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高考物理命题的研究与思考_高考论文

课程改革中高考物理命题的研究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课程改革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08上海高考物理命题意图

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物理课程的构建在理念上强调要注重让学生观察到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也强调要注重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强调要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物理高考主要是为高等院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要有助于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为达到高考的目的,08年物理试卷的命题原则是:知识点覆盖面广,各部分内容比例合适,注意重点和难点的考查。例如,功和能、力和运动、电场和磁场等知识都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应当在试卷中给予适当考核。

08年物理试题注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试题的背景,重视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引导高中教学回归教材,回归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避免死记硬背。

08年物理试卷,力求做到在全面考查高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纲中的能力目标考查,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注重考核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考核学生对解决物理问题所必需的数学手段的运用能力;注重试题的应用性以及图像的表达形式,体现时代性。

08年物理试卷,还突出试题的新颖性。试卷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等角度出发,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根据考纲中的考试目标,编制了一些面貌新颖的试题,以便考查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二、08上海高考物理的试卷特色

08高考物理试卷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对物理教学的导向

试卷的命制,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突出重点,注意覆盖面。试卷中涉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的试题,并非单纯地考查简单的物理概念或考核考生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要求考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知道它们的物理内涵,进行适当的推理;要求考生能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基本含义,能对物理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努力传递“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物理本质的理解”这一今后高考要求的重要信息。

[例1](题3A)第一空,考查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建构原理。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中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因为α粒子带正电,它的偏折是由于受到原子内正电荷的排斥而发生的,根据汤姆孙模型,正电荷均匀地充满了原子内部,就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况且,α粒子的质量约为原子质量的7300倍,即使和电子发生碰撞,也不会引起明显偏转。只有假设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央很小的体积内,这些正电荷对α粒子的排斥力可能非常大,才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第二空,考查了动能的定义式:。式中、m和v分别表示α粒子的动能、质量和速度,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因此第二空还涉及能量单位的转换和α粒子的结构这些最基本的物理概念。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死记硬背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或现象,不去统一、完整地认识、理解它们的本质,是答不好08物理试卷的。如,即使考生熟练地背出了教材中的关键句“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无核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模型”,但若不认识其内涵,则第一空是填不出的。同样,即使考生非常熟练地背出了一些物理结论、定义等,如若不能理解,不能把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也是考不出好成绩的。

[例2](题16)此题是教材上的一个薄膜干涉实验。酒精灯火焰的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分别从薄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反射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波,产生干涉。竖立的肥皂液薄膜,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同一水平面的各点薄膜厚度相同。在薄膜的某些厚度地方,两列波反射光恰好是波峰和波峰的叠加或波谷和波谷的叠加,使光振动加强,形成亮条纹;某些厚度地方是振动相消,形成暗条纹。由于同一水平面的各点薄膜厚度相同,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水平。根据这一原理,不难看出本题的答案为(D)。

可以说,学生平时有关薄膜实验的试题做了很多,甚至记住了答案,但高考题的选项和练习题的选项是不同的。如果考生能理解产生这一实验现象的原理,试题再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解答此题是不成问题的。反之,尽管考生做熟了这类试题,但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那就会被“金属丝圈转得晕头转向”。

2.关注物理思想的难点,体现选拔功能

高考除了对中学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具有选拔功能。因此,每年高考物理试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同试题的难度系数形成一定的坡度,以适合对不同层次考生的区分。高考物理试题的难点,力求体现在物理思想上,体现在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上。

[例3](题4)据题分析可知,质点受到的外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必须沿ON斜向下,根据力的矢量运算法则(见图1),当F垂直于ON时,力最小,如果再小,质点就不可能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所以F大小至少为mgsinθ。若F=mgtanθ,从图中可知,F的方向有两种情况。当F的方向水平时,其夹角(与运动方向)成锐角,外力做正功,质点机械能增大;当F的方向斜向上时,其夹角(与运动方向)成钝角,外力做负功,质点机械能减小。因此,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增大还是减小,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图1

此题对物理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第一空涉及力的合成,利用矢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判断。第二空根据力的大小,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判断出外力F的方向,根据外力F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夹角关系判断外力F做功的正负,由于重力的功不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据动能定理,可得到答案。

图2

[例4](题14)如图2,小球P所受电场力的合力指向O点,当它的带电量缓慢减小时,合力也缓慢减小。小球P从F运动到O,合力的功全部转化为小球在O点的动能。假设小球再运动到G静止,则小球在O点的动能全部用于克服合力做功。由于小球从F到O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于从O到G过程的合力,所以小球从O到G的路程大于从F到O,即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增大。所以,选项(A)错。同样,小球从G返回到O时,由于受到的合力小于从O到G过程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合力做的功较小,回到O点的速度也较小。所以,选项(B)正确。反之,当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时,小球所受合力也缓慢增大,使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选项(D)正确。由于合力不断增大,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小球在1/4周期内做初速或末速为零的变加速运动,平均加速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在小球往复运动过程中时间会不断减小。故,选项(C)正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此题要求考生从受力、力的功、能量、运动等角度,综合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分析问题。试题借助了质点振动中振幅、周期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比较各过程中运动的路程、时间、及回到O点的动能。

以上二例试题,均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且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善于综合运用这些原理,有时还要求学生善于运用数学技能。这类试题主要适合于区分高分段的学生。

3.强调实践性和探究性,引导创新意识的培养

物理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物理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探究,总结规律或验证结论也离不开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是考试目标之一,也是课改中教学要求的重中之重。08年高考设计了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实验题,以引导高中教学要注重通过实验设计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说明,学生要具备探究设计能力,就必须对所学物理原理、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能等均有深刻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认识上。

