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对汉字知觉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字论文,知觉论文,意义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知觉是整体的,还是部分的?整体加工先于部分,还是部分先被加工,再综合成整体?这一问题涉及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在心理学史上,构造主义认为知觉的基本单元是独立的局部感觉;格式塔学派则认为,整体结构在知觉中居首要地位,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或大于部分之和[1]。在当代,特征分析理论强调由底到顶的加工,其他理论则强调知觉的整体性。Gibson认为,知觉是人与外界接触的直接产物,是外界物理能量变化的反映,不需思维、推理等中介过程[2]。Biederman的“经成分识别”模型强调部分的重要性,同时主张知觉由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3]。在汉字认知领域,对汉字整体和部分在知觉中的作用,存在三种研究取向:格式塔心理学取向,认为整字是汉字的识别单元[4];特征分析取向,认为笔画和部件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5,6];相互作用取向,认为汉字识别中存在整体-部件混合认知方式[7]。整体加工和部分加工相互促进和干扰。何时采取整体加工,何时采取部分加工,取决于整体频率和部分频率的关系[8]。三种观点都有证据支持[1]。我们的研究表明,汉字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如字形与字义的关系[9]、字形与字音的关系[10])、整体与部分关系(字的结构成分与整字[11]、声旁与整字的音段、声调的关系[12])也影响汉字认知。
20世纪70年代,Navon等人采用等级字母进行研究,提出“整体优先性假设”。等级字母是由小字母组成的大字母。通过分析识别整体与部分的相对速度和不对称干扰,Navon提出刺激结构的整体性质最先被加工,然后才是局部性质分析[13,14]。采用等级模式研究整体与部分的认知有创造性,但未充分考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等级模式中,部分与整体关系有不同。因此,我们也采用等级的整体/局部范式,研究整体与部分意义关系对认知的影响。
2 实验1 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对等级汉字知觉的影响
2.1 方法
2.1.1 被试
30名大学本科生,男女各半,平均年龄为20岁,视力正常或校正后正常。
2.1.2 材料
采用等级模式,由大、正、火、古、甘、少、生、女、上、父构成60个目标刺激,采用3×2被试内设计。整体与部分意义关系有一致,无关和相反。任务分为命名整体和命名部分,各命名半数刺激。目标刺激样例如图1。为了比较,另外加上20个刺激,仍由上述10个汉字组成。10个与等级模式的整体同样大小,10个与等级模式的部分同样大小。
2.1.3 程序
被试坐在联想牌微机前,屏幕呈现刺激。随机呈现80个刺激。当出现等级模式的刺激时,用亮方框指示命名整体还是部分:亮方框包围等级模式整体时命名整体,亮方框包围等级模式部分时命名部分。命名整体时视角为6.7°,命名部分时,视角为0.73°。被试手持一话筒,话筒与计算机相连。屏幕上一出现刺激,便开始计时,命名后,话筒中的声音信号使计算机终止计时,刺激消失,计算机记下反应时,主试记下反应正误。计时误差为±1ms。间隔两秒,刺激重新出现。开始实验前,先做10次练习,以便熟悉实验程序。
2.2 结果与分析
对比较刺激的反应结果见表1。方差分析表明,刺激大小的主效应显著,F1(1,58)=9.65,p<0.01,F2(1,38)=7.43,p<0.05,表明刺激大小影响被试命名;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1,58)=3.56,F2(1,38)=2.74,p>0.05。刺激大小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F1(1,58)=0.69,F2(1,38)=0.32,p>0.05。被试命名比较刺激的错误率极低,未进行统计分析。对等级模式中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结果见表2。
方差分析表明,命名任务的主效应显著,F1(1,29)=15.34,F2(1,19)=10.78,p<0.01,命名整体反应快些,命名部分反应慢些;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主效应亦显著,F1(2,58)=34.38,F2(2,38)=26.79,p<0.01;命名任务和整体与部分关系交互作用不显著,F1(2,58)=0.36,F2(2,38)=0.78,p>0.05。无论是命名整体还是命名部分,当整体与部分意义一致时最快,意义无关时次之,意义相反时最慢。进一步分析表明,整体与部分关系对两种命名任务都有显著影响,命名整体时,F(2,174)=17.65,p<0.01;命名部分时,F(2,174)=14.89,p<0.01。命名任务的影响只在整体与部分一致和无关时显著,检验值分别为F(1,174)=4.52,p<0.05;F(1,174)=14.89,p<0.01;整体与部分意义相反时效应不显著,F(1,174)=3.38,p>0.05。从错误率上看,命名任务的影响在整体与部分一致时显著,p<0.001。当整体与部分一致时,命名部分错误率很低,命名整体错误率高。整体与部分关系对命名正确性有影响,当整体与部分意义一致时错误率较低,当整体与部分意义无关或相反时错误率较高,这种影响在命名部分时就更为显著。
2.3 讨论
