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的“小兵”--徐光平、冯雪峰塑造鲁迅形象_许广平论文

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的“小兵”--徐光平、冯雪峰塑造鲁迅形象_许广平论文

绝对忠诚和服从的“小兵”——许广平、冯雪峰对鲁迅形象的塑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小兵论文,忠诚论文,形象论文,许广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9年10月,前苏联汉学家罗果夫曾在北京一个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晚会上说:“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不但解放了中国的土地和人民,连死了的鲁迅也被解放了。”许广平对此深表赞同。因为这让她想起了抗战时期国民党“作为首都的重庆”,人们在纪念鲁迅的时候,往往会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阻挠和破坏,他们不是“霸占会场,捣毁什物”,就是“驱逐出席人士,禁阻主席到会”;可现在呢,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时候,在这解放了的新中国首都和全国各地,人们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纪念会,“情况空前的热烈”,真是给人以冰火两重天之感。在此种自由纪念鲁迅的氛围中,许广平以为“充分研究鲁迅、批评鲁迅、介绍鲁迅”就有了非常现实的可能。在这意义上,许广平自会认同罗果夫所言,“鲁迅的确也被解放了”。①这个被解放,其实就是指鲁迅不会再遭受国民党时期的那种禁锢和压抑了,在国民党统治下,宣传鲁迅和研究鲁迅都会成为一种冒险的行为,成为进步文化人的一条罪状,而现在,许广平认为当然不会了。鲁迅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意义上,也只有在这意义上,鲁迅的时代是随着毛泽东时代的到来而到来的。

当代史学家一般以为,毛泽东时代是指1949—1976年,即从新中国成立到毛泽东逝世或“文革”结束27年间的历史。应该说,毛泽东时代人们对鲁迅的接受和阐释是非常复杂的,但在一些特殊的政治、文化场域中,鲁迅往往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误读,有些还是非常充满善意的误读。在这鲁迅接受和传播或鲁迅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不少研究者、叙述者和阐释者都贡献了自己的激情和力量,而这方面表现尤为出色的应该说是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和鲁迅的弟子兼友人冯雪峰。

一、永远的“小兵”:许广平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

我想先从许广平说起。为了让鲁迅思想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为了把鲁迅塑造成为一个共产主义的文化战士,应该说,作为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发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作用。在处理鲁迅与中共、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她可说是处心积虑,充满了一种决绝的温情,但也正是如此,许广平的有关论述和回忆的真伪,以及在鲁迅现象史上所曾产生的正面和负面价值,才需要重新予以考量。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纪念鲁迅去世十三周年的日子里,许广平就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牵着亡夫的手把他的灵魂献给了新中国,这只要看她当时写的《在欣慰下纪念》一文就可知道了。她于此迫不及待地塑造了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鲁迅形象。首先,她认为鲁迅很早就接触了马列主义理论,阅读了马列主义书籍:“早在未离开北京(一九二六年)到厦门去以前,从他的藏书中,我们就看到有如《马克思主义与法理学》《托尔斯泰与马克思》《无产阶级的文化》《无产者文化论》《艺术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艺术论》《文学的战术论》《文学与革命》等的书籍。可以说很早他就已经呼吸着无产阶级理论的教育了。”其次,她认为鲁迅在1927年由于目睹了大革命失败中血的教训,确定了“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确信”,而在1930年代加入“左联”以后,更是通过“这一机构,全心全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在他去世前写的文章中才会对中共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表示衷心拥护。正是由于接受了党的领导,鲁迅在后期所作的一切,才“不再是他自己个人的独自表现,而是在全中国人民都共同一致的大合奏里了”。而“这大合奏的指挥者是谁呢?无疑地就是今天我们全中国人民拥护的英明领袖毛主席”。②这样,许广平就相继勾勒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鲁迅形象,一个隶属于党的鲁迅形象,一个忠于毛泽东的鲁迅形象。这三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已经预言了鲁迅在1949—1976年间中国的历史走向。鲁迅在较长时间内的意识形态化过程,说到底就是这三个形象渐趋合一的过程,而其最后的归结点就在于如何论述鲁迅对于毛泽东的向往和忠诚。此后,许广平在这条重塑鲁迅的路上似乎走得越来越畅快而沉稳,但相对鲁迅真实而富有张力的思想而言,这可实在有些愈行愈远了。

