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流通业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流通业存在的问题
综合来看,中国流通业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点:
(一)高层重视不够,缺乏明确产业定位
长期以来,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价值创造思想的指导下,“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导向政策盛行。各级政府奉行GDP考核指标体系,追求发展高产值的制造业,而基础性、低产值的流通业被放在次要地位。同时,由于理论的缺陷引致高层对流通业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对流通业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尽管学者们相继提出“先导产业论”(刘国光等)、“基础产业论”(黄国雄)和“战略产业论”(刘子峰、冉净斐和文启湘)的观点,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直到目前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体现。这说明国家对流通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依然不到位,流通亟需高层重视,并从国家战略角度明确定位流通。
当然,目前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对于流通的范畴界定存在模糊的认识。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着八个困惑:
困惑一:流通的泛在化。如今,我们讨论流通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第三产业中讨论商贸服务业中的流通。而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都存在着流通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涉及的流通问题更为关注。退一步而言,即使我们讨论商贸服务业的流通问题,往往是由于上游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问题,引发了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问题。
困惑二:流通的对象无形化。在传统的教科书中,讨论产品与服务时,往往把它们进行了严格的物理分割。而作为流通的对象,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信息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服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与影响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打破了传统教科书中对产品与服务的界定,而且无形化的比例越来越大。
困惑三:流通的产业一体化。流通的产业一体化不仅仅指内贸与外贸的一体化,而且,涉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关系。商务部自组建以来,一直试图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统一起来,但是,时至今日,内贸与外贸的一体化问题,仍然是横亘在流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难题。
困惑四:流通的混合化。我们面对的流通既有传统的层面,比如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的问题,也有与时俱进的、高科技高度融合的高端化的层面。所以,我们讨论流通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不同层面的冲突与纠结。
困惑五:流通的层次化。现在的流通企业有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集团,而更多的是遍布城乡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小企业,这些众多的微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大型集团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空间分布中也存在着层次不同的问题,核心商业区、城乡结合部、社区服务区与农村生活服务的层次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在一个层面。再者,我国流通产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未来长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在一个层面。这些都对政府决策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困惑六:流通的碎片化。如今,我国的消费主体日益呈现以80后乃至90后为主的特征,消费客体也出现个性化与定制化的趋势,消费过程的多样化导致了碎片化的状况更加明显。比如,网购市场的日益成熟与发展,碎片化群体的不断扩大,迫使流通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提高反应速度。
困惑七:流通业出现虚拟与实体的融合化。一方面,虚拟的电子商务企业存在着向实体延伸的动力,以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传统的实体企业也存在着向虚拟电子商务空间的拓展,以保持自己的市场不被更多地蚕食。
困惑八:流通的双重“人格化”。我国的流通企业既承担着为民众服务的责任,即政府所要求的生活必需品的准公共服务,又具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职能。这样的双重“人格化”导致流通企业既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公共支出的补贴,又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
(二)政策歧视,市场分割
在流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其重视度不够和缺乏明确战略定位,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上一直存在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央和地方预算中,政府历年来对流通的资金支持相对农业和工业明显不足。二是在外贸与内贸政策中,存在着重外贸、轻内贸的政策;同时,内外贸体制中存在的实质性隔离,导致内外贸长期无法一体化。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在某些地方盛行,导致国内市场分割,无法实现“大市场、大流通”的内部统一大市场。四是在基础资源使用中,流通企业用水、用电价格相对于工业企业偏高,增加了流通企业的运营成本。五是在对国内流通实行产业政策歧视的同时,对外资企业实行或明或暗的“超国民优惠待遇”,使得国内流通企业雪上加霜。即使2008年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两税合一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依然“内外有别”,对引进外资提供相应扶持和资源使用优惠政策,对内资的激励则相对较弱。无论是产业政策上的产业歧视,还是“内外有别”政策歧视,这都对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起着很强的抑制作用。
政策歧视以及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导致我国流通市场分割严重,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内外贸市场分割、区域市场分割、城乡市场分割以及条块市场分割。内外市场分割导致外部市场受FOB条款的制约,对外流通很难发展;同时,外贸企业因缺乏内部市场通路,无法支付高额的“通道费”,结果无法进入国内庞大的市场。其结果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像是被斩掉手足的生产巨人,一方面受制于掌握知识产权的外国企业,另一方面受制于掌握流通渠道的外国企业,只能赚取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较低的附加值。特别是,这些外向型制造企业对内失去庞大市场的流通能力,无法应对外来风险,一旦受到外来的冲击只能眼睁睁等死。与此同时,尽管内部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推进,但在区域保护和条块利益的驱动下,内部流通市场区域和条块分割依然严重,成为内部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制约因素,不利于内部市场资源和产品优化配置,国内统一大市场很难形成,进而引致流通长期滞后于生产,价值实现落后于价值创造,生产相对过剩,消费相对不足,陷入了产品积压的困境。
