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所班组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丹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日常管理的最小单元,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大局。对于科研院所这一类企业,其班组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班组,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人才队伍的特点,开展针对性高、创新性强、实施有效的班组安全工作,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班组建设; 研究院所、安全管理

引言

班组不仅是生产和经营组织的基础,更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保证。当前,企业的班组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少基层单位对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这些因素造成了班组建设和管理的不协调和不统一。对于科研院所这一类企业,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人才队伍的特点,开展针对性高、创新性强、实施有效的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激发员工创造力,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某研究所为例,提出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思路,促进部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达到遏制、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目的。

1. 研究院所班组建设总体情况分析

研究院所班组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班组,主要是针对特定专业方向而进行设置,工作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科研实验、现场实践和服务保障等。

1.1 班组情况分析

以某研究所为例,科研、生产一线班组共有73个,总人数910人,其中,科研班组占40个,人数517人;生产班组占17个,人数244人;服务保障班组占16个,人数149人,班组建设情况基本符合科研院所以研发为主的实际情况。班组职工数最多33人,最少4人,平均13人。每个班组明确分管业务领导,并设置班组安全员,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1.2 班组长情况分析

图1是班组长年龄结构情况,从图可以看出,35岁及以下班组长占比46.6%,36-40岁班组长占比27.4%,41-45岁班组长占比11.0%,总体上,一线班组长较为年轻,且学历、知识层次较高,本科以上占90%以上。但还存在少部分班组长年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的现象。

2. 当前研究院所班组安全管理难点

2.1 工作场所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难度高

区别于现场生产班组固定的作业平台和场站设备,科研班组最大的特点是工作场所不固定。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以及工作任务的分工,工作场所从办公室、工厂到试验现场,地点较分散,安全管理难度高。其次,班组成员不固定,流动性大,有些人员甚至在多个项目组有分工,因而存在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再加上班组成员较为年轻、学历高,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内容差异大,组合形式多,个人发挥空间大等因素,成为科研院所班组建设和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2.2 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从传统的科研人员群体特征看,专业兴趣浓厚但对班组管理热情不高,班组意识仍显淡薄,基本没有较明确的班组概念和配套的班组文化,甚至有时对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有抵触情绪。科研单位人员普遍认为科研单位缺少班组建设载体,甚至一些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认为一张办公桌加几台计算机,没有开班前会和班后会的作业模式,主要工作是脑力劳动,只要安全地完成项目任务,班组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不重要,甚至存在没有必要搞班组建设的一种倾向,这种现象在任务重、工期紧、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的项目尤为明显,导致班组建设的推进工作举步维艰。班组建设活动不能有效开展,直接导致部分员工对业务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了解,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基本安全技能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形成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等一系列问题。

2.3 班组建设存在形式主义

一是部分班组基本制度大而空,与实际工作脱节,存在“两张皮”现象。调查中发现,部分班组重视“抓建制”,忽视“抓执行”,只讲大框架而忽略操作细节,不能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分解实施,制度落实最终沦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企业安全规章形同虚设,制度效应大打折扣,对企业安全生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班组基础资料管理薄弱,部分单位对班组建设重视不够,只注重任务指标,忽视日常班组管理,形式大于内容;三是班组建设工作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部分员工对班组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深刻领悟,被动进行班组建设,对班组建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

3. 研究院所班组安全管理对策

班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通过铁的纪律和严格执行,才能体现出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1 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班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兼职安全员,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细分各单位安全生产职责与责任,确保各个岗位、各个级别、各个层次、各个单位安全责任明晰,权责对等,与业务关联。只有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把规章制度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杜绝操作者的侥幸心理和冒险行为。

3.2 建机制、细制度,强化班组安全基础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班组管理制度是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前提。在班组管理制度方面坚持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班组安全基础管理,下功夫抓好基础资料、基础台帐的建立健全和规范工作,强化各项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的执行与改进,做好规范化管理。

3.3 抓执行,重落实,避免“形式主义”。在制度的执行中往往会出现问题,不是落实不严,就是执行上有偏差,容易走样。因此要强化制度建设,一是要严格教育、引导灌输,增强广大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认同感,使之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规范作业,按制度办事,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二是要严格落实制度,维护制度的钢性,说了的就要干,定了的就要算,违章了就要罚,避免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弹性和随意性,时时事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原有或现有制度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确保各项制度要实际、实用、实效,做到与时俱进,易于认同,便于操作。

3.4 建设班组文化,凝聚班组“精、气、神”。首先,加强对班组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营造爱岗敬业的班组文化。结合实际讨论、研究、制定班组的行为准则。通过学习讨论,使组员明白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怎么工作。通过沟通交流,使组员围绕既定目标自觉工作,形成班组“心齐、气顺、干劲足”的工作局面。其次,丰富班组学习氛围和凝聚力。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班前会学习、班后会总结,现场互动等学习活动,选树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着力提升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班组文化建设与班组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有机融合,使班组文化渗透于班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让管理在文化中升华,让文化在管理中落地,提升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重在防微杜渐,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使班组管理更加适应科研单位的发展需求,使班组成为员工充分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

论文作者:王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研究院所班组安全管理难点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