细察许广平对鲁迅形象的塑造过程,1959和1966是两个重要年头。1959年,她在“大跃进的精神”感召下,写了一本拟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书,名叫《鲁迅回忆录》。在书中,许广平不遗余力地介绍了鲁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于苏联及其领袖列宁的赞美,对于共产党的忠诚和毛泽东的信赖,尤其凸现了鲁迅是一名小兵的形象。她说:大革命失败后,鲁迅的“思想有了突变,从量变到了质变,于是他否定了进化论的偏颇,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真理,投入了阶级斗争的行列,他自己说愿意在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当一名‘小兵’”。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认为“走俄国人的路”是中国革命先驱者的思想归趋,许广平就此论述了鲁迅对于中共的认识:“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鲁迅亲眼看到,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地英勇前进,因此他对中国共产党无限爱戴,诚诚恳恳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又以《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为例,说明鲁迅“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表示了他由衷的感激和无限的信赖”,也表现了他“坚决维护党的原则,紧紧跟着党走,一时一刻也不离开党的忠实态度”。③这个观点也在论及鲁迅与瞿秋白的关系时体现出来。鲁迅曾经把瞿引为人生难得的知己,并且在他被国民党残杀后不惜扶病编印了两卷精美的《海上述林》,尽管下卷出来后,鲁迅自己也去世了,这之间所包含的火一样的情怀却更能打动每一个良知未泯者的心。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鲁迅为何只负责编印了瞿氏的译文,而没有刊布他的文稿呢?许广平以一个知情者的口吻写道:这是因为瞿秋白的创作文字“含有思想性、政治性的文字”,必须“尊重党的意见,要党来作最后决定”,而当时并没有审定烈士文集的条件,因此只能等到革命胜利以后方能实施了。现在我们知道,鲁迅其实在生前就已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出版瞿秋白文集的准备工作,如果假以时间和经费,这部文集也会经鲁迅之手编印出来的。这暂且不管,我们还是来看许广平由此得出的结论:“鲁迅不敢私自决定先印创作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他对党的尊重,对革命的尊重。”因之,鲁迅的价值在于,作为一个“非党的布尔什维克”,鲁迅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把“一切交给党,听命于党”的“范例”。在此之上,许广平甚至乐观地预言鲁迅“绝对服从党”④或把一切交给党的精神必将获得人们认同,并将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关于鲁迅和党的如上关系,或许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罢,许广平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又不惜笔墨作了一次强调性的说明:“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工作,是在党的具体领导之下来进行的。他对党的关怀热爱,是和每一个革命者一样的。他对党的尊重,是达到最高点的。自己无时无刻不是以一个‘小兵’的态度自处的,就是对左联的工作,他也不是独自擅专的。处处请求明甫(茅盾)先生一同商量问题,然后再听从党的最后决定。即接见外国记者,也常常和明甫先生一同见面。他寤寐以求的是如何为党增加力量,如何为党更好地工作,如何想法为党和革命造就大批的战士。因为亟望革命的人多,他就对青年爱护备至,多方培植。这是鲁迅的优点,也是笔者所见于鲁迅的最重要的方面。”⑤于情于理,鲁迅都是党的鲁迅,现在看来,许广平真是把此种依从关系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考虑到她在次年就被同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么这本书真可当作她的一份令人满意的入党申请书了。