Kinchla等人表明,整体优势对应7°视角[15]。Navon等人证明,整体优势可在2°-10°视角范围内保持[16]。本研究表明,视角大小的确影响刺激命名。命名比较刺激时,大刺激快,小刺激慢。在等级模式中,虽然合成汉字图形质量差,整体仍有37.3毫秒的优势。然而,本研究也有和国外结果不一致之处。Navon等人研究表明,刺激相对大小是整体优势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当注意整体字母时,反应比对与局部字母同样大小的孤立字母快;当注意局部字母时,反应与对同样大小的孤立字母的反应无差异[16]。本研究则表明,即使整体与部分字形和意义一致时,无论命名整体还是部分,反应都慢于命名与合成字部分同样大小的孤立字,差异量分别是132.5ms(命名整体)和120ms(命名部分)。因此,整体与部分相互干扰是主要的效应。
Navon曾证明整体结构具有优先性。他要求对听觉呈现的字母作反应,同时注视一个等级结构的字母,发现听觉辨别受视觉刺激整体而非局部影响[17]。他们还用类似于本实验的任务,发现部分与整体冲突的信息对局部字母识别产生抑制,对整体字母识别无影响[14]。本实验却表明,在由汉字组成的等级模式中,整体与局部相互干扰,不仅抑制局部字识别,也抑制整体字识别。抑制作用大小受整体与部分关系影响:当整体与部分意义一致时反应快,当意义无关或相反时,延缓对整体或部分的认知。这表明,在等级模式中,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是影响整体与部分认知的重要变量。
Navon最初认为,整体优势以感觉机制为中介,因为大刺激知觉得快些。为了解释整体优势,Navon只假定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单方向加工。后来,他又建议在整体与局部间存在双向加工,不过整体比局部被加工得更快,因而更易为意识利用[14]。本实验进一步表明,在由汉字组成的等级模式中,存在由整体到部分和由部分到整体的双向平行加工。
3 实验2 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对汉字知觉的影响
在实际汉字识别中,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是否也起作用?研究表明,义符对汉字形声字语义提取有重要作用[9]。本研究要考察非义符部件与整字的意义关系对汉字知觉的影响。
3.1 方法
3.1.1 被试
30名大学本科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正常。
3.1.2 材料
启动字30个,目标字60个,半数目标字和启动字部件有意义联系,半数目标字与启动字及部件无意义联系。在与启动字部件有意义联系的目标字中,与启动字部件同义的目标字7个,如“娘-优”“梧-我”“好-儿”等;与启动字部件反义的目标字12个,如“移-少”“桔-凶”“呐-外”等;与启动字部件近义或有范畴、联想关系的目标字11个,如“陌-十”“浜-官”“虹-农”等。同一启动字也与和启动字及部件无意义联系的目标字配对,如“陌-心”“呐-边”等。两类目标字平均频率和平均笔画数无显著差异。
3.1.3 实验程序
被试坐在联想计算机前,手持话筒。实验开始后,屏幕上首先呈现注视点,然后呈现绿色启动字500ms,然后消失。1s后出现红色目标字,被试读出目标字,刺激消失。间隔2s,刺激重新出现。指示被试注视启动字和目标字,命名目标字,反应越快越正确越好。由于每个启动字都与两个目标字配对,呈现时使启动字与真目标字对在先的机会与启动字与假目标字对在先的机会相等。计算机记下反应时,误差为±1ms,主试记下反应正误。实验前进行10次练习。
3.2 结果与分析
被试的错误率极低,在5‰以下,因而未作统计分析。两类目标字的反应时见表3。
t检验表明,启动与非启动条件下反应时差异十分显著,t(29)=4.47,p<0.01,表明启动刺激呈现时,启动字部件的意义已经激活,所以才促进目标字识别。在本实验中,启动字呈现时间很短,也不要求给启动字命名,但被试仍然知觉到启动字部件并激活其意义。启动字部件意义的启动效应是汉字认知中存在由部分到整体加工的证据。
4 总的讨论
本研究表明,在由汉字组成的多元素等级模式中,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对整体和部分加工有重要影响;在实际的汉字认知中,启动字部件的意义对与之有意义联系的目标字认知也产生积极影响。这些都表明,在汉字知觉中存在由整体到部分和由部分到整体的双向平行加工,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是影响整体和部分认知的重要变量。
如何解释本研究和国外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我们认为,差异主要是由于实验材料不同。国外研究采用无意义字母,我们则采用有意义汉字。两种等级模式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同,相互影响的程度也不同。等级字母模式更有利于从整体到部分的加工,等级汉字模式更有利于从整体到部分和从部分到整体的双向平行加工。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解释拼音文字和汉字在认知上的差异。在拼音文字中,除前缀、后缀和合成词外,词主要由无意义字母组成,容易支持整体识别;在汉字认知中,由于汉字的表意性质,合体字多,部件多是有意义汉字,这些部件或表义,或表声,因此更易支持由整体到部分和由部分到整体的双向平行加工。这一点已得到许多实验支持。周晓林等人表明,在一定时间内,汉字合体字声旁加工不仅激活了声旁的语音信息,也激活了声旁的语义信息[18,19]。因此,本研究发现的汉语与英文的加工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在认知过程上的差异。
5 结论
5.1 在由汉字组成的等级模式中,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影响对整体与部分的知觉。
5.2 启动字部仲对有意义关系的目标字有启动效应。
5.3 整体与部分的意义关系是影响汉字整体与部分知觉的重要变量。
标签:部分与整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