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试论论文,自觉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3)04—0104—06
党的十六大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确立了它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它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定会有鲜明特色。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1](p38)联合国在《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规划》中指出“要对构成21世纪特征的重大挑战做出应答,就必须要在发展中强调两个重要目标——发展中的文化尺度和人的文化生活。”这说明,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维度。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们必须保持和发扬高度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与把握,并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主动地将之付诸社会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文化自觉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现实状况、未来趋势有“自知之明”;对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优势和缺陷、及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心中有数”;对世界上的其他不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吸收其精华“以利己用”等。
一、文化自觉必须与“时”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必然性。文化自觉要求人们对文化的本质、结构、作用有一种深刻的认识,对本民族自身的文化有一种深刻的反思,对先进文化有一种自觉的追求,并具有自觉进行文化创新、开拓、建设、传播的能力。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在21世纪的世界社会发展中,必然比在20世纪的世界社会发展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从文化发展上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将处于文化冲突的焦点。因为当今时代的世界主题已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与过去时代主题相适应的文化在新的时代主题面前,将会很不适应甚至很无奈。同时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正日益深刻而全面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改变着国家与民族的面貌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及后果。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福格尔就指出:“我们的子孙们将如何处理中国(它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经济强国)同经合组织国家,尤其是同美国之间的文化平等问题呢?自从独立战争以来,美国一直都在全球努力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正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国(及许多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价值观表示抵抗,并继续坚持自己现行的价值观(尊重权威、讲孝道、守纪律),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对一场国际文化圣战(它对20世纪美国实力的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结束表示认可吗?他们是应该为一场激战做准备呢,还是应该学会在一种旷日持久的文化和政治对峙中生活下去呢?”[2]
这说明时代的深刻变化已向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在资本主义强势文化影响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如何缩小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距;在文化正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如何站在时代高度和世界前沿,用创新的思维,来全面审视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全球化和民族化的矛盾中,如何通过文化的创造实践这个重要方面来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必然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所以没有文化上的觉醒和自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发展方向就必须与“时”俱进,这正是最根本的文化自觉,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二、文化自觉必须与“实”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中,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可以说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进程,也是不断走向文化自觉的进程。从由“两个凡是”的推行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重新确立;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到姓“社”和姓“资”的澄清;从对单一的公有制的迷信到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从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理想”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实行;从“人治”向“法治”;从共产党由一个革命的党到执政的党、建设的党的转变等方面,可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体系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最深层的内驱力。
虽然经过近20年来的锐意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得以建立,但在这一过程中引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未解决。这说明当今中国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环境、社会发展同样具有“发展”与“转型”的二重奏特点。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冲破来自右的与“左”的文化的束缚,虽然它们已受到冲击,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于一些人们的文化心理中,这些并不是一下能改变的。尤其是要从根本上冲破过去那种在计划体制和“左”的思想指导下长期形成的利益格局时,遇到的阻力也就更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化”而无“文”与“文”而难“化”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人出现信仰缺失、伦理高悬等的精神危机以及急功近利、游戏人生等的心理浮躁的“无文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人又出现固守传统的思想理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害怕变革,拒绝创新,面对新的东西,显得无所适从而难于走向现代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保持与发扬文化自觉,就要求文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从解决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
三、文化自觉必须与“是”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规律性。人类历史不是“预存”而是“生成”的,这决定文化活动的“必然”是内涵价值选择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必然”,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过程,由此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从一个半世纪前“中国向何处去”的争论到21世纪前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中,中国进行了三次大的文化选择,从中可以看到文化自觉的规律性。
第一次是面向西方的文化选择,它的结果是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这是中国人民文化觉醒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后,空前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国人开始超越传统文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建立资本主义的文化体系,但这次选择并未达到民族独立和民富国强的目的。
第二次是面向俄国的选择,它的结果是使中国人“站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由文化觉醒向文化自觉的进步:十月革命的炮声,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视线由西方转向俄国,由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在它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建立了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第三次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选择,它的结果是使中国人“富起来”,这是中国人民文化自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又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文化上实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模式切换。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现出中国人民在21世纪开始时文化自觉的新发展,它使中国“强起来”。