倘说许广平在1959年主要还是把鲁迅塑造成了一个党的鲁迅或党的小兵形象,那么到了1966年,也就是“文革”正式开始并渐趋高潮的时刻,她就依凭意识形态的指引,为人们奉献了一个永远忠诚和热爱毛泽东的鲁迅形象。这只要看看她在鲁迅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就十分清楚了。这次纪念会是“中央文革小组”主持的,除许广平外,姚文元、陈伯达、郭沫若等人也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另外还安排两个大中学生代表作了表决心式的宣言。可以看出,这些发言是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的,它们其实为“文革”时期鲁迅形象的塑造定下了基调,也为人们理解这个时期的鲁迅定下了一个总纲,被重塑的“鲁迅”就是经由这次纪念会而直接介入“文革”并成了“文革”文化的一部分。这次纪念会的发言主要肯定了鲁迅敢想敢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姚文元指出,这种为毛泽东所强调的革命精神是鲁迅思想的灵魂,因而“抛弃鲁迅的革命精神,就是抛弃了鲁迅的灵魂,也就是抛弃了整个鲁迅”。⑥这种革命精神又具体表现为鲁迅敢于反抗和破坏的造反精神,敢于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和持久、坚韧的革命战斗精神。但是,对于鲁迅革命精神的极力张扬,姑且不说它是如何扭曲了鲁迅思想的本来,就说它的话语指向吧,继承和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并不是它的终极目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鲁迅去推进当时业已蓬勃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把当时对于毛泽东进行个人崇拜的社会思潮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因此,在当时对于鲁迅的塑造和改写中,如何把鲁迅和毛泽东加以紧密关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中心课题,鲁迅能否介入和如何介入“文革”文化场域及其介入的深度,其关节点也正在这里。当时,姚文元认为纪念鲁迅,“特别要纪念在他的晚年,坚决站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正确立场上,保卫了毛主席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痛斥了周扬等人所执行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投降路线”。鲁迅曾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中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姚文元就此写道:“这种对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对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的信仰,对毛主席正确路线的坚决执行,表现了鲁迅晚年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永远引起我们深深的崇敬。”⑦在这点上,郭沫若比姚文元说得更要透彻明了。在他看来,《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是“鲁迅临死前不久的申请入党书”,而毛泽东后来肯定鲁迅为共产主义者,为党外布尔什维克,则“可以认为鲁迅的申请书已经得到了党的批准”。鲁迅曾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信中说:“中国目前的革命的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郭沫若引述此话后写道:“鲁迅就是听党的话,无条件地拥护党的政策、歌颂党,特别是热烈信仰毛主席。”因此,“我们要学习鲁迅,就是要学习鲁迅替我们留下来的这种良好的榜样”,要在鲁迅精神的鼓舞下,在这无比幸运的时代,“更加百倍努力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⑧这个学习鲁迅、永远忠于毛泽东的意思在当时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共名,郭沫若如此说说,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更何况,比起许广平来,郭沫若和姚文元等人在对鲁迅的阐释上还是表示了一定分寸的,因为无论他们怎么言说鲁迅与共产党、毛泽东的关系,他们都无法擅自超过许广平此前所曾做过的相关说明,他们毕竟还是有所顾忌。所以,最有资格在这个问题上再往前走一步的,还是在某种意义上作为鲁迅化身的许广平。⑨果然不出所料,许广平在这次大会上,不仅坚持了此前的观点,而且更为具体地论述了鲁迅与毛泽东的关系,在她看来,鲁迅已经成了毛泽东的一名“红小兵”,成了毛泽东革命路线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化身,正是在这点上,许广平不仅突破了自己,而且突破了时代;不仅突破了时代,而且开始引领时代在言说和利用鲁迅的旅程上走向了更加疯狂的边缘。

