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武汉产品创名牌活动的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论文,也谈论文,战略论文,创名牌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略是全局性的或重大的谋划,是活动力图取得成功的根本方式。没有一定战略作指导的运动,就是一种盲目的运动。企业创名牌也需要实施一定的战略,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开展创名牌活动,也要实施一定的名牌战略。武汉产品创名牌活动究竟需要实施什么样的基本战略才是最佳战略呢?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城市创名牌活动的根本目的出发来寻找制订名牌战略的客观依据。
一个城市开展创名牌活动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一个:带动全市经济迅猛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城市经济要实现超常规模的发展,出路只有一条:扬长避短,即不断增大和发挥城市现有的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极可能具有的经济优势,特别是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与产品优势相比,前者居第一位。
从组织上讲,一个产业是由许多部门构成,一个部门又是由众多的企业构成。这些企业生产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产品(商品),这些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产品(商品)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整个产业的生产结构。因此,产业结构是以产品结构为基础。产业结构,涉及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宏观资源配置和经济布局问题,因而它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产品结构是企业的微观经济结构,涉及的是微观经济领域里的活动和资源配置问题,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讲它是战术上的问题。产品结构的个别变动,通常对地区经济、城市经济不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无法左右地区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因而在地区和城市经济结构变化中,它属于一种量变;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却可以改变地区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宏观布局、资源配置及发展方向,在地区和城市经济结构变化中它属于质变。若干个企业或大批企业产品结构的剧烈变化,却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或者使某些弱势产业变为支柱产业,或者使某些支柱产业变为弱势产业。因此,产业优势不是建立在个别产品优势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大批产品优势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是建立在优势产品群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大批优势产品,就不可能有优势产业,两者从根本上讲来是统一的。经济建设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不取决于个别产品的调整,但却一定取决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基本合理,取决于经济总量,即总供给与总消费的大致平衡。因此,从武汉经济优势,首先是产业优势,其次是产品优势出发,是确定武汉产品创名牌活动战略的第一个依据。
实现武汉经济超常规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和发挥现实的经济优势,首先是产业优势,其次还要考虑和发挥潜在的经济优势,或未来一段时间内(例如下世纪初)可能具有的经济优势,首先是产业优势。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是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在武汉目前的产业结构中还不是支柱产业。但是,武汉是内陆特大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交通、贸易、信息中心,是我国东西交融、南北交会的大支点,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国内其它任何城市都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较强的城市综合实力,特别是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使武汉有条件在下世纪内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而国际性的大都市第三产业发达,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并成为支柱产业是少不了的。所以,武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确定武汉产品创名牌活动战略的第二个依据。总之,制定全市名牌战略,既需要考虑发挥现实的产业优势,又需要考虑发挥未来的产业优势或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句话:要依据全市产业政策。
因此,武汉产品创名牌活动的基本战略或总体战略就是:“以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中的优势产品群为重点,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名牌产品活动。”简称为“优势产业突进,全面带动”战略。
这个战略具有下列特点:
1、有明确的重点或主攻方向。创名牌活动需要有重点。因为每个时期社会生产可供使用的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如果平均使用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项目,只能造成效益的普遍低下和资源的浪费。再说,社会资源的流动是有规律的,一般是向着资金回报率高,效益好的地区和项目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经济差距的拉大,与大量资源向东部地区的转移不无关系。所以,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使用,集中投入,保证重点,做到投入一批、生产一批、见效一批,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创名牌活动需要有重点和主攻方向。为什么将重点和主攻方向放在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中的优势产品群上呢?一般而言,优势产品创名牌较一般产品创名牌要容易得多。因为它投入少、时间短、见效快。一般产品只有首先成为优势产品,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精品、名品。从原则上讲,每个优势产品都可以作为创名牌产品的突破口和重点,但是,全市优势产品很多,且分布在不同的产业和部门,因此,全市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必须集中,从我市产业结构和产业调整方向出发,集中到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中的优势产品群上。因为单个或数个产品的优势,还难以形成产业优势,更不足以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厦。只有依靠一大批名牌产品,才能形成若干个产业优势,进而带动全市经济迅猛发展。所以,就经济发展的全局而言,仅有几个名牌产品或“单打冠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名牌产品要取得“团体冠军”。
2、强调全方位性。创名牌活动必须全方位地开展,在各行各业各生产、销售部门,在各个企业中全面展开,全面性和广泛性是创名牌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因为:第一、创名牌活动只有全面、深入、广泛地开展,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优势产品和精品,从而为名牌产品诞生奠定雄厚的基础和后备力量,产品创名牌,如同体育竞赛中拿名次一样。产品创名牌,虽说以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中的优势产品群为重点,但非优势产业和非先导产业中的企业,以及一般产品,也须参与创名牌活动。重点以非重点为依托。重点产品与非重点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市场竞争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创名牌活动是一项以企业为主体的全民参与活动,企业、政府、社会都不能置身在外,离开了多数企业的努力参与,这项活动就会失去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二,名牌终究是少数,多数产品、多数企业成不了名牌,多数企业家也成不了名人。但是,“贵在参与”,尽管多数产品和企业成不了名牌,却可以通过开展创名牌活动,增强企业竞争的紧迫感、强化全民质量意识、促使企业改革挖潜、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职工素质、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使企业素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上档次,上水平。因此,这一活动对每个企业有百利无一害。