三次文化选择,使中国文化不断走向进步与先进。所以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与富强,在长期的浴血奋斗和艰难探索中所做出的历史性抉择的结晶。这些说明中国文化自觉的不断发展,遵循了顺应时代潮流,面向世界与未来的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规律,遵循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同步发展规律。很显然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四、文化自觉必须与“思”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科学性。文化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意识形态制约规范着文化表现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实际上又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的中国先进文化是自然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个性张扬和共同富裕、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全面发展和自由联合等相统一的观念体系的表现。这正是一个真正与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且具有深厚而广泛基础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的新文化。
中国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来说,它属于无产阶级;作为吸取人类文明精华所创立的理论来说,它又属于全人类;而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检验来说,又证明了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取得了胜利,并被中国化与发展了,这表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之中。这说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时代精神;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自觉地审视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前沿,以广阔的视野和面向新世纪的胸怀,主动地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样一方面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又能使中国先进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p38)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要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以适应社会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要求。既不能以主导性抑制、排斥多样性,也不能以多样性冲击、替代主导性,以鼓励先进、照顾多数,团结、鼓舞、动员、引导各层次人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文化自觉必须与“术”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可能性。人类文化活动永远是向着一个无法摆脱的目标,即可能的、理想的世界前进的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这样在由可能到现实、应然到实然的转化中,方式、方法就显得重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保持和发扬文化自觉,就要坚持并且发展被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另一方面又要在文化的发展中做到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三者的科学的统一。很显然要达到这些要求,必然需要新的智慧、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p1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p12~13)。这说明“创新”决不是仅限于对理论、体制、科技、知识等领域创新的直接理解,而是必然以它们为起点并且通过经济基础上升到整个上层建筑,成为整个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共享的社会财富。从上可看到,“创新”已经是个内容异常丰富的“文化”的概念,同时“创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自觉的根本方法。
从文化创新来讲,它应当包括内容创新:特别是重大文化理论、文化观念、和文化知识的创造,提出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有意义的重大文化主题;形式创新: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题材、体裁,以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成果来丰富全人类的文化宝库等;技术创新:采用新的创造手段和传播方式,促进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体制创新:通过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机制,对内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文化创造潜力,对外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值得强调的是,一种文化的先进性是因为创新,不利创新的文化就是落后。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进步的灵魂,是文化兴旺发达的动力。任何一种封闭的、缺乏创新的文化终究都是要走向衰败的。
六、文化自觉必须与“史”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性。世界已进入新的千年,这不仅是时间维度的转换,同时也必然意味着时代精神的变迁,因此保持与发扬文化自觉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又要建立在悠久文化传统、共同文化基因基础上。
按照哲学的观点,民族的从来是世界的,传统的永远是时代的。民族传统离它的源头愈远,它膨胀得愈大。就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来说,它的差异就表现为民族文化,从而显示出世界文明的斑烂色彩。就同一个民族的人来说,不同时代人的文化差异就表现为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不同。人们都在一定时代中生活,必然要受到时代的局限;而历史又无法割断,人们又都受到传统文化的滋润。文化的传统性与时间、历史合流,文化的民族性与空间、地域共存。这样,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历史与地域的结合,又必然使民族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共存,但这两个概念无疑是我们对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质的分类而进行的高度概括。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当是:立足于现在进行精心剥离,有分析地扬弃,有选择地继承,并结合时代的新特点,进行综合创新,不断创造、不断超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民族传统的文化、中华历史的深厚积淀一方面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着一种持久性思想的势能、持续性文化的动力、恒常性人文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在团结世界上一切认同它的海外侨胞参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上显示出强有力的同根性、凝聚性。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特色、民族精神、实践特点。这是因为“小康社会”千百年来就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追求的目标、精神的寄托,它正在当代中国逐步变成现实,以加强我国各民族、各阶层人们具有的内在的认同心、凝聚力来增强综合国力,从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现代化,更快地走向世界。
七、文化自觉必须与“世”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利益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场新的竞争中,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全世界实施不平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这场“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后果要比当年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的后果严重得多,因为“从鸦片战争到胶片战争”的转变,实质上是在进行一场精神战。西方发达国家就因为凭借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使其文化经济化、产业化,再通过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向各国贩卖它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网络和数字技术使得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为人类进入一个知识、信息资源与产品共享的时代提供了可能,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充分利用其控制的强大的传媒工具,力求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各种利益的最大化。处于弱势边缘化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鉴别、筛选、利用、传播信息等方面难度加大,使其本国的安全受到的威胁最大化。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利用文化,使之成为在世界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它决定了本民族当前和今后的价值取向,从而也决定了国家根本利益的追求。
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矛盾尖锐,要争取在这场文化的竞争中的胜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正确与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国际交往时,不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为根本标准来决定交往对象的取舍,而应建立起以文化的交融性、互动性为基础的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就有可能使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包容性,在国际交往中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可行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方面在多元化文化交流中,要做到知己知彼,尽量消除不同文化间的误解与偏见,处理好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关系,互相取长补短,兼容并包,综合创新。另一方面,面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以保卫我们文化的安全,在此基础上争取最大国家利益。
