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钢 唐胜剑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建德 311600)
【摘要】目的:探寻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提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为例。方法:从我院2017年口腔科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12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以此来促使口腔正畸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磨牙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22-02
针对牙齿形态异常、牙齿排列不整齐等口腔问题而言,口腔正畸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牙齿的美观追求较为强烈,口腔正畸治疗备受关注,能够有效矫正牙齿畸形状态。其中,正畸支抗直接影响了口腔矫正是否成功,口外弓、颌间 牵引、舌弓、横腭杆等传统支抗方法控制难度较大,舒适性较差,且未达到患者对口腔美观的要求。微型种植体支抗凭借其创伤小、体积小、操作便捷、植入操作简单、符合口腔美观需求等优势广泛运用于临床,对于支抗牙移位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为了验证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选取特定对象开展了对照实验,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口腔科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签订了本次研究的同意书。同时,这些患者中并不存在意识障碍、精神混乱、认知缺陷的患者,可对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表述。其中男女比例为65:55;年龄最大34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8.4±2.8)岁;疾病类型:牙弓突出54例,开唇露齿33例,牙列拥挤Ⅲ度33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逐一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矫正治疗:第一步,接受X线检查,了解牙齿畸形情况,印牙模;第二步,制定矫正计划,使用直丝弓矫治器对牙齿进行矫正,并按照医嘱佩戴牙齿矫正器。固定矫正治疗至少接受两年的治疗,每个月定期复诊。观察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术前接受锥体束CT拍片,充分了解需植入部位骨组织的具体情况,设计最佳的植入深度,预防损伤神经。同时,患者认真漱口,选取利多卡因进行有效的局部麻醉,使用黄铜丝分开需支抗的牙齿,并明确标记植入的位置,全面拍摄植入部位的形态和牙根形态,然后植入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动作尽量轻微,不得将软组织卷入,使用微钛钉加力植入种植体。治疗八个月后取出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结束。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应指导患者科学口服抗生素,预防口腔被感染,影响正畸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等进行测量,并如实记录。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统计应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患者例数用(n)表示,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等用均数(x-±s)表示,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等指标的比较
据统计得知,治疗后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口腔畸形发生率持续增长,大约有5%~10%的青少年及成人需要接受口腔正畸[2]。传统支抗方法稳定性较差,并发症频繁出现,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微型种植体支抗品格及其方便移除、稳定性强、支抗作用大、操作简单及体积小等优势,有效弥补了传统支抗治疗方式的缺陷。同时,这一治疗方法不受植入部位的干扰,有效弥补了传统支抗植入空间、施力方向等制约。微型种植体支抗抗负荷性、稳定性效果明显,植入后迅速添加外力,承载力控制在200g内,从而强化正畸的治疗效果。相比于传统正畸治疗,微型种植体支抗优势在于直接以骨骼承受作用力,且种植体并不完全依靠骨结合固位,而是巧妙地借助两者之间的机械铆合力。所以,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区域十分灵活,可选取齿槽间隔、腭侧、唇侧、颊侧等。微型种植体并不需要采用引导钻预备植入床,直接丝锥手动植入,进而避免了植入操作引起创伤,植入方向比较平稳,种植体不会出现移位、晃动等情况,正畸矫治时间有所缩短。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这一结论同胡国栋研究[3]相一致,均证实了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有效性。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在口腔科广泛推广这一治疗方式,使得更多的口腔正畸患者能够获得安全保障,促使其良好转归。
【参考文献】
[1]谢文高.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1):2112-2112.
[2]韩韶丰.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2):60-61.
[3]胡国栋.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349-4351.
论文作者:李征钢,唐胜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口腔论文; 正畸论文; 患者论文; 磨牙论文; 倾角论文; 牙齿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