[例5](题18)第(1)小题要求考生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线路连线。该题实质上是要考查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根据分压电路原理接线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第(2)小题中,将串联后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显然,第(1)小题已告知两小灯都能正常发光,因此不能从灯泡的故障分析来说明原因,而要从两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每个灯分到的电压着手,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差异,若实际功率过小也会产生小灯不亮的现象。第(3)小题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电路设计,要求S分别与1或2相接时,永远亮,而只能分别在一种情况下亮;因此应将电路设计成:电路中,当S分别与1或2相接时,一灯与,串联后再与另一灯并联。

从此题分析得到的启示是: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学会跳出仅能套用结论的思维定势。若考生只想到“电路中有灯泡不亮,要么肯定是灯泡短路,要么是灯泡断路”等结论,这是于事无补的。

4.呈现图像的表达,反映现代社会的发展

有人说,21世纪是读图的时代。图像有时比文字更能简洁、有效地表达意义,也更有利于考生获取信息。对图像的理解,用图像处理问题是考纲中规定的能力目标之一,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学物理教学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也有图像专题的内容安排。这是当代社会发展所需。

[例6](题10)根据电磁感应原理ε=Blv,其中B、v为常量,因此ε与x之间的变化关系和l与x之间的一致。从题图中可看出,导体棒匀速经过圆形区域,当位置x<R时,l逐渐增大,且增大速率在递减;当位置x>R时,l逐渐减小,且减小速率在递增。显然,在四个答案图中,ε的变化关系与此一致的是图(A)。

[例7](题21)第(1)小题,从图中读出,运动员在t=l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牛顿定律可求得阻力大小。第(2)小题,首先要理解v-t图面积的含义,再通过“数格子”估算面积大小,从而得出运动员14s内下落的高度,最后由动能定理计算克服阻力做的功。第(3)小题,从图中读出运动员14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算出14s后着地的时间,再加上14s就是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时间。

例6图中获得的主要信息是长度与电动势分别随x的变化的快慢关系;例7要求从图像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性质,且还要理解v-t图面积的含义。这两例充分说明,图像给出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数学的含义,又有物理的内容。考生善于从图像中获取合理有用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考生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5.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物理中的数学思想

当今时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数学的技能和思想对物理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离开了数学,就没有今天的物理。无论在物理研究还是在物理教学方面,数学思想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数学与物理是相辅相成的。

[例8](题23)此题涉及的物理内容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一重点知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物理过程是:带电粒子先在电场I区域内加速,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在中间区域内做匀速运动,然后在电场Ⅱ区域内做类平抛运动。考生应该善于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出这三个过程,应该学会正确运用相应的原理。这是解决这一综合问题的关键。虽然类似的试题经常在课内外的练习中出现,但此题必须迁移高中的数学思想来处理,才能予以解答。第(1)题最直接明确的方法是用坐标来表示位置;第(2)、(3)小题解题时必须先假设可能释放点的位置为(x,y),然后根据上述分析的物理过程,列式推理求解,最后用数学方程来表示所有点的位置即可。

这种数学思想是高中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在考数学时,考生是不会有困难的。在学习物理时,学生也应该关注基本的数学技能和思想的运用,不能把数学技能仅仅肤浅地理解为运算之类的能力,要重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不能孤立地学习各门学科。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考生进入高校后的学习。

三、考试展望与教学启示

高考物理将继续坚持在考核考生全面把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把考纲中考试目标所规定的各种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即从知识立意继续转向能力立意。对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忆上,而要以理解物理的本质为主;难点主要放在物理思想、研究方法、知识迁移、创新能力等方面;重点主要集中于运动学、动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等主干知识内容方面。

为了能检验出考生能力的真实性,试卷将基本避免出现与学生平时经常做的练习题完全一样的试题。即使出现相近的试题,也会在题目的形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有所变化。试卷将力求提供少数创新试题,以便能选拔出那些真正全面掌握物理基本知识,又具备一定能力,善于灵活思考,适合进入各类高等学校学习的考生。

高中物理教材所涉及的定理、原理和规律并不多,但其变化可以多种多样。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多变的物理问题,还必须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必须具备较好的科学思维品质等。为了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平时实际的学习中,不应依赖死记硬背,而要对物理知识能够充分理解,并能深刻认识到,尽管物理试题的形式变化是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出现什么形式的物理问题,关键是把握其物理本质。

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涵。学生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要建立在对其原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明白为什么。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原理、公式以及产生现象的原因等,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切忌停留于将零碎的知识堆积给学生。

其次,应该合理利用例题。教学中使用例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学生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为举例而举例。要选择能够反映物理本质的实例,特别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等。这样的例题既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周围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

其三,应该使学生通过习题,来系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教师布置习题要有针对性,习题应该以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原则。要引导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充分理解其所含的物理内涵,达到能对物理问题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效果;要帮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炼物理思想,学会正确运用物理原理,学会结合数学手段解决问题的本领。

最后,应该科学地给学生进行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不应该是题海大战,对所学知识简单地“炒冷饭”。相同或相似习题也不宜重复多做,以免学生对试题产生条件反射,在解决问题时只记住条件和结论,只会套用做过的习题,而不会用物理原理去分析推理,忽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考总复习应该是“温故而知新”,是引导学生对高中知识进行自主梳理和总结,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刻地认识物理知识体系。高考总复习时,教师精选习题是非常必要的,精选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便真正地为学生减负。

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科学合理地利用例题和习题,搞好总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运用数学技能的思维能力。

标签:;  ;  ;  ;  ;  

课程改革中高考物理命题的研究与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