许广平发言的题目是《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我们就来看看她是如何凸现它的主旨的。在发言中,许广平并没有提供什么新鲜材料,她所依据的仍然是那两篇分别写给托派和徐懋庸的公开信,外加一份据说是鲁迅跟茅盾联名发给中央红军的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希望。”但是,她提供了一个非常大胆言说鲁迅与毛泽东之关系的思路。她说:“鲁迅对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是无限地崇敬和无限地热爱”,“鲁迅一生所遵奉的命令,是革命人民的命令,是无产阶级的命令,是党和毛主席的命令。他努力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党的方针政策。”接着提到“左联”解散后两个口号的论争问题:“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我们政治战线、军事战线上的最高统帅,也是我们文化战线上的最高统帅。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当时就是鲁迅和一切革命文化工作者的最高指导原则。而鲁迅则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的一名最勇敢的战士,一名伟大的旗手。……使周扬们恨得发狂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无产阶级口号,正是鲁迅根据毛主席的伟大指示而提出的。毛泽东思想的阳光,引导和鼓舞着鲁迅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又饱含深情地写道:“我们从鲁迅逝世前不久写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一文中,更可以看到鲁迅是怎样倾心热爱毛主席。他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公开宣告自己能作为毛主席的一个同志,是很大的光荣。当时鲁迅和毛主席虽然住在天南地北,但鲁迅的心,向往着毛主席,跟随着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鲁迅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许广平在此把毛泽东说成是鲁迅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把鲁迅的灵魂升华成对毛泽东思想的皈依,这就把鲁迅不仅理解为是党的一名小兵,更是毛泽东的一名“红小兵”了。这样来理解和塑造鲁迅,无疑是把鲁迅加以最大意识形态化的结果,倘若姚文元等人如此言说和诠释鲁迅,定会给人产生一种肉麻和骗人的感觉,但是出在许广平这位鲁迅代言人口中,就不能不给人以相当程度的真实感了。更何况,许广平还要强调其言说的真实性,她在发言中所说“历历在目,永生难忘”就是这个意思,而这对那些懵懂无知毫无历史感的“红卫兵”和“红小兵”来说,无疑在思想和情感等方面均会产生巨大的蛊惑性和煽动力。许广平信誓旦旦地宣告:“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愿意努力学习鲁迅的榜样,同红卫兵小将一起,坚决保卫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作不调和的斗争。”⑩在这誓言中,许广平不仅以鲁迅继承人的身份出现,而且决意跟红卫兵小将站在一起,可见,她是有意识地要让一个曾经捍卫过毛泽东革命路线的鲁迅复活在以路线斗争和夺权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之中。或许为了顺着许广平的话语指向,或许本来就是一场精心的话语设计,《红旗》杂志在社论《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中以一种总结式的笔调写道:“鲁迅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于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崇敬和热爱。他在早年曾有过‘彷徨’,但是,当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找到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路线之后,他就下定决心,俯首听命,甘愿做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前卒’和‘小兵’。”又说,“鲁迅越到晚年,革命意志越坚强,越显出战斗的青春活力。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这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真正的革命者,都要像鲁迅那样,坚决跟毛主席走,走到底,按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11)在此,鲁迅只是为了号召人民更加自觉地崇拜毛泽东所确立的一个榜样,一个工具,因而显出俯首称臣的气息。在这样的话语结构中,晚年鲁迅的精神源泉既不是来自于鲁迅本身,也不是来自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而是来自于中国革命的引路人毛泽东。

在这意义上,鲁迅已经没有自身独立存在的本体性价值,他的价值仅仅在于能够更好地启示人们尤其是文化人如何构筑一个更为坚实的神化毛泽东的通天之塔。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许广平在论述鲁迅与毛泽东的关系时,其实还是更多地受到了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引,因为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并予批准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鲁迅已被确立为毛泽东的正确革命路线在左翼文艺界的代表,而周扬等人则被认为是王明右倾机会投降主义路线在左翼文艺界的代理人。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语境下,把鲁迅与毛泽东的关系强调到一种无以复加的依附与被依附、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就是非常必然的了。但是,这样一种态势不仅在许广平那里早就存在,而且自延安时期开始,在左翼文化界和中共党内文化人那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在的文化思想氛围,在这意义上,倘若扭曲和神化鲁迅与毛泽东的关系也能算作一种贡献的话,那么不少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也为此奉献过不少生命的激情。在这奉献激情的过程中,冯雪峰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性人物。

二、党给鲁迅以力量:冯雪峰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

许广平在1959年精心塑造鲁迅是党的一名小兵的形象时,还不忘顺便批评一下冯雪峰:他在《回忆鲁迅》中以为鲁迅清楚地知道,“是左联在借用他的地位与名誉”,这是他对鲁迅精神“严重的歪曲,是他自己极端个人主义的反映,于鲁迅无损”。(12)其实,许广平早在两年前批判冯雪峰的右派思想时就对他进行过严厉斥责,认为他“不但吃鲁迅,还欺骗了鲁迅,损害了鲁迅,是一个大骗子”。(13)许广平在当时的情境下如此来做,自有她的苦衷,但是,这不仅会给人以落井下石的嫌疑,而且她心里十分清楚,她这样做其实还是冤枉了冯雪峰的,因为他不仅在现实中为从未谋面过的毛泽东和鲁迅架起了一座互为尊重与理解的桥梁,而且在回忆性的叙述和较为系统的论述文字中也为鲁迅精神和毛泽东思想的沟通进行过大量的阐述。冯雪峰在这方面的工作因为他跟鲁迅曾经有过的亲密关系而在新中国初期的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许广平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应该说直接受到了冯雪峰的影响和启发。