第三、全面开展产品创名牌活动,有利于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其途径是通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产品结构调整为基础,而产品结构调整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开展的一项基本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结构调整则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开展。市场的竞争,迫使企业加快产品调整的步伐。创名牌产品,企业生产必须围绕市场转,根据消费者不断萌生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更新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性能,完善服务措施,淘汰过时的旧产品,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加快社会范围内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3、坚持持久性。创名牌不是权宜之计,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一个产品要历经数年的努力,才能创出名牌。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创了要保,保了又要创。创与保的过程对企业来讲,事实上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只要存在着市场竞争机制,只要企业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并不愿被淘汰,那么创名牌活动就不会止息。因此,坚持持久战,把创名牌这项利国利民的活动世世代代坚持下去,是这项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保证。
既有明确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又强调活动的全面性和持久性,是“优势产业突进、全面带动”战略的基本特点。
产品创名牌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需要遵循总体战略外,还需要坚持下列原则:
1、立足自身优势的原则。武汉市要立足于全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武汉是城市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科技力量雄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还有待充分发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途径需要进一步畅通。在产业方面,武汉是国内老工业基础,工业门类齐全,特别是钢铁、冶金、机械等重工业企业在全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优势,创名牌产品必须突出重工业这个优势,在产品方面,武汉有一大批重工业领域里的优势产品和轻工业领域里的汉货精品,有的已是中国名牌产品,如武钢的硅钢、耐大气腐蚀钢和稀土处理钢等产品。创名牌需要以这些拳头产品为基础和依托,把产品优势与产业优势结合起来。从城市经行业到企业,层层都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都有各自的拳头产品和主攻方向,形成重点产品群链,并实行聚焦战略,实施政策倾斜,名牌产品的诞生就有坚实的基础。
2、服从全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原则。创名牌活动是城市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同其他经济活动要互相配合,并服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服从城市的产业政策,服从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服从城市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并不能偏离这种总体目标和规划。创名牌活动不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活动,它要受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创名牌活动的指导,首先是从大局着眼,站在地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战略,使这一活动服从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健康发展。
3、质量第一的原则。名牌产品是质量一流的产品,在影响商品销售的质量、价格、服务等关键因素中,质量居第一位。现代的质量概念不仅指产品的外观、性能、品种等生产质量,而且已经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包括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在内的广义质量。因此要真正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必须按产品质量链,将产品的市场调研、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项专业工作和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工作、基础管理等项工作搞好,精益求精。尤其是要注意与国际市场对接,贯彻GB/T19000—IS0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工作标准,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切实加强质量监督。
4、市场导向原则。名牌不是企业自封的,也不是政府部门框定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诞生的。创名牌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首先,新产品开发要围绕市场转。在广泛开展市场调查、掌握顾客要求和期望信息的基础上,把握时代消费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革新潮流,着眼于高起点,立足于现实条件和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改进老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其次,产品营销要从市场出发,讲究策略。没有适宜的营销策略和丰富的营销手段,就不可能有高市场占有率,难以成为名牌。再次,名牌的品评主要依赖消费者,依赖社会,依赖市场检验。
5、重点发展与一般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与一般发展相结合是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全市创名牌活动不仅需要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选择好重点领域或主攻方向,而且各行业也要选准有优势和发展前途的重点产品,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选定重点产品,而且还要选准重点产品的改进方向或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市场定位。重点或方向能否选准,是产品能否创出名牌的一个关键。
6、创名牌活动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的原则。“改”是为了“创”,“创”又推动着“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改革愈深入,创名牌则愈有保障。因此要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的经营主体和有自主权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承担法人财产保值增值的民事责任主体,建立以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机制,这样就能为企业争创名牌提供强大的动力。
7、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创名牌产品必须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要树立长远观点,增强企业后劲,加大技术改造的步伐和力度,要积极引进、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采用先进设备、工艺、材料和质量保证手段,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品质量档次的全面提高。同时还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与规范化,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把名牌产品的生产建立在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坚实基础上。
8、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名牌产品不仅是物质生产的结晶,也是精神生产的结晶,它蕴涵着文化的品味。名牌是企业和社会宝贵的无形资产。名牌的生产过程是一种高品味的文化创造过程。名牌文化是名牌的灵气,它象灵魂一样宠罩着整个企业,植根于每个员工之中,渗透于每个产品之中,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基层组织,它同整个社会一样,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硬”的方针,做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创名牌产品才有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