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起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较快,同时残疾率和死亡率较高。在脑中风患者的治疗中,一方面需要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来降低其死亡率,另一方面还须开展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来帮助改善其预后并降低病残程度。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2]-[3],对于脑中风患者来说,注重早期护理干预也,就是患者发病三日内在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上开展科学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肢体功能并调动脑组织细胞功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伤残程度。中医理论认为[4],中风疾病的病机在于正气不足、饮食不节以及五志过极等一系列内外因素导致的脏腑气血逆乱以及阴阳失调,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手法按摩、针灸、刺激穴位以及情志护理等,能够帮助改善经络传导及促进精气调达,有利于发挥调节阴阳的效果。通过特色情志护理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调动其积极性和康复信心,因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从本次对比结果来看,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对于脑中风患者来说,积极开展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脑中风患者运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情况,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残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永琴,李晋文.中医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抑郁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23(30):308.

[2]王伟婷.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17):240-241.

[3]陈荣林.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42-4743.

[4]曹书珍.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3):564.

论文作者:郭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  ;  ;  ;  ;  ;  ;  ;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郭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