冯雪峰曾经受到过鲁迅的信任,这是毫无疑义的,许广平不是早在回忆性短文《鲁迅和青年们》中就叙述过冯雪峰和鲁迅的那种亲密关系吗?冯雪峰在当时可以带点强迫命令似的语气给鲁迅布置任务,(14)或说给他命题作文,可见他与鲁迅之间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陈望道在鲁迅生前曾言:“今天许多青年受鲁迅的影响,但他(冯雪峰——引者),不但受了鲁迅的影响,也时时刻刻企图影响鲁迅的。”(15)信然。冯雪峰和鲁迅曾经主持过“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批评的相关看法上曾经有过深入交流,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暂且不必多说,我想在此不妨举些更为具体的例子来谈谈冯雪峰对鲁迅产生的某些影响。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这是现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史上的大事。鲁迅在会上发表了较为简略的讲话,并且,由于成立大会的秘密性,当时并没有安排人做记录。过了几天,冯雪峰根据记忆,结合平时他对鲁迅的了解,居然将鲁迅在会上的发言铺展成了一篇《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看后欣然表示同意,只在论及南社对辛亥革命“抱着一种幻想”时,增添了“汉官威仪”“峨冠博带”等语,其他内容在发表时均未作任何改动。可见冯对鲁迅知之甚深,鲁迅对冯也是信任有加,而这为以后冯对鲁迅发生较为自觉的影响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成了“左联”具有指导意义的行动纲领之一,而且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中也曾一度成为“鲁艺”整风的重要文献,这个传统后来在毛泽东时代被传承下来并被不断给以合乎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运用,成为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文化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对《上海文艺之一瞥》的修改。这是鲁迅1931年7月20日在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的演讲,最初发表在《文艺新闻》上,后来收录在《二心集》中。在收入集子之前,鲁迅曾根据冯雪峰的意见对它作过一些细微但又不无重要的修改。比如,在谈及革命文学兴盛起来的原因时,鲁迅在革命受到挫折、革命青年只好弃武从文并借此谋生的原因之外,根据冯的建议,增加了“实在具有社会的基础”这个更为具有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原因。与之相联系,又增添了“所以在新分子里,是很有极坚实正确的人存在的”一句,这就使问题的阐述显得辩证、全面和周密。倘若在1930年代,冯雪峰在离开上海前往苏区之前,一直是致力于鲁迅和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有着更深的联系的话,那么,经历红军长征、在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而重返鲁迅身边之后,他就有意识地致力于促动鲁迅和毛泽东如何发生思想的联系了,这正如他在江西苏区期间曾跟瞿秋白一起热切地向毛泽东介绍了一个深刻而独特的鲁迅,并在毛泽东心中产生了激切的回响一样。冯雪峰之子曾经概述过这一历程,并对此作过较为中肯的评价:“一九三六年四月,党中央派冯雪峰从陕北到上海去工作。临行前,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分别和他作过长谈,交给他重要的任务。冯雪峰回到上海后,即把中国共产党的新领袖毛泽东介绍给鲁迅,把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新的方针政策的精神传达给鲁迅。这样,就在毛泽东和鲁迅之间,毛泽东思想和鲁迅精神之间,建立了联系,开始了相互之间的结合。……起到了任何别人难以替代的历史作用。”(16)这也分明体现在对于中国托洛斯基的答复和“两个口号”的论争中。1936年6月,为了答复托派并给“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一口号做些解释,冯雪峰为病中的鲁迅拟写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前面的复信是应鲁迅的要求而写,后面带有理论解释性的短文却是冯的自作主张,所以鲁迅听了之后,虽也表示了同意,但据胡风后来在《鲁迅先生》一文中的回忆,鲁迅并不高兴,并且认为冯雪峰的写法一点也不像鲁迅本人的。我们不妨就来看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的写法。这篇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露骨地表达了鲁迅对于毛泽东思想路线的认同,它在指斥托派观点的同时,高度揄扬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并且几次公开提到毛泽东的名字,这对鲁迅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暴露,鲁迅的笔法可从来不会这样张扬的,尤其在涉及敏感的问题的时候,因为他是主张“壕堑战”的,他可不喜欢赤身露膊缺乏心计。在毛泽东时代,这篇文章曾被反复宣传阐释,以致郭沫若居然能够把它看作是鲁迅临死前的入党申请书。我以为,如果这也应该算作是贡献的话,那么,这也真可算作是冯雪峰的一大功劳。显然,冯雪峰在当时拟撰这些文章时,已经在有意识地做着沟通鲁迅和毛泽东的工作了。

