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建岗[1]2008年在《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地区生产条件、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区域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也是政府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河北省地处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但与东部其它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省域内发展很不均衡,在发展中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双重压力。因此,研究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并介绍了研究框架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综述,首先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进行概括和简要评述;第叁部分为实证部分,首先通过计算单一指标人均GDP,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发现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不断扩大;然后,通过分解泰尔指数把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间差异,发现“一线”地区区域内差异逐渐取代区间差异成为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因素;最后,为了弥补单一指标的局限性,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全面揭示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河北省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的现状和特点;第四部分在全面分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因素、产业结构因素、政策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等方面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第五部分首先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然后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拉大的原因提出缓解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和本论文有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区域经济差异过分悬殊不可避免地会阻碍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加剧区域冲突。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解决区域经济差异的一种方式,成为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因此,河北省应坚持走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李小菊[2]2007年在《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各方面对区域经济差异给予了极大关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已表现出过大的特征,它不仅表现在叁大地带之间,而且表现在省际之间,表现在省际内部间。作为祖国边疆的兵团,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其区域经济差异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屯垦戍边”职责的有效履行。因此,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兵团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为使兵团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逐步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差异,以保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最终实现各区域共同发展、各民族共同富裕,完成兵团“屯垦戍边”和发展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本文将理论结合实际,选取了衡量兵团区域经济差异的13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指数平滑法等方法对兵团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进而分析了差异的大小程度,预测了未来几年差异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及机理,初步构建了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最后粗浅的提出了促进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兵团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已经超过警戒线水平,相对差异接近警戒线水平,且兵团区域经济差异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2)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好,边境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南疆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两者之间;(3)对兵团区域经济差异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投资、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制度差异与人口数量增长差异的影响力较弱;(4)本文探索了现在或将来可供兵团选择的5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兵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将是一个历史过程,兵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将随着时期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此,应将众多的理论与模式结合国情、区情、兵情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适合兵团经济发展的复合开发模式;(5)对兵团垦区既要扶优扶强,又要大力支持相对落后垦区的经济发展,使差异调控在兵团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6)应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镇化建设,垦区间经济合作,教育等方面着手,尤其是兵团应向国家争取更多区域取得税收权力,切实加快兵团经济增长,促进兵团经济向协调发展方向迈进。
罗富政[3]2016年在《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区域经济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30多年来,推动和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区域间地方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既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引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有效地来优化和协调区域之间这“双重竞争”,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和协调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时间段,本文试图从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刻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着力提出优化区域“双重竞争”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为新常态下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为区域经济学和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增添新的观点和内容。结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本文在对政府竞争、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政府竞争、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其区域异质性差异,并具体阐释了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上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的相互约束作用。之后,本文在核心—边缘模型的理论框架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空间区域模型,系统地模拟了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外在约束作用。随后,为了给实证检验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利用熵值法从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叁方面测度了我国省域之间“点对点”形式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基于财政支出结构和民间投资竞争视角对我国区域间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进行了测度。同时,本文运用分位数估计法以及面板单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和市场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了政府竞争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后,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其区域差异和相互约束机制。最后,基于已得出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我国优化政府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适度的政府竞争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过度的政府竞争是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是其正负双向效应的博弈结果。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表现在生产性财政支出作用下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结构性配置、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性转移、制度创新和优化等方面。政府竞争的负向效应表现为政府间过度竞争引致的产业同构、地方保护主义、恶性竞争和财政支出结构偏离等现象。在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中,市场竞争的正向效应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而其负向效应产生消极的约束作用。就其综合效应而言,目前我国区域间市场竞争机制还不能为政府竞争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上的正负双向效应形成了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期影响效应是负向的,而其长期影响效应是正向的。市场竞争的正向效应表现在要素“返流”和“外溢”机制、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区域间产业结构配置、区域合理分工以及区位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等方面。市场竞争的负向效应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距扩大以及市场竞争机制下的市场失灵等方面。在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中,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而其负向效应产生消极的约束作用;就其综合效应而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市场机制缺乏效率的情况下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更加显着,而在政府职能缺失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更加显着。就区域比较而言,在具备市场优势的先发省域,以生产性财政支出为主要手段的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在不具备市场优势的后发省域,以生产性财政支出为主要手段的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另外,本文还发现:(1)政府的主动性较强而市场的自发性较强,市场竞争是政府竞争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竞争呈现出了u型路径的走势。(2)市场化程度、要素集聚和区位经济比较优势等市场机制的优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路径。(3)先发省域和后发省域的政府市场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就先发省域而言,市场机制的优化削弱政府市场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后发省域而言,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削弱政府市场干预对区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优化政府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合理规范区域政府竞争机制方面,应当改革创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扩大政府竞争的积极效应,完善和梳理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度路径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跨区域经济协调机构确保地方政府间互动的组织保障,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推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优化。在市场竞争促进策略方面,应当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不同层次劳动要素在区域间的供需配置,以资本的市场配置为依托助推区域间经济结构转型的承接,合理利用技术外溢效应和技术后发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缩小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距优化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在双重竞争互动协作方面,应当构建“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区域间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制度演进的良性互动,加深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动态互补,提升政府和市场竞争的正向互补效应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张燕华[4]2014年在《基于产业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世界银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力平价估算结果的分类,中国已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全国各地区差距依然巨大,这对于中国未来向更高阶段的转型十分不利。