(三)流通企业散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
流通企业散小、市场集中度低和竞争力不强可以通过在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及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来体现。2010年,我国零售百强企业中只有苏宁、国美和百联集团的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规模。沃尔玛的销售额在2009年高达4082.14亿美元,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4210亿美元;而家乐福2010年销售额也高达1010亿欧元。而我国零售百强企业整体的销售额仅为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的62%。同时,我国零售百强企业零售规模总体达到16641.2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10.6%;而美国这一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高达60%。可见,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整体呈散小、微弱的状态;流通主体之间关联度低,现代化、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流通集团化、规模化程度偏低,流通组织结构松散、流通效率较低,竞争力不强问题依然严重。
更为紧迫的问题是我国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待明晰,尤其是那些靠通道费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企业,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外资企业。有的外资企业过分地依赖通道费、进场费和服务费等,忽略了对流通模式的创新,盲目扩张,结果导致破产倒闭。
(四)理论研究滞后,无法满足实践需要
我国有着悠久的“轻商、抑商和贱商”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又经历了很长的“无流通和半流通”阶段。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为了解决流通体制和建立市场机制问题的流通理论才开始兴起,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流通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流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如何推动流通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摆在流通理论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曾遭受到“无用”的责难和“取消”观点的流通理论被赋予特殊的使命和地位。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经济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对流通经济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理论缺失,研究方法陈旧,再加上西方经济学不断强化,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流通经济理论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面前有些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流通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需要。
(五)学科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
商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商业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复杂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理论指导,因而流通理论研究应该得到重视,流通应该得到大发展。然而,商业经济学并未能像其他学科一样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反而日益走向边缘化。1998年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将流通经济学划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学科在很多高校被砍掉或者转成其他学科。尽管最近调整学科目录,将恢复贸易经济专业,但是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个单位。流通学科的发展滞后致使流通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流通业发展升级的重要瓶颈因素。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是当前扩大内需政策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促进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定位
在市场经济机制和体制下,作为相对独立环节的流通业上通生产、下接消费,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桥梁和纽带,被比喻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目前,在我国“流通是生产的瓶颈,流通是中国企业家的困惑,流通是生产企业不可逾越的门槛”。怎样认识流通问题,不仅关系到生产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如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重要。流通业不仅具有价值实现功能,更具有创造价值的增值功能;不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外交往的基础,更是城市的基础和国民生活的基础。我国流通业已经具备了学者们提出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或战略产业的基本特征或特点,因此,无论从产业功能还是从产业价值及重要性上,流通业在国家层面都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予以明确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或战略产业定位。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应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依次明确本地区的流通业定位,引导流通业的有序发展。
(二)消除政策歧视,促进市场统一
政策歧视源于认识的偏见、理论的误导或与追求目标定位的偏离。长期以来,在流通不创造价值、不属于生产性劳动观点的影响下,形成流通不是产业,更谈不上受到重视,引致其发展滞后的现实。事实上,流通产业既通过交易实现价值,又通过自身服务实现价值增值。它不仅通过创造有形的价值提供有形的产品,它还通过创造无形的价值提供无形产品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多层次的需要。因此,流通产业是具有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本不应该受到产业政策的歧视对待。
同样,“内外有别”的歧视政策首先源于国内崇洋媚外的思想以及对外资的高估和盲目信任。在外资管理理念领先、技术先进和经营模式领先等认识误导下,产生对外资的盲目信任和饥渴式的需求,进而通过各种或明或隐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入驻,破坏了原有的商业生态,对内资商业造成一定的打击。事实上,所有流通企业的本质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商业环境好,资本都会不请自来。伤己利人的“内外有别”引资政策可以休矣。