新中国初期伊始,冯雪峰在毛泽东思想和鲁迅精神的结合上作了更为热情而系统的展开,而且,在话语指向上它所呈现出来的,已经并不是一个如何结合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容与被包容、服从与被服从的问题,这跟许广平在当时对鲁迅思想和形象的塑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互为依从,互为支撑,共同促进“鲁迅”在一个思想的框架中完成了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叙述。1951年9月,冯雪峰应邀为《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指导青年“怎样读鲁迅的杂文”的短文,认为鲁迅的杂文具有非常深广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内涵,值得青年认真阅读,但是,由于鲁迅在杂文中不仅是用复杂而形象的文学方法来表现他的思想,而且“他的思想发展也包含有他自己的矛盾”,因而必然解决一个如何阅读的问题。在他看来,必须首先阅读“毛主席的主要著作”,“依照毛主席的指示”去阅读和研究鲁迅的杂文,因为毛主席的指示“是我们工作和看问题的最高的和唯一的指南”,用毛泽东思想的观点与方法去研读鲁迅,“不仅能够纠正鲁迅思想上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并且还能够发见更多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换言之,把毛泽东思想贯彻于新中国的鲁迅阅读和研究中,“不但不会降低鲁迅思想的价值,反而能够发掘和光大它的价值”。正因如此,所以在鲁迅阅读和研究中,对于研究者和宣传者的要求跟对于青年人的要求一样,“最基本的必修课是熟读与研究毛主席的全部著作以及研究中国历史——尤其近代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而鲁迅杂文及其他作品只是“在这必修课的下面,作为重要的辅助”读物去阅读和研究。(17)可见,在这样的阅读和阐释系统中,已经包含了两个并不对等的层次,处于上层的是毛泽东的著作,而鲁迅著作在这样的系统中永远处于下层。其实,这也是冯雪峰在当时主持编校和注释鲁迅著作时对于工作人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早在1950年10月,冯雪峰就明确提出了上述设想,在他看来,对于鲁迅研究者和编辑者来说,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毛泽东思想和思想方法,最近三十年来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百年史”,其次才是“鲁迅著作的内容和思想”。在研究与阐释的方法和观点上,“必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历史的方法和观点”,而研究和阐释的目的不仅在于有助于读者弄懂鲁迅作品,而且还在于更为科学地阐明鲁迅的思想,“使鲁迅思想的进步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的本质更昭明于世”。(18)显然,这里不仅揭示了一个指导性的研究方法问题,而且对于鲁迅研究的价值也作了一个符合意识形态化需求的定位,在这样的阐释系统中,鲁迅及其思想当然就会得到愈来愈严重的意识形态化处置。这样一种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式的定型化已经成了毛泽东时代一个有目共睹的鲁迅现象,现在,人们已经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历史性反思,但在当时,在那样一个日渐趋于一体化的政治—文化语境下,也有其赖以产生的合理性,这也是不可完全否定的客观事实。或许为了论证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化阐释模式的合理性,鲁迅思想发展历程的转折性变迁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毛泽东时代的历史叙述和理论建构中,回忆性的叙述曾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对鲁迅予以自觉的重塑和改写上,也是如此。回忆鲁迅并非只是历史掌故的一部分,更是在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叙述架构内选取那些有用的历史材料,使之成为完整的意识形态化鲁迅建构的一部分,成为理论和批评赖以展开的事实性依据。在这方面,冯雪峰和许广平一样发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历史性作用。大家知道,冯雪峰跟鲁迅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密关系,这使得他的叙述在身份上已经具备了一种能够让人产生真实感的价值属性,冯雪峰有关鲁迅的回忆性文字之所以在当时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原因之一正在这里。