为应对这一困局,21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由21世纪初期的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一般性框架,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别化布局,再到现今基于“四化协同”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即强调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造“两横叁纵”五条经济带,预示着由“块状经济”时代向“带状经济”时代的转变。产业和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细分,关于从城市视角解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后,被学术界所重点关注,而基于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往往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区域一体化水平等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为目的地国家战略的提出,而更多的关注经济增长,至此如何从产业视角来解读区域经济差距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为此,本文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多维视角来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规律的内在机制,分别构建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理论框架,前者强调在市场主导背景下,比较优势(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和竞争优势(产业空间活动特征)发挥所引起的区域差距,后者强调政府发展思维的变迁,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变化,进而引起的区域差距,通过两类视角的分析,旨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措施。除导论外,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二章理清本文关注的相关基本概念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包括在准确界定产业-行业-企业-产品的空间逻辑基础之上,重新认识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合理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内涵,以及从产业价值链视角,分析叁者之间的关联性。追溯以往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搭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包括政策目标,实施和制定主体,以及政策体系,理清产业结构、组织和布局政策的联系。第叁章是基于产业视角重点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特征事实。运用数学推导证明,不同测度视角下的产业布局格局、产业结构差异和地区差距的关联性。以分省区的大类部门-一位数部门-二位数部门为样本,改进指标量化分解方法,构建时间序列和动态面板模型,借鉴边缘-核心格局识别方法,对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两大内生变量:产业内差距(产业空间活动)和产业间差距(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差异)的变化规律进行考察。第四章为构建一个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经济学数理模型。从产业价值链视角,提出一个包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融合性框架,借鉴空间经济学建模分析方法,搭建一个两区域-两部门-叁行业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产业空间活动和地区差距的影响,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及初始条件。并进一步讨论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一体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认为区域内外部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实现。第五章从中国产业政策实践的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回顾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期下的产业政策实践,并对其特点进行评价,搭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地区差距的基本分析框架,在由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战略、不同视角下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融合战略,以及竞争优势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组成的战略池,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利益冲突,产业政策的强制性和引导性等叁大因素框架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第六章基于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业分解项的主要因素。从制造业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和产业空间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以间接回答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产业聚集方面,除以往的经济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新经济地理因素如规模经济、市场潜力和运输成本等,新古典因素如要素禀赋等外,产业政策实施强度也决定着产业聚集程度。在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方面,发现地区间的工资水平差异和历史因素是决定结构趋异的两大主导因素,而改革开放对其影响作用较小第七章在总结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产业政策体系内部的协调一致,实现产业政策的转型,推进政策实施手段的规范化和多样化。最后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沈晓敏[5]2008年在《广西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是否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成为人们讨论最为热切的焦点之一。国外美国基于房地产信贷引发的次贷危机给美国国民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房地产业明显的区域特性,使得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由此,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广西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理论构建,认为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房地产价格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及房地产内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依据四方面的协调关系,确立了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其次,以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理论为基础,对广西房地产业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讲,广西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协调,包括:广西房地产整体发展水平、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价格及房地产供求结构与区域经济基本协调。但同时实证分析也表明,广西房地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区域差异显着。最后,分析了目前广西房地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土地价格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金融体系不尽完善等。并在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房地产区域发展战略,规范土地市场,引导土地竞拍理性竞争,加强房地产开发计划管理,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等建议。
刘秋月[6]2014年在《天津港口物流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也能够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这反映的是一种港口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的理论,目前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天津港口物流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的目的就是探讨一个比较全面的,以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的经济模式。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天津港口物流之间的互动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代表,因此研究这一客体既可以对将来研究其他区域经济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发展关系提供借鉴,同时也能够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些策略和借鉴。这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与天津港口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港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来进行论述,试图探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在分析方法上,本文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协调度、以及二者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算,然后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与评价。本文通过对天津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希望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港口物流经济带动效应的经济模式,在对港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本路线以后,有助于以后研究其他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为以后的港口物流的研究提供一些比较先进的依据和策略。对港口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物流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经济效应;然后,再对天津港口现存的状况以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最后,在前面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天津港口物流日后更好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赵宏波[7]2014年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我国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缩小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成为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吉林省中部地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与统筹发展,亟待研究与解决。论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空间作用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3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其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个方面提出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旨在丰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从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辨析,丰富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内涵。2.运用极差、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影响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3.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层面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探讨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结论包括:1.从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看,1995-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都在增大,而相对差异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1995年以来长-吉两市一直是经济的热点地区,热点区域逐渐向长-吉地区和松原市区集聚的趋势显着。长-吉地区始终是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且高速发展地区有逐渐向西北方向转移扩散的趋势,低速发展区一直处在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2.从产业结构差异的时空演变看,吉林省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地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在逐步上升,第叁产业比重各地区呈不同态势。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比重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商品粮基地区域;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榆树市、舒兰市及梨树县,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区、吉林市区、松原市区以及乾安县;第叁产业比重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范围内,市区与县域第叁产业发展差异明显。