八、文化自觉必须与“识”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开放性。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经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而它的本质则是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因此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文化经济,它具有开放性。知识经济使知识转化为资本,并使其体制化。知识资本化的公开目标是用知识来产生收益,它的潜在功能是形成对社会的控制。这使得在知识经济中,文化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要全方位进行,同时文化保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又要加大与深入。因此,在对当今世界问题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是人与文化的进步,它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渗透乃至冲突的真实记录。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人类又遇到了知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危机。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表面兴盛,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似乎被主观性和相对性所取代,再由于科学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这使科学知识丧失信仰的高度。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文精神的深层衰落,由于理想主义在现实社会中遭到挫折,加上功利主义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幸福,也带来了精神的痛苦,这使人文信仰丧失了真理与价值依据。实际上这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属性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间的对抗性质,就是把科学技术与垄断资本紧密结合,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又表现为知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分离和失衡。虽然西方学者也认为这些矛盾应该通过社会和人的自我调节实现其协调发展,“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3](p385)
我们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一方面要努力学习西方的符合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知识,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符合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启发意义的先进的人文知识、思想理论等。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消除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技术统治论”这个为资本主义统治制度辩护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中避免西方所产生的科学与人文的分离、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现象。通过改变和完善人类生产方式、实践方式、交往方式,以正确与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九、文化自觉必须与“事”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具体性。要保持与发扬文化自觉,就必须进行文化制度的创新,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首先文化建设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因此要探索建立一套稳定、协调、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必须进一步健全有关职能部门主管、全社会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包括责任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信息机制,使文化发展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其次必须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1](p39)深入探索思想道德教育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制定一整套可行的思想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加强养成教育的道德建设制度。
再次深化改革教育、科技制度。这主要包括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并纳入法制的轨道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体制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
最后探索保证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的新制度。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反映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保证。弘扬主旋律,使精神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主题。
十、文化自觉必须与“市”俱进
文化自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性。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发展又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育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从而影响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影响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决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传播经济信息等。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存在一致性。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又可能背离。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它需要实现与提高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价值。因为市场的最高原则是利益最大化;它更多关心的是个人的、团体的、局部的、世俗的利益;它带有功利性、工具性的特征。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又必须实现与提高社会效益,这主要表现为人文价值。因为文化是以至真、至善、至美为最高价值和原则;它给社会中的每个人提供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必须寻找到经济价值提高与人文价值提升的两者结合的最佳点,以发展新型文明的文化产业。
文化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矛盾,在张扬文化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的同时,如何又不压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适度追求,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无疑是一个跨世纪的崭新课题。要达到以上目的,就必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一方面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和营利机制调节;另外它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又必须制订相关政策,扶持反映主旋律的精神产品的生产,使之逐步在文化市场中赢得优势。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条例,依法治理、维护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管好文化产品的引进,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建立一支好的管理队伍,抓好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化。
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产物与超越,由此具有先进性;同时由于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文化又具有历史性和局限性。从此意义上说一种文化的先进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世界上不会有一种尽善尽美、一成不变的文化体系。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后,先进文化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同时它的先进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理论精华、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制度文明等在各方面愈益鲜明与充分地显示出来,并由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所检验,最终将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之路。这一先进文化的特点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p38)。这些充分说明,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正在实现它的目的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收稿日期:2003-05-19
标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先进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