冯雪峰回忆鲁迅的所有文字中,在新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无疑是1951年所写的片断性回忆《党给鲁迅以力量》和1952年写就的《回忆鲁迅》,这两个文本的发表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毛泽东时代系统化追忆鲁迅的开始。冯雪峰在这些回忆性的文本中提供了一些具体而微的鲁迅思想和生存状态,但是,他的回忆性文字的特点在于凸现事件的意义,力求把事件纳入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化的叙述框架中加以陈述,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冯雪峰作为一个批评家所固有的那种浮雕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另一方面在于冯雪峰对于鲁迅意义凸现的自觉追求,他的回忆鲁迅的文字其实是他的阐释鲁迅的理论文章的另一种形式表达。正因如此,所以他在历史的叙述中更加注重介绍鲁迅的思想方法、思想毅力及其情绪的表现。而在如此呈现鲁迅精神风貌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其前后思想的转折性回溯,更加侧重于对鲁迅为何在后期必然皈依马克思主义、全力支持共产党以及倾心于毛泽东的叙写。而且,随着鲁迅生命的即将结束,这种精神皈依的步伐在冯雪峰的叙述中好像越来越快,很有些迫不及待、舍我其谁的意味在里边。

1936年4月,冯雪峰从陕北重返上海,这次他跟鲁迅的接触不过半年而已,但是,他在《回忆鲁迅》中对这个时段的叙述却占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仅次于对“左联”时期鲁迅的追述,可见他对于生命最后时刻鲁迅思想和情感状态的极端关注。更为激动人心的是,他浓墨重彩、饱含感情地叙述了鲁迅在生命结束之际所发生的那种思想上不断跃进的新的征象:不是要求向马列主义思想更深入一步,就是希望向共产党再靠近一步;不是要求向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就是希望把自己的心交给党和党的领袖毛泽东。冯雪峰在回忆中多次写到鲁迅对于党和毛泽东的那种真挚的向往之情。他说,“据我了解,由于新的政治形势,由于对于毛主席的天才的领导与思想方法的约略的一些认识,使鲁迅先生在思想上更注意于具体的政治斗争的策略等问题;而这情形,我以为,就正是他要跟我党靠得更紧的表现,也就是要求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更深入一步的表现。”说到鲁迅对于毛泽东的态度,冯雪峰写道:“关于毛主席,据我所知道,他是一向敬佩的”,“对于这个年龄比他轻的伟大的革命天才和导师的认识,使他的精神变成为更快乐,且更年轻而谦虚。而他一提到我党和毛主席,那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的亲切的感觉,是我以前很少接触到的,至少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正因如此,所以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就“非达到把他的思想的现实性与理想性都符合于共产党的党性的高度不可”。显然,冯雪峰在鲁迅和共产党、毛泽东之间建立了一种紧密的思想关联,因此,鲁迅不仅成为如毛泽东所言党外布尔什维克的化身,而且自然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这看似有些不伦不类,不好理解,冯雪峰说得却是如此条理分明,仿佛具有一种毋庸置疑的历史逻辑力量:“不离开中国革命实践斗争的鲁迅先生自己的战斗及其思想工作,也都是贡献给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这个伟大的工程的。为毛泽东同志所肯定和赞扬的鲁迅的思想,就是概括或统一在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之内的”。(19)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鲁迅在其生命的最后产生了这样一种生命和思想的升华呢?冯雪峰对此毫不迟疑地回答:“党给鲁迅先生以力量!”为了更好地凸现党在鲁迅身上所产生的魔力,并且号召人们向鲁迅学习,永远听命于党的召唤,冯雪峰总结似的写道:“鲁迅先生紧紧地靠近我们的党……于是他的天才发挥了,高高地上升了。”又说,“依靠党和人民,为着党和人民……那就常人也能够成为英雄;凡才也能够成为天才。”而离开了党和人民,那么“任何天才都要走样、停滞和枯竭”。(20)冯雪峰借助他所叙述的鲁迅对于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向往之情,显然把鲁迅写成了某一种神秘力量促动的产物,而如此阐述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强调鲁迅是如何经过积极的思想斗争和自我思想的克服,最终成为党的和毛泽东的一名小兵。为了让大家对此更为信服,冯雪峰在《党给鲁迅以力量》和《回忆鲁迅》中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历史图景:“有一天,也就在谈到了我党和毛主席之后”,鲁迅“半向着坐在书桌旁边的我,半向着窗子,一手横在胸前托着另一只拿着纸烟的手的手肘,只是那么柔和地默默地微笑着,然后怡然自得地、又好象忘我地、缓慢平静地说:‘我想,我做一个小兵是还胜任的,用笔!’”冯雪峰以为,这是一幅充分体现了鲁迅与党和毛主席“达到了最和谐的地步”的真实的历史场景,(21)它所含蕴的那种历史召唤力仿佛出现在晚年鲁迅的每一个姿态之中。

