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的语文课——从课程角度评王崧舟老师两教《与象共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共舞论文,角度论文,课程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听王崧舟老师用不同的班两教《与象共舞》(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悄然间,我就成了课文里的游客,正与象共舞;我又仿佛是课文中的印度象,正与人共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堂课——
一、基于学生的教学内容
王崧舟老师以《与象共舞》告诉我们:语文课不是来教课文的,要学阅读,学写作。
王老师这两堂课有一个共同的人文精神学习内容:依托重点段,体会人与象关系密切、和谐相处的境界。这个内容目标通过什么来实现?第一堂课借助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然体悟到了。第二堂课从题目“与象共舞”入手,从写作的角度去预测文章可能写什么,通过品味自己最难忘的人象共舞的镜头,一步步读懂“与象共舞”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这两堂课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有相关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再看这两堂课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第一堂课是抓住中心句来把握课文内容;第二堂课重点理解“与象共舞”文、题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教同一文本,一个指向阅读的策略,一个关注语言的学习,岂不矛盾?非也,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这一学段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显然,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王老师是基于课程标准,又充分考虑了文本的特点的。
把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作一致性思考,正是王老师的高明之处。从繁琐的内容分析中走出来,从学课文的套子里钻出来,让阅读教学变“教课文”为“学习阅读”“学习语言”,学生既得意又得言,这才是阅读课程重建的光明方向与理想坦途。
二、基于学生的教学活动
课程内容,即“教什么”,决定了教的方向。教学内容一旦确定,就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基于学生的课程实施,需要设计学生全面参与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积极、有效地学习语文。让我们来欣赏王崧舟老师的两段教学,来领悟“怎么教”的秘密。
(一)“你已经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引导发现的语文学习活动
第一种教法,王老师在落实“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这一教学内容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1.整体把握,疑中读书。
学习5个带点词语(见下文),读下面5句话:
在读中,学生自然生疑:为什么泰国的大象与中国的不一样?王老师引导学生读书,去找出可以解惑的句段,如果有概括写的语句,可以画下来。
2.读书交流,得意得法。
第一,交流中概括段意。读书后交流,第一位学生读了第一段第一句“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王老师引导他说简洁一些,学生概括成“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第二位学生直接用第二段第一句概括了该段的段意:“象是泰国的国宝。”
第二,得法后迁移运用。
师:好极了,就是这一句,把它画下来(指“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
生: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在这段话的第一句。
师:很有道理,你这个“一般”用得不一般。下面请大家用这个方法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浏览一遍,你看这方法行不行?
(生交流时先说了第四、五自然段的段意)
师:那么,第三段写什么呢?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这还是第一句吗?
生:(齐)不是,是第二句。
师:可见,刚才这位同学用“一般”的重要性。
师: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这五个中心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跟老师一起读。
师: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吗?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个问题的答案?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妙就妙在:
第一,有趣味。把概括段落大意放在解疑的背景下进行,使概括活动成了好奇心、求知欲驱动下的发现过程。
第二,有过程。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句子一边交流,在教师点拨下获得正确而简洁的段意。在概括完前两节段意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从中获得方法——基于中心句的段意概括。
第三,有效果。这一段教学主要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因此需要实施面向全体的教学策略。王老师采取学生先独立读书思考再交流合作的方式。在学生获得概括的方法后又进入独立学习时段,让每个学生都有迁移运用新学技能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发现了“段落大意”,发现了“概括的方法”,发现了“用词造句要准确”。
(二)“感受一下,你从哪句话感到了节奏的变化”——基于体验的语文学习活动
王老师的第二种教法以培养写作能力为价值取向,重点理解“与象共舞”文题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
1.把握大象“舞”之动作。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舞蹈的大象……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学生边读边找出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挥舞。
2.比较句子,领悟象舞之节奏。
教师出示修改后的句子: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在对前后两个句子进行比较时,学生只是感到课文中的句子比较具体,其他则不能言,于是王老师又拎出“音乐的节奏”来进行点拨:
师:请大家读“节奏”这个词。(生读)我们感受过音乐的节奏,音乐快了就一定有——(生:慢)音乐有长就一定有——(生:短)音乐有急促的时候就一定有——(生:缓慢)音乐有强烈的时候就一定有——(生:舒缓)这就叫节奏。
师:请大家感受一下,再读读这两句话,你从哪句话感到了这种节奏的变化?
