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内墙、抹灰、空鼓、裂缝、预防、拍毛
一、前言
抹灰工程是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是:新老材料、新老工艺交替时期,抹灰施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湿作业多,质量不稳定。目前室内墙体抹灰普遍存在开裂、空鼓、脱壳和罩面灰粗糙、墙面不垂直、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等质量问题,最为普遍和最难控制的是墙体空鼓、裂缝问题。
二、内墙抹灰空鼓、裂缝的形式及存在现象
1、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抹灰后墙面陆续出现裂纹,裂缝多而无规律,裂缝较细但面积较大,严重的引起墙面空鼓,也影响到验收和使用,若要返工成本较大。
2、填充墙砌体与梁、柱接触面间容易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这些裂缝较宽而深且很难避免,如果不加以预防,裂缝一旦出现补救难度极大。
3、门窗侧面抹灰层出现空鼓、裂缝,阳角外侧裂缝。存在的现象有:工程竣工后,门窗口两侧面出现抹灰层空鼓、开缝、脱落,严重时影响门窗正常启闭、使用;抹灰层干燥后,在内门窗口周边阳角外侧出现抹灰接槎细裂缝,时间越长越明显。
4、抹灰墙面上,陆续出现顺暗敷预埋管槽方向上的空鼓、裂缝,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增多。
5、工程竣工后沿后堵砌预留洞口周边出现裂缝。裂缝深透、明显,给用户带来不安全感。
通常情况下,上述墙面空鼓、开裂产生后不会危及到结构安全,危害性较小,但是严重影响观感效果和使用功能,且随时间的推移,也会影响到结构使用寿命和抗震性能;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单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用户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类问题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使得我们不得不提高质量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墙面空鼓、开裂这种质量问题,我们应全面分析其产生原因,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此类质量问题。
三、产生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
1、材料及施工环境的影响:
1.1、未严格按设计图纸做法选定抹灰材料。预拌砂浆进场时未执行进场检验程序,未认真核对质量证明文件(形式检验报告和出厂检验报告),还需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施工前未根据设计根据预拌砂浆产品说明书使用或不同品种、规格的预拌砂浆混合使用;预拌砂浆的抗压强度、实体拉伸黏结强调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评定;现场自拌砂浆时,砂、水泥的选用未按设计、规范及既定方案严格执行,砂浆配合比不符合要求,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干缩严重产生裂缝。选用细沙、含泥量过高,从而导致砂浆的收缩量增大。
1.2、室内抹灰属于湿作业,施工环境宜在5℃~35℃中进行,且不宜在大风干燥天气时进行抹灰施工。室内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抹灰或采取升温措施后方可进行。室内温度过高时,抹灰砂浆水分流失快,抹灰质量无法保证,也应停止抹灰作业。
2、施工人员及工艺的影响:
2.1、抹灰作业人员施工水平良莠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培训交底学习未能全员普及到,且班组交底不明确、流于形式;抹灰施工时未严格按规范及方案施工,过程检查验收时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偏。
2.2、墙面垂直度、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超标严重,造成墙面抹灰层有的过薄,有的超厚,从而造成抹灰表面龟裂;墙面抹灰前,基层未提前按要求进行处理,使其抹灰层与墙面粘结力不够,结合不牢固,造成空鼓、开裂;抹灰前,墙体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均匀,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墙体吸收,抹灰层收缩不均匀,造成墙体抹灰开裂;
2.3、施工人员为赶工,抹灰时一遍成活,未分层抹灰或分层抹灰时间隔时间掌握控制不到位,抹灰层压实不足,上一层抹灰过湿或过干即进行下一层抹灰,也易造成抹灰空鼓、开裂;
2.4、砌体墙面两种材料交接处、墙面敷设管线后开槽处及抹灰层厚度超过35mm部位,抹灰前未进行挂网防开裂处理,上述部位,抹灰后随时间的推移容易产生空鼓和裂缝;
2.5、内墙抹灰后,未进行及时养护或养护周期短,致使砂浆失水较快从而导致抹灰层龟裂;
2.6、填充墙砌体未按要求设置拉结筋、系梁和构造柱,砌筑时一次到顶或砌筑完成后未经落载时效即进行抹灰,出现落载变形裂缝。
以上是内墙抹灰施工中空鼓、裂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处理这种质量问题,应侧重于“事前”、“事中”控制,应防范于未然,而非事后修补,增加成本,也给用户、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四、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1、严格选定抹灰材料及把握好抹灰环境:
1.1、抹灰施工前,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选定抹灰砂浆,材料进场时,要严把材料验收关,认真核对各类验收资料和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外观检查。进场后,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抹灰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用预拌砂浆时,认真研读使用说明书,必要时需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且按规范要求对预拌砂浆抗压强度、实体拉伸黏结强度进行试验评定,使用过程中不同标号砂浆严禁混用。自拌砂浆时,严格按配合比拌制砂浆,控制好水泥及水的用量,宜采用中砂,并且进行适配,使其和易性和保水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因根据不同的墙面,砂浆的凝结时间不一样,加气块墙面一般为3~5小时,混凝土墙面一般为5~8小时,故墙面抹灰时应合理组织和安排。抹灰砂浆严禁随意加水降低砂浆强度,拌制好的砂浆应在初凝前使用完毕,禁止结硬后的砂浆再次加水拌和使用。