尽管冯雪峰在回忆鲁迅及其相关的文字中也按捺不住涂抹了一些鲁迅的个性色彩,尤其在他叙述“左联”时期的鲁迅时更是如此,并且在这个方面曾经遭到了批判者无情的批判,但总体来看,冯雪峰还是非常自觉地把自己对于鲁迅的回忆纳入到服从党的意志和意识形态建构的需要上来。在这方面,冯雪峰的回忆性叙述凸现了一种意义建构的模式。这种模式和话语指向后来在许广平那里得到了一种极端化的表现。也正因此,在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化鲁迅的过程中,为人们指引了一条通向毛泽东的鲁迅道路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最为亲近的人,他们既有鲁迅的遗孀和亲属,也有鲁迅的部分私淑弟子和友人,前者如许广平、周建人等,后者如冯雪峰等。他们本来是最为理解和亲近鲁迅的人,但在某些重要的时刻又往往成了最为误解和歪曲鲁迅的人。他们似乎无所顾忌地把鲁迅塑造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奴仆,这样一个鲁迅曾被他们高高地举起,历史却把这样的鲁迅最终坍塌成了一片废墟,这对鲁迅来说,无疑是当时时代所精心构筑的一出讽刺性闹剧。但在当时,人们却是在真诚地信奉毛泽东的同时,也似乎在真诚地热爱鲁迅,并且,人们把对鲁迅的爱密密地包裹进对于毛泽东的崇拜之中。在这样一种状态中,知识分子随着绝对忠诚和服从于党和毛泽东的鲁迅形象的确立,个体人格也就趋于更加缺失的状态。这确实为毛泽东时代热爱和崇拜鲁迅者所曾共有的一种心理和话语现象。冯雪峰、许广平等人,他们不仅崇拜鲁迅,也崇拜毛泽东,但是,在他们的话语结构中,不仅鲁迅和毛泽东已经连为一体,而且鲁迅总是处于一个相对毛泽东而言的次要位置,或许,他们都想代表鲁迅感激毛泽东的知遇之恩吧。

显然,经过冯雪峰和许广平等人的阐释性努力,在鲁迅和毛泽东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等级性的价值序列,鲁迅的道路总是趋向并隶属于毛泽东的道路,毛泽东时代的“鲁迅”也因之失去了独立的本体性价值和地位而沦为一种工具。于是,人们在许广平和冯雪峰等人联手创制的作为一名小兵的鲁迅形象的导引下,也就更加自觉地走向了自我思想改造的漫漫征途,力求做一名无限忠诚与服从的共产主义光辉战士。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来说,这样的思想规训和改造真的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注释:

①许广平:《〈鲁迅作品及其他〉读后感》,载胡今虚:《鲁迅作品及其他》,泥土社,1950年版,第103-105页。

②许广平:《在欣慰下纪念》,《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139页。

③许广平:《“党的一名小兵”》,《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326页。

④许广平:《瞿秋白与鲁迅》,《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1页。

⑤(12)许广平:《鲁迅回忆录·前言》,《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⑥⑦姚文元:《纪念鲁迅 革命到底》,《红旗》1966年第14期。

⑧郭沫若:《纪念鲁迅的造反精神》,《红旗》1966年第14期。

⑨参阅王彬彬:《许广平在改写鲁迅中的作用与苦衷》,见其《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71页。

⑩许广平:《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红旗》1966年第14期。

(11)社论:《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红旗》1966年第14期。

(13)(15)(16)此见冯夏熊:《冯雪峰——一位坚韧不拔的作家》,载包子衍等编:《冯雪峰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第14页。

(14)参阅王士菁:《一个无私的忘我的人》,载包子衍等编:《冯雪峰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页。

(17)冯雪峰:《怎样阅读鲁迅的杂文》,《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125页。

(18)冯雪峰:《鲁迅著作编校和注释的工作方针和计划草案》,《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62-563页。

(19)(21)冯雪峰:《回忆鲁迅》,《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页,第251-253页,第249页,252页。

(20)冯雪峰:《党给鲁迅以力量》,《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标签:;  ;  ;  ;  ;  ;  ;  ;  

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的“小兵”--徐光平、冯雪峰塑造鲁迅形象_许广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