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1材料试验检测的内容
材料料的质量标准是判断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测材料质量的标准和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是进行材料检测的前提,否则检测就失去的意义。
材料质量检测的有书面检测、外观检测、理化检测和无损检测等方法包括:书面检测,是通过对被检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生产许可证、合格证等)、试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取得认可方能使用;外观检测,是对材料从品种、标志、规格、外形尺寸等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是否有明显的质量问题;理化检测,是借助试验设备和仪器对材料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进行科学的鉴定。
2影响材料检测的因素
2.1周围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温度对水泥构件的早期强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环境温度对水泥材料的凝
结硬化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高时,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迅速,当温度低时,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缓慢,因此适宜的温度对水泥的强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标准规范中对检测时的材料养护的环境条件有严格规定,例如水泥试验环境要求:试验用的试块在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该稳定的保持在20℃±2℃的情况下,并且其相对湿度也应该大于50%。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才能有效的减少系统误差。
2.2加荷速度的影响
在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对各种建筑材料有不同的加荷速度的规定。例如混凝土试块的试验检测过程应该使用连续的、均匀的加荷速度,并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其加荷速度应该为每秒为0.3~-0.5MPa,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其加荷速度应该为每秒钟0.5~-0.8MPa,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其加荷速度应该为秒钟0.8~-1.0MPa。假如检测人员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为了尽快的完成材料的试验检测任务,随意的增加其加荷速度,将会使试验检测的结果失去真实性。
3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3.1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
建筑市场建材种类的增加,需要进行检测的建材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建材检测工作的难度提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建材质量不过关,那建筑项目的完成质量更是无法保证。当前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具备三个性质,分别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工艺性质,如钢筋、砂砾、砖块、混凝土等,这三种性质决定着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特性检测也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的这三个性质进行的。使用质量过关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那将是事半功倍。所以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必须对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出建筑材料的三个特性是否满足施工需求。
3.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对检测的具体环节了解后,便需要正式进入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环节中,需要做的就是采集需要检测的建材样本。检测建材样本的选取必须保证其代表性,选取方式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法即在建材不同位置选取等量的样本,再从多个样本中选取检测样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样本选取位置必须随机且具有代表性,样本选取的数量也要适量,根据建材检测需求进行选取数量的限定。加强对建材检测管理的规范性要求,保障建材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建材样本检测关乎整个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要提高建材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现任职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而且要提高建材检测人员雇佣的门槛,对应聘人员的相关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具备担任建材检测一职后再录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上岗前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帮助其熟悉检测程序,积累经验;第二,要保证建材样本选取的代表性,进行样本选取时要有人监督,建立相应的样本选取见证制度。在样本传送的过程中要有专人看管样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浑水摸鱼的行为。
3.3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控制
在进行材料检验时,不用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材料检测前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也同样对材料的性能会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中对材料检测温度和湿度的规定。如,《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ISO法)》(GB/T1767l-1999)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l℃,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1℃。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材料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和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检测之前,还是检测过程中,都要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进行妥善的保存,避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材料产生影响。
3.4试验机加荷速度的控制
在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时,如果在常温试验条件下,试件变形会滞后于其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的荷载,这时获得的检验结果就会高于材料固有的强度。比如在进行钢筋屈服点的测试时,如果有较高的荷载速度,就会导致屈服点的升高;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时,加荷速度的快慢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检测试验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必要的加荷措施,而且对加荷的速度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在试件开始接近变形破坏时,则停止试验机的油门,这时在持续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最大的荷载值。在加荷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加荷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比如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时,当钢筋拉伸到出现缩颈时便需要减少油门,当缩颈现象缓慢的发展直到发生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设备的稳定性,也能够减少由于试验机的振动而对试件产生的影响。
4加强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措施及建议
4.1建立完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
为了对工程材料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评定,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首先,针对建设项目规模,建立相应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材料质量负责。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技术文件应齐全,试验检测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规程及规范进行。其次,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制度。建立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检测样品及抽样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等。要明确试验检测的责任人,建立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增强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最后,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工作细则。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经试验检测工作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试验室对各种工程材料到有检测、有取样、有试验报告,并确认试验检测合格后才进入下施工现场使用,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2合理配备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首先,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工地试验室的数量和中心试验室的布置。要确保以上设置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以做到跟踪检测,及时掌握试验数据,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其次,合理的配备试验检测人员。配备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成绩合格,为了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最后,加强仪器设备的配备与计量。中心试验室及工地试验室的所有这些仪器设备都经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根据其使用的频率,随时进行计量检定,保证试验仪器的准确性。
结语
只有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是我国以人为本基本国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彭海辉.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2013(3):166-168.
[2]王朝.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新西部下半.2012(3):16-18.
[3]高洁.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3(6):66-69.
论文作者:张永刚1,王森2,宋亚茹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材料论文; 样本论文; 建材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速度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