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节能设计论文_刘新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论文_刘新

刘新

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物质,能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增长,使得能源在不断消耗,建筑耗能是能源消费的重要构成的部分,人们更应该对其重视。本文从建筑规划与设计上对其进行探讨,并提供一系列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可再生资源

建筑业需要建筑节能,主要根据建筑的维护结构使用建筑节能措施,建筑的规划布局、建筑选址、采光效果和自然通风及新能源的利用等一些通过手段产生的节能效应,指导原则要求,却被人们长期忽视。节能设计的维护虽然重要,但建筑节能不单单只是维护结构的节能,仅凭单一的方式节能问题不能得到全方位的解决。新材料、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目前现有的节能技术不能满足新的要求。人们对办公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一直在提高,而现有的节能措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需要研究一套符合人们需求与时代要求的理论来支持现在的建筑节能设计。

1 建筑节能现状

建筑节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筑节能”;第二阶段是“在建筑中保持能源”;使建筑中能量损失减少;第三个阶段是“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第三个叫法更显积极。这说明,人们不再局限于减少能耗量、减少需求量对能源的认识,而是已经发展成为提高能源利用率,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舒适度提高。

第一阶段:节约能源,就是抑制能源消耗,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使用;第二阶段:能源守恒,在建筑中尽量保持能源,减少流失;第三阶段:使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第四阶段:减少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这样使得建筑节能对保护地球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意义。

我国建筑节能始于80年代出,起步较晚,先根据居住建筑,再根据公共建筑,从北方后南方,先城镇后农村的一个原则,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节能技术法规与规范。

在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策略中主要以以下的几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单体设计、组团规划,保证太阳辐射能足够的体现在建筑物上,就要从间距、朝向、形体上来进行设计。并提供有利的自然通风;减小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体形系数,使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得到加强,减少能量损失;提高门窗气密性,从而减少冷风渗透,使其本身的保温性能得到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减少,同时对空调管理手段与运行效率得到改善,使设备耗能减少。

2 建筑布局方面的节能设计

2.1建筑朝向。全方面的考虑当地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气候条件等方面,以节约用地作为前提,本地区最佳或者接近最佳的用地优先考虑。满足冬季能尽可能接受到更多的日照,夏天能够避免过热,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利于自然通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在北半球,受到太阳方位角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影响,我国较为适宜的建筑朝向在南向,由于建筑设计过程中会因各种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全部都是南向的建筑,所以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建筑朝向,从而尽可能的满足节能与舒适要求。

2.2建筑间距。比较大的建筑间距使建筑物能够更好的受到充分的日照时间与质量,这样非常有利于建筑的节能。但是由于城市用电非常紧张,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上来看,又希望建筑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解决这一矛盾要合理。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是,对建筑物的合理布置,使其有较小的间距与良好日照的最好组合。单体设计的建筑中可采用降低层高、退层处理等方法。

3 建筑节能设计重点环节

1.选址

在建筑选址上,首先要考虑日照,人们生存中,工作效率、身心健康都与日照的关系密不可分,内部居住空间而言,获取更多的日照包括日照实数、日照量和日照质量3个方面。住宅建筑设计的选择上一般应选择在向阳的地段,我国北方人民一般选择“坐北朝南”的朝向定式,严寒的住宅朝向应该南北向为主,这样每户的主要房间都可以朝南,有利于争取日照。要满足要求的日照间距,各个地区应从日照卫生标准以及城市的环境条件来确定日照的标准间距。其次,建宅上因避风,冷风会渗透建筑物围护体系对建筑物的冬季防寒保温上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严寒地区,在建筑物的选择上应选择避风的基址,用错列式布局来避免“风影效应”。

2.建筑布局

选址和规划要合理,住区的总体布局要考虑充分,利用日照以及自然通风,产生不同的热量需耗,和多余热量,不同的住区道路在风向和风速上有着影响,在住宅群和道路之间通常是方向竖直、速度比较小的管状气流,难以穿越建筑物,所以住宅群体的建筑上必须考虑其形状以及体量的组合布局,使住宅的高低层错落排列,冬天建筑物能够保持室内的热量,防止冷风渗透。夏季形成穿堂风,使之自然通风达到降温效果。根据建筑的布局,建立人工生态平衡系统,利于节能。

3.建筑朝向

朝向对能耗具有较大的影响,正南的方向和正西或正东向的房屋相比,大概全年的耗电量要增加20%,坐北朝南的住宅设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律,户户朝南不一定和当地太阳入射角和主导风向有因果关系。不利于通风的方向往往就是理想的日照方向。朝向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1)冬季有适量和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夏季尽可能减少太阳直接射进社内和外墙面;(2)夏季应有良好的通风,冬季要避免冷风的吹袭,朝夕日照与夏季射入角差别的变化,我们应对朝向进行合理利用,使建筑避免在夏季受到南向的炙烤,从而获取更多的阳光,使建筑物得到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

4.建筑通风

建筑通风多考虑自然通风,自然通风具有成熟和廉价的特点,被当今的建筑节能所广泛使用,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取代传统空调的制冷系统,主要利用室内外的温差所造成的风吹和热压向建筑物不同表面上所造成的风压差来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自然通风在建筑应用上的主要表现:(1)增加室内外的温差(2)加速室内的空气流动。

5.太阳辐射

建筑物所在的室外环境并不止与室外气温有关,太阳辐射、风、雨等也与其息息相关,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由于朝向不同建筑外立面所得到的太阳能也不同。南立面与北立面相差大,冬季的辐射热,从建筑冬夏季的综合防热来考虑,建筑的最佳朝向是南向,南北向的长方体形建筑,会有一个最佳的高度比和长宽比,建筑物外表面所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很少,夏季的日照与这种最佳尺寸相关,我国的7月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最炎热的一个月,将7月大暑日来确定建筑最佳尺寸比较合理,建筑应用小尺寸防止太阳直接辐射最佳。

4 方案节能设计

节能控制的重要阶段是前期的方案设计,为整体降低能源消耗奠定基础就需要在构思时进行综合考虑节能的各要因素,而到后期施工图的阶段局部性加强建设热工性能的这种做法是一种非常不经济的做法。在此方案的设计阶段应该把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通风组织与建筑空间做重点研究,大面积玻璃幕墙要谨慎使用,装饰元素利用遮板等。其次,建筑师要把许多专业的相关节能设计协调好,要为通风、采暖等专业节能创造有利的条件。尤其要注意人工照明、通风面积等多方面的综合角度进行合理的立面开窗设计。从而是建筑物的耗能降低。

结语:作为一项系统功能的节能,它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比如规划设计、自然环境、居民意识等。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只是片面的追求建筑面积、公众节能意识薄弱、缺乏可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等,但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职业,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加大科研的力度,采取严格的奖惩措施,把节能型的建筑进行加大力度推广,从前期开始着手,是我国向可持续性道路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做好城市环境的规划,把照射到建筑外层的太阳辐射合理的引向自然界的循环里面中去,使节能设计得到优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海燕.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问题.中国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刘衡.建筑的综合节能措施.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1.2

[3]刘加平,武六元.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能源工程,2001.2

[4]蒙晓哲,周红涛.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思考[J].陕西综合经济,2007,(4).

[5]王玉玲,朱江雁.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新疆化工,2006,(1).

论文作者:刘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论文_刘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