1.2、内墙抹灰时环境温度要适宜,低于5摄氏度时建议停止抹灰施工,若由于工期较紧,应编制相应措施方案,采取可靠有效的升温措施,方可进行;大风干燥和气温过高天气应停止抹灰施工。
2、施工前做好交底,样板先行:
2.1、抹灰作业施工人员进场时,进行方案交底和技术交底,且交底内容要落实到每一位作业人员,重点强调控制事项及明确质量验收标准,提高质量意识;
2.2、抹灰前,分队伍、分班组进行样板墙或样板间施工,样板施工后,联合甲方、监理、施工单位进行验收并进行样板点评,指出不足和薄弱环节,待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展开大面积抹灰施工,且后续施工时,不可偏离样板标准和规范要求;
3、严格遵守抹灰工序和工艺要求:
3.1、抹灰层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重要工序,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做好,并有专人检查验收,混凝土墙面应进行打磨和冲洗处理,将表面的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析盐、泛碱物质等应清楚干净;基层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超出标准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按要求进行找补到位,可有效控制应抹灰厚薄不均而产生的龟裂现象;
3.2、抹灰前需对基层表面需进行毛化处理,毛化处理建议采用“拍毛”做法,拍毛工具采用?0.4mm的钢丝网8层叠加,网眼尺寸10~12mm,网拍尺寸为250mm×350mm。拍毛材料选用1:3~1:4建筑用胶拌和的素水泥浆或聚合物砂浆,毛刺密度和凸出高度需符合要求,且应连续养护不少于3天,避免风干或晒干,使其与基层和后续抹灰层有效结合,此工序可大大减少因基层粘结强度不够而产生的抹灰空鼓、开裂。
3.3、抹灰前需对墙面进行浇水湿润,浇水需提前一天进行且要均匀一致,不得有遗漏。浇水湿润程度需根据墙体基层材料吸水率而确定,也应结合施工季节、环境温度酌情掌控,不可过干或过湿。过干会使抹灰砂浆的水分被墙体吸收,导致砂浆强度降低,产生收缩裂缝;过湿也会降低砂浆强度,使抹灰砂浆滑坠,产生空鼓、裂缝;
3.4、内墙抹灰要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坚持分遍成活,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厚度,普通抹灰平均总厚度不宜大于20mm,高级抹灰时,因对抹灰面要求较高,故平均总厚度不宜大于25mm,一般情况下每遍抹灰厚度不宜超过10mm,现场管理人员应进行分遍见证验收。分遍抹灰应待前一遍抹灰层结硬收水后再抹下一遍灰层,保证各抹灰层之间相互结合牢固;
3.5、对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和局部抹灰厚度超过35mm的部位,应按规定采取防开裂措施,一般是加设镀锌钢丝网。砌体墙面抹灰时,应在圈梁、构造柱以及砌体与结构交接部位挂设钢丝网,钢丝网选材要合理,钢丝网直径不小于0.6mm,挂网平整,钉网牢固,且网片两侧伸出长度和搭长接度不低于100mm,经隐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可有效减少因不同基层材料导致的收缩不一致产生的裂缝。
3.6、墙内敷设线管时,应根据管径进行开槽,槽宽应为管径d+30mm,开槽深度应为管径d+22mm左右。槽内敷管时,管离槽底8~10mm,并用管卡固定牢固,卡顶间距不宜大于40cm,且在线管的转弯部位适当加密管卡。管线敷设完毕后,由专业抹灰工对管槽进行冲洗干净,线槽宽度﹤100mm的采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嵌填密实,宽度≥100mm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并按要求进行养护,待墙体抹灰时,管槽部位也应按不同材料交接处做法加 设钢丝网,防治此部位开裂。
3.7、填充墙砌体砌筑前,要检查砌块龄期,龄期应大于28天,砌块含水量要符合要求,砌筑时砌块组砌要合理,严格按规范、图集要求放置拉结筋,设置系梁和构造柱,且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砌筑前砌块适量浇水,其含水率不应大于15%。填充墙砌筑至梁底或板底时不可一次到顶,应预留小于一皮砖高度的空隙,待砌体充分收缩变形,经落载时效后使用斜砌顶紧,一般在砌体完成2周后进行,可有效降低填充墙墙面抹灰与结构底之间的变形裂缝;
3.8、为了预防门窗部位抹灰层开裂,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是否牢固,固定点是否符合要求。门窗框四周抹灰应由专业抹灰工进行,需使用砂浆分层嵌填密实,不允许出现空洞、不连续的情况;窗台抹灰层厚度超厚时(大于30mm),应使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且将窗框下部填塞密实,防止门窗框四周抹灰空鼓和开裂;预留洞口砌筑前,需对洞口两侧进行清理干净及浇水,砌筑时,与两侧马牙槎紧密咬合,灰缝要密实,抹灰前洞口部位应提前浇水湿润,抹灰时对洞口接槎处设置钢丝网且分层分遍进行。
4、加强过程检查与监督:
导致墙面抹灰空鼓和开裂的因素很多,应从材料、环境、施工人员、工艺方法等多方因素进行检查和过程控制,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
结束语
综上,对于内墙抹灰空鼓、开裂的现象,要重在预防,设计与施工、监督与管理相互结合,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过程控制,这种抹灰空鼓、裂缝的现象可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和杜绝,给用户呈现一个精品工程,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口碑。
参考文献:
[1]彭圣洁主编.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四版)[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龙.浅谈抹灰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J]. 电子版, 2014
论文作者:郑晓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砂浆论文; 裂缝论文; 墙面论文; 空鼓论文; 内墙论文; 材料论文; 墙体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