生:后一句话读起来感觉很混乱,加了“前后左右”等就有了节奏。
生:大象随着节奏前后左右颤动身子,这样写就很有节奏。
师:你们看文中描写大象跳舞的四个动作,在语言的节奏上,你感觉哪儿是短的,哪儿是长的?
生:(交流)象“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时,音乐节奏是急促的,是快的,而大象“摇头晃脑、挥舞鼻子”时的音乐节奏是舒缓的、慢的。
师:音乐的节奏、语言的节奏融合在一起,那真是美妙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语言。(生读略)
师:这时候的大象,在你看来是怎样的?
3.再读“人象共舞”句段,品味“与象共舞”之一语双关。(教学略)
4.题型扩展,把握“与×共舞”结构。
师: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写——
生:与象共舞。
师:孩子们,把这个“象”字扣掉,与某某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境。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比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
生:与蝴蝶共舞。
师:把它变成四个字——
生:与蝶共舞。
师:好极了!再比如,你和原本生性残忍的狼关系密切,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成——
生:与狼共舞。
师:没错,“与狼共舞”是一部大片的名字,获得过奥斯卡大奖,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叫“与狼共舞”,因为他曾经在大草原上生活,和一头白狼交上了朋友,关系非常亲密。
当你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书籍,和阅读关系非常密切的时候,你可以说——
生:与书共舞。
师:还可以说——
生:与读共舞。
师:好极了!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某某共舞的题目,谁来读?(出示: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
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题目?(生交流略)
师:当然,也有人找不到共舞的对象,于是,只好感叹——
生:谁与共舞。
师:孩子们,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和人,人希望和自然之间,读——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假如今天这堂课,也让你起一个与某某共舞的题目,你会起——
生:与王老师共舞。
师:三字入题,好的。
生:与铅笔共舞。
师:怎么会与铅笔共舞?
生:因为整天用铅笔写字。
生:与朋友共舞。
师:噢,你把我当成朋友了是吧,谢谢!
生:与课文共舞。
师:真好,你把课文当成朋友了。
生:与自然共舞。
师:怎么会与大自然共舞?
生:保护大自然,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师:多么开阔的视野!孩子们,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示你们愿意与老师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下课!
这个以培养写作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过程无疑是基于学生体验的,表现为:
一是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整个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书分享,最后,新知“与×共舞”纳入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语文积淀得以丰富。
二是这样的学习是生活化的。借助课文,学生领悟“与×共舞”的语言结构包含的两层含义。获得表达知识不是学习的结束,学习的终点是运用,是联系生活的语言实践。
三是这样的学习是感性的。“感性”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关键词之一。本来,泰国的大象、欢乐的游人与课堂里的学生相隔千里,彼此隔膜。但是王老师愿意等待,他相信学生能够体验,能够感悟。最终物我融为一体,情境融为一体——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象与人跳舞的种种姿态,“觉着”了象的古怪精灵:唯有在泰国,人与象才有无所不在的亲密、无时不有的默契。文本随之慢慢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了他们情感、精神的一部分。这就是王崧舟老师认为的语文之“道”,即他经常说起的“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这样的教学,帮助语文找到了正确的回家的路,避免了形象的淡化、想象的局促、情感的淡漠与灵性的泯灭。
王崧舟老师在第二教收束时说了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想与别人共舞,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与别人和谐相处,你的心目中又想与谁共舞呢?
这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是一个当下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用一生思考的问题。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不是更好吗?
基于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使王崧舟老师的阅读课成了适合所有学生的一种教育,成了师生生命时光里值得珍藏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