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群的区域创新网络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产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区域创新网络、产业群与产学研
网络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网络与结网的概念便开始流行。英国哈兰德(Harland C.M.)在《网络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到,原来的网络概念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纤维线、金属线和其他类似物联结成一种“网”的结构。现在,网络是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按照哈肯森(Harkanson)的观点,网络是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的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流动,在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网络类型有多种,如果强调行为主体是企业,则可称为企业网,如果强调网络中的活动是为了创新的目的则可称为创新网络。如果强调区域,则是区域创新网络,产业群是一种重要的区域创新网络。
按照Michale E.Porter的定义,产业群具体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国外众多研究者对波特产业群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取得了一个基本公认的产业群的定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利用的结合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制造)市场中的进入壁垒,取得协同经济效果,分散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关联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工程公司)、中介机构和顾客通过一个附加值生产链相互联系形成了网络,这种网络就是产业群[1]。
提到产业群自然会联想到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的“产学研”工程。该计划从1992年开始实施以来,有力促动了我国企业界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各地区、各研究单位走上了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之路。产学研中的“产”是指企业界,“学”主要指“高等院校”,“研”指“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是基于产学研各方各自拥有丰度(数量、质量)不同的资源禀赋类型,期望以不同利益主体的资源互补取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高效率。
产学研主要强调的是产业界、科技界、高等院校或者说是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而产业群则包括产业界本身的合作、产研合作以及产学合作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产业群=企业群+产学研”。产学研合作主要讲的是产、学、研之间有关产业方面的联合,一个企业不仅可以与本地的科研机构合作,而且可以与所在区域外的,甚至国外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强调的是产业性联合,不含区域的意义在内,而产业群则不仅包含有产业的意义,而且有区域的意义[2]。
波特认为,“为更有效地利用投入要素,需要持续地创新”,而持续的创新,需要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是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行为主体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系统。应该积极地在产业群中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加企业之间、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创业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服务机构)之间、企业内部各阶层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学研联合体,构建本地化的知识网络。
二、基于产业群的区域创新网络
产业群既具有产业的特征,又具有区域的特征。简要的讲,它是由某一区域的物质生产机构(企业)、知识生产与持有机构(大学、中试基地及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技术咨询、生产力中心等)以及制度生产机构(政府)之间及其内部交互联系而形成的网络[3]。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政府提供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形成且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稳定联系网络。与一般的区域创新网络相比,基于产业群的区域创新网络要完善得多,集群本身对大学等辅助性机构有很高的要求,同时集群长时间的演化也促进了它们的成熟。
基于产业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具有节点、交互式联结两大要素,如图1所示。它包括企业间在创新中的合作;企业与支撑机构如大学、研究所、职业培训单位、技术中介、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形成互动网络,共同创新。特点如下:
图1 基于产业群区域创新网络
第一,经济活动集中的产业群是创新的“温床”。创新能力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创新潜力和创新环境,一个区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环境主要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科研机构、先进的制造业产业和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据研究,在原西德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活动集中的区域不仅完成了本区域内70%的研发活动,而且还将区外50%~80%的研发活动吸引到区内进行。根据熊晓云提出的信息关联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准确地衡量产业群的创新网络中各主体共同创新的程度。信息关联系数反映的是企业间的科技溢出和信息的传递情况,可以表示为:
X[,i]=M[,i]+γ[,i](θM[,j]+T) (i,j=1,2,…,n)
M[,i]是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是同行业相同技术领域的其他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θ是产业间的知识溢出程度,T是产业的公共知识水平(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知识),γ[,i]是企业吸收能力,表达了企业认识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并通过吸收将其应用到商业中去的能力[3]。可见,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联系越频繁,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总量越大。
第二,产业集群环境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由于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编码化的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易于在更大的地理空间上交流与扩散,但是对于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决定创新能力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这类知识个人属性较强,一般难以用语言表达、用编码化的知识传播与扩散,而集群内企业、机构通过地理接近性和相似的产业文化,便捷了企业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所以,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指出:“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同行们不知不觉学到了许多秘密。”
三、基于产业群的区域创新网络构建
我国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改革开放以来,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仅在30%左右,这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平均水平。技术创新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所以,为适应经济的全球化过程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必须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去考虑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中,尽快在产业群内构建和强化由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为节点的区域创新网络,有效地促进官产学研的合作,形成波特所指的“学习型经济”即集群的动态外部规模经济。
第一,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
由于产业群内集聚的是“同质”和关联度很高的企业,某个新产品和工艺技术的溢出和模仿,可以使一个创新活动发展成为一群创新活动。由于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企业只有联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一种持续不断创新的路径依赖,才能满足市场差异化需要。正是企业之间的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生力,使当地经济迅速增长。
第二,政府部门对集群创新的引导作用集中表现为培育区域创新环境。
一方面,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企业发展和创新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致力于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即包括正确引导集群发展的法律法规,产权保护、金融、财政等政策,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进而影响着或引导技术创新的直接参与者(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等)。譬如,可以拨款给大学和实验室支持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路、新成果,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企业获得贷款,进行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就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将企业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进一步使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扩散。
第三,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官产学研结合的纽带或桥梁。
中介服务机构一般包括半官方性质的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商会、创业中心(孵化器)、各种服务中心等,这些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量大、组织形式先进,由于集聚了信息、技术、投资、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质优价廉的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长初期的竞争风险,使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与专业化,使科技发明尽快进入到相关经济领域。
第四,大学等科研机构雄厚的研发力量有利于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随着企业单独进行技术创新难度的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技术创新不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相互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发生难易与发生频率。实际上,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以便使自己的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希望更多的成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但一方面是数以万计的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机构拥有的大量成果得不到运用,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是极为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