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对于住宅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住宅的关注已经不仅限于主体结构安全方面,在工程的功能、品质和舒适度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住宅工程中的质量投诉问题频繁出现,其中包括"渗、漏、裂、空、堵"等常见通病,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住宅质量通病不但会给建筑应用功能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无法保证建筑整体安全,缩短建筑应用年限。因此,这就需要结合当前住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找出引发质量通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通病因素的研究,提出对应的防治对策,从而在减少质量通病出现的基础上,保证住宅建筑整体居住安全舒适。
二.实情分析:在抚顺市2015年-2017年我单位共受理群众投诉409件次,其中2015年受理82件次,2016年受理158件次,2017年受理169件次。投诉内容包括渗漏、开裂脱落、门窗、抹灰、保温、装饰、楼地面、倾斜损坏、排风道、建筑材料等问题共计475处,主要反映在渗漏问题172处 ,开裂脱落86处,门窗问题62处。由此可见渗漏和开裂是当前质量通病防治的重点 ,也是质量投诉的主要问题,达到54.3%。 通过上述数据说明,当前质量通病防治就是要加强对开裂和渗漏的防治,也就是常说的防裂治漏。但不能光从表象上谈防治,应以出现问题的根源为防治重点。 住宅质量常见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无非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设计因素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会给整体住宅工程施工质量和应用功能带来直接影响。设计方式的不规范,使得施工技术实施不到位,无法保证建筑整体质量;设计构造不合理,生搬硬套,都会造成质量通病问题出现。
(二)施工质量及管理因素:部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较低,在管理方面仍旧沿袭经验式的管理方式,对工程质量缺乏重视,未依据实际情况而构建起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难以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此外,施工现场以未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为主要劳动力,进一步导致施工技术水平差,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通病产生。
(三)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监理旁站在现场中处于缺失状态,使得"监"而不"理"成为一种常态,难以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四)建设单位过度压缩成本:基于成本等因素,很多设计单位简化工作程序,甚至照搬原设计图纸,与现场实物未能够充分结合,最终形成了住宅质量通病。此外,施工材料与施工单位的选择等都收到成本因素的影响,催生了住宅质量通病。
三.防治措施:(一)完善设计管理体系 :1.规范管理:设计单位在设计环节需要不断完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及保证体系,特别是对于某些通病易发生环节或位置要进行重点审查;2.进行合理设计:这是预防质量通病发生的基础,对于可能产生裂缝或渗漏的位置要及时采取预案;3.加强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在质量验收时设计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应尽责任与义务,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要求或标准规范进行认真审核,尽可能减少质量通病发生的可能。
(二)完善施工体系:1. 施工单位应认真按规定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质量通病防治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包含在投标报价中。施工单位应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通病防治的直接责任人。2.组建、优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⑴建立规范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质量保证及管理制度,为质量通病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基本制度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抓好责任落实工作;⑵打造专业能力合格的项目团队。建立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为质量通病治理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⑶完善人员培训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及质量意识的培养,以保障项目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通病发生可能性;⑷强化责任落实。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及验收标准对项目质量进行验收。3.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施工:⑴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依据与重要保障,要结合工程建设目标对项目技术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以便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⑵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认真检查。应强化对工程控制点的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上报,待处理完成后还需对其质量进行重新检查,以此来提升控制点的质量;⑶对施工工期进行有效管控。要对工程施工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生工期偏离预定计划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以此降低质量通病发生的可能性。
(三)建立健全的监理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1.监理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和监理规划等内容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要根据监理实施细则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旁站并做好记录,在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现场监督,当在施工现场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时及时提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完成,待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加强对工程材料进场的管理并认真开展抽检监督工作,突出关键环节控制;3.加强验收环节的规范化程度,要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做好预防工作,将质量通病发生或带来风险的可能降到最低;3.构建治理长效机制:(1)积极开展专项检查;(2)做好归纳总结工作:通过对过往住宅工程检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经验;⑶完善治理体系:在总结相关经验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文件,并逐步建立起有效防治质量通病的治理体系。4.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并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对质量通病防治严格监理。
(四)建设单位应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质量通病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是建设单位,应全面负责组织实施质量通病控制工作,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并保证相关规定的积极贯彻执行。建设单位应针对工程质量通病,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并将其落实到项目的招投标、签约、设计、施工、监理等阶段当中。 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必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每个房间全部进行检查;分户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部位经整改完成后,建设单位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五)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通过政府的强制监督,宣传和引导参建各方增强质量意识,自觉克服质量通病;制订相应的技术文件,帮助企业克服质量通病;同时运用监督手段,强制企业按标准规范执行,重点抽查和监督各责任主体对质量通病控制措施的落实及参建各方是否按规定执行分户验收标准,从而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住宅质量通病出现的因素有很多,要想从根本上降低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建设单位就应该牵头,参建各方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建立和完善共同监控的防治通病的管理平台及可视化数字网络化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对工程质量通病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质量通病产生因素的分析,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规避质量通病的出现,明确各自责任,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施工过程管理,层层把关,突出重点进行治理。此外,政府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监督参建主体进行全面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还要树立品牌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机制,建立运转高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建立健全奖惩联动机制,奖优罚劣,从而整体减少以致杜绝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论文作者:1周铸2张洪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住宅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抚顺市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