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第二人民医院 414506
【摘 要】目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13年4月到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即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采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梗塞偏瘫;康复效果
脑梗塞是由于人体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发缺血,导致脑组织出现局限性的缺血坏死,此病症发病率高,致残率与致死率也很高,这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此病症时,患者很容易产生肢体功能性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因此,需要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中40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4月到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排除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研究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1±6.6)岁,其中左侧肢瘫21例,右侧肢瘫19例;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1.5±6.8)岁,其中左侧肢瘫20例,右侧肢瘫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偏瘫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的身体指标检查与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①心理护理:脑梗塞偏瘫患者会受到病情的干扰,出现压抑、烦躁不安、失眠等负面情绪,随着病情的发展与不良症状的出现,会加深负面不良情绪,这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社会交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通过自身的行为及护理知识,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影响患者、疏导患者的负面心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②运动康复训练: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肢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每天定时针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如轻柔地按摩患者的瘫痪肢体,患者休息时,将其肢体放置在功能位,指导患者对偏瘫肢体进行内旋及伸长活动,在关节活动时,指导其遵循由大到小的训练强度,以免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等情况的出现,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平衡锻练及站立,促进患者早日行走;③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通过阅读刊物及看电视,提高患者的感知度促进其智力的恢复,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家属沟通,提高家属的配合度,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接触,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④日常生活康复训练:在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上下床、穿衣、进食、如厕、运动等项目,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2]。
1.3观察指标
观察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上下肢功能完全恢复,可以自理;有效:患者上肢没有完全恢复,下肢完全恢复,生活还需要其他人帮助;无效:患者上下肢功能没有改变,甚至恶化;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3]。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为康复效果,统计采用±s表示,组间选用t检验;计数资料为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用%表示,统计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效果情况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评情见表1。
3.讨论
脑梗塞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人脑中枢神经性系统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此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影响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社会地位、疾病预后等,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识,指导患者的行为习惯,减少病情加重的因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
康复效果其中包括心理、社会、生理等方面,较全面的折射出患者的康复情况,脑梗塞偏瘫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降低其负面心理,提高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性与康复效果[5]。通过本文的数据对比来看,研究组患者复康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由此可以看出,在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显著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信心及康复治疗效果,通过此护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潜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参考文献:
[1]李根华.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2):296.
[2]孙娟娟.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按压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05):1075-1077.
[3]胡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26-727.
[4]高俊丽,周乐山.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02):147-149.
[5]裴玉丽.分析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22):155-156.
论文作者:胡足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脑梗塞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肢体论文; 满意度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