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油技术作为油田企业提速增效重要支撑,其技术管理和技术应用的效能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本文就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研究和应用出发,分别对物理采油技术中的超声波采油技术、热超导采油技术、压裂采油技术、振动采油技术及化学采油技术中的纳米聚硅材料、硅油与有机氯硅烷材料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将为我国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采提供一定的基础参考。
关键词:采油技术;物理;化学
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原油市场环境和国内资源现状下,油田企业的生产中采油技术的重要性开始突显出来,采油技术效能提升作为油田企业提速增效重要支撑,成为应对稳定、降耗、增产的有效手段。油田企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先进而完善的技术才能成就现代化的企业[1]。近年来,采油企业开启了新的技改征程,通过优化采油工艺,完善配套技术,基本达成了以“技术”促“产能”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油田的开采难度逐年升级,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问题越发地突显出来,多数低渗透的开采区所处的地面条件复杂,治理和环保的难度较大。
1.物理采油技术
1.1超声波采油工艺
超声波采油技术可以将地解决油田开展的中后期的低渗透区块、泥浆污染、化学剂阻塞等问题,对提升单井或多井产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是运用超声波的空化效用,在局地地层产生高温、高压,促进油层的反应进程,使胶质沥青质分子和蜡分子产生断裂反应。其在防蜡、降粘、除垢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首先,超声波技术能够处理掉残存在采油管路中的油渍和盐垢,避免因油渍或盐垢的阻塞而造成的采油管不通;其次,超声波采油技术在应对原油结蜡问题上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再次,超声波采油接受能够有效降低原油原液的黏度,使其在凝结之前完成采集处理。此外,超声波采油技术也可即时消除存在于油层内部中的气泡,从而保障采油工作的顺利进行[2]。
1.2 热超导技术的运用
热超导技术主要是在开发开采的过程中采用化学技术,降低物质的热阻进而达到利用开采的目的。热超导技术在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性、低成本、高效率和强稳定等层面。在技术作业中,首先将超导液灌入井中,而后利用自身的热导将热量提升到井口处[3]。技术应用后井口采出液的温度会得到显著的上升。在实际的评测中显示,这一技术应用后抽油的负荷得以减小,同时泵效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有利于开发生产工作的高效率、低能耗的良性运营。
1.3 压裂技术的运用
压力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油气井的产量。在低渗透油田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技术作业中,固化剂在携带液作用下泵入地层裂缝,由于固化剂颗粒与携带液之间存在密度重力差,固化剂迅速下沉与裂缝最底端,在吸附剂的作用下吸附,初步形成一个低渗区,而后加注作业的持续,形成压实的低渗透或非渗透的人工隔档层,实现对高压流体压力向裂缝下部传递的遮挡,最终迫使其转向改造层方向传递延伸裂缝[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振动采油工艺
振动采油工艺,通过大功率的震动,会向油藏储层形成大量低频振动波,来实现提升油层的渗透性和流通性。目前,振动采油工艺所采油的技术方式分为人工振动、水力振动及水力脉冲振动三类。其中水力振动模式,可以有效消除原油中的杂质;水力脉冲振动模式可以在高效处理原油中杂质的同时,提升原油层的结构渗透性,提高采集效率,从而促成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为油井原有采集方式提供作业便利。
2.化学采油技术
2.1“纳米聚硅材料”在低渗透油层开采石油技术中应用
分层注水技术主要是通过封隔器间的调节装置来实现对油藏的开采干预。在分层注水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模型设定的作业参数,进行科学的注水。在注水的进程中作业人员应及时观测并调整注水井的油层吸水剖面,保证各油层分层之间注水量的均匀。值得关注的是,应低渗透油田独特的油藏特点,导致在实际的开采中其注水量的控制较为复杂,成为油田开发中的重点研究方向。而在对这种情况的研究过程中,“纳米聚硅材料”在低渗透油层开采石油技术中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纳米聚硅材料”技术能够是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得以显著的提升[5]。同时,“纳米聚硅材料”也能够较好地平衡各又将间的压力差,从而提升作业区整体的出油率。
2.2硅油与有机氯硅烷在改变油层润湿性技术中的应用
低渗透油层相对而言距离地表较浅,这就导致油层与地下水之间接触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在开采过程中,低渗透油田的含水量居高不下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油井的产量。同时,在低渗透油田中,多数的油层伴有砂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低渗透油田的油层分布将出现不均匀。同时,岩石的自身的润湿度也会影响到油藏的开采。硅油与有机氯硅烷技术能够较好地达成对岩石润湿度的调节,硅油可以使砂岩表面由水湿性转变为中性润湿,有机氯硅烷可以使岩石的水湿性转化为油湿性,从而提升整体的采收率。
综上所述,我国油田企业已逐步步入发展的“深水区”,转型发展是企业前行中的“灯塔”。而这转型之路注定充满坎坷,资源、市场等因素在倒逼油田企业传统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就这一层面上出发,对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支点。因此,油田企业应根据自身油藏特点、设备能力及技术储备,针对物理化学采油技术在实践应用大胆开拓,实现超声波采油技术、热超导采油技术、压裂采油技术、振动采油技术及化学采油技术中的纳米聚硅材料、硅油与有机氯硅烷材料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并在这一过程中保障资金、人才的扶植,以更好地推动油田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海彦.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117-117.
[2]杨怀龙,刘德刚.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7,(10):282-282.
[3]杨索.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6,(3):181-181.
[4]顾佳.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研究[J].云南化工,2018,45(8):62-63.
[5]刘恒宇.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论述[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3(23):176
论文作者:刘勇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