3.从城乡收入差异时空演变看,1995-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城乡差异呈低水平状态,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水平越明显,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市区的城乡收入差异水平高于县域的城乡收入差异水平。4.吉林省中部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长春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同心圆”式的经济联系密集区。1995-2010年长吉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形成了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双核的圈层式结构。2003-2010年各地区的城市流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流强度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5.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叁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大部分工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出现下降,在空间呈现快速扩散的状态,第叁产业各行业显示出较低的集聚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专业化分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6.研究区城乡关联水平空间差异显着,且呈现出以长春-吉林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逐渐递减的发展趋势,地级市辖区的城乡关联度高于各县域,这种空间格局与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规律具有一致性。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从6个方面提出缩小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赵莉[8]2013年在《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流产业作为一种融运输、装卸、搬运、包装、货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世界各国物流产业的实践历史表明,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平衡,都将对其中一方产生抑制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利好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物流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运作模式落后,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集中在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方面,而对于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如何协调,以及各地区协调性差异研究还较为鲜见。因此,系统地研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分析各区域的协调性差异,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现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物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同时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进一步探讨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并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构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通过构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协调度及发展度进行测度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首先,论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发展物流产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确定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其次,论文分别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在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定量评价时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从物流产业贸易效应的角度验证二者的相关关系,运用我国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物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分析模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分析物流产业发展与省际贸易壁垒的关系,剖析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支持效应。同时,文章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均衡关系。再次,论文以系统科学理论的思想与方法为基础,构建了物流产业——区域经济的复合系统,界定和分析其内涵和特征,并利用Logistic曲线剖析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演化机理,并提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模式。同时,运用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对二者协调发展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指出协同效应是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负熵流入是二者协调发展的外部条件。基于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特征及二者的协调发展机制,论文尝试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便于操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以往各领域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梳理,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应用协同学中的序参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及回归分析法构建出适合于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以及二者之间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叁大梯队的基本判断。最后,论文提出了发展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总体思路及各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路径,并从深化物流体制改革,完善物流市场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借鉴。
徐合雷[9]2010年在《基于边疆稳定的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是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近年来,由于新疆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环境,使得新疆的稳定日益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然而,边疆稳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经济利益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也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越米越大,并对新疆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对边疆稳定造成的不良影响。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对边疆稳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做了定性分析;其次,以此为基础,对影响新疆稳定的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再次,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不平等指数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找出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变动原因;最后,就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以及政策措施。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有:第一,区域经济差异与边疆稳定存在互动关系;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南低北高”、“沿边低、腹地高”的特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集中连片,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扩大态势等;第叁,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秩序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区位因素、民族文化因素、投资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对外开放因素等。第四,实现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主要有多极点合作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产业滚动发展模式、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点轴发展模式等。第五,为实现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应该严厉打击“叁股势力”,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加强交通等基础实施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向西开放战略,培育新的增长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等。
段丹华[10]2007年在《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系统角度,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作为中国叁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学术界、各级政府、管理者多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多方面、深入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进程缓慢,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与国内外发展环境以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并指导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分析。即论文的第二章内容,在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中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描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从而论证了将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的过程。第二部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即论文的第叁章内容,通过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叁部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这一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对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主要从自组织和他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内在动力、表现形式、实现途径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熵减机制、涨落机制、驱动机制、演化机制;然后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模型,以此为指导,根据复杂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法提出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构想;在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和他组织机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 甄建岗.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2]. 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 李小菊. 石河子大学. 2007
[3]. 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 罗富政. 湖南大学. 2016
[4]. 基于产业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张燕华. 武汉大学. 2014
[5]. 广西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沈晓敏. 广西大学. 2008
[6]. 天津港口物流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秋月. 大连海事大学. 2014
[7].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 赵宏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8]. 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赵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
[9]. 基于边疆稳定的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徐合雷. 石河子大学. 2010
[10].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段丹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标签: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物流产业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