内外贸市场分割既具有体制性的历史成因,也是内外贸歧视政策的结果,曾经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内外贸市场的分割已经造成我国外贸企业对外流通受制于人,对内流通没有发展、渠道阻塞不通的局面。尽管外贸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它却失去机动应对能力;面对外来风险只能苦苦承受煎熬,别无良策。
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51.27%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而2010年为49.95%。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市场失衡状况,加上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保护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分割和条块分割,这些都成为国内统一市场的羁绊,制约了我国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
政策歧视是流通产业发展滞后、内外部市场分割、区域市场、部门市场分割和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流通业是构建内部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据此,针对国内目前对流通业存在的产业歧视政策(包括税收,水、电、土地资源使用等)、外贸优惠政策、“内外有别”的引资政策和由于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存在的部门保护和区域保护政策,建议在“十二五”期间,能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及各部门、各区域存在的歧视政策进行清理,彻底消除政策上对流通业的歧视,特别是对内资流通企业的歧视政策;同时,制定支持流通业大发展的战略政策,促进流通业的快速升级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区域统一、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内外贸一体的大市场。
(三)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业竞争力
流通业已经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流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大的流通不可能造就经济大国,更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流通业已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谁控制了一国的流通业,谁就控制了该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流通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在内部市场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零售百强(包括外资零售巨头在内地的销售额)整体销售规模仅为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60%。国内零售市场分散、集中度低,我国流通企业在内外部市场竞争力都不强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因此,我们建议制定流通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强产销之间的衔接,减少流通环节,强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流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内资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鉴于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建议在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增强流通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制定中小型社区流通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的血管和神经末梢,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和经济良好运转的基础。因此,在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不能以中小流通企业的损害为代价,否则,将适得其反,将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便利,破坏我国的流通生态,恶化我国的就业状况。
(四)加强理论研究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
21世纪,流通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顺利运行、提升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流通市场的繁荣,为流通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肥沃的土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通理论研究逐步进入低谷状态。直到目前,流通研究方向分散,研究力量薄弱,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实践中,流通业已经成为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遇到的很多问题亟需流通理论予以支撑,对流通理论有着迫切需求。可是,现有的贫乏的流通理论不足以解释流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当前,快速发展的流通实践与相对滞后的流通理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流通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在政策上加强对流通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理论的创新引导我国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客观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为流通业发展和流通理论创新提供丰富的土壤,我们建议在国家层面上重视并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借这次学科调整之际恢复贸易经济学二级学科的地位;鼓励各高校恢复流通经济学的学科设置;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增加设立流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同时,加大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研投入和增设期刊杂志,提高流通经济学学科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向流通企业提供高层次的流通人才,为流通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加强流通理论研究,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支撑,促进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重视流通业相关立法工作,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比如,讨论多年的《商业网点规划条例》迟迟无法出台,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流通产业的规范化与有序化发展,导致各类业态失衡发展,过度竞争现象比较严重。而出台这样一部法律涉及多个部门的利益,而发起的商务部又被冠以扩张自己权力的恶名,导致无法尽快出台。
(七)重视中介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的尴尬状况是在某些方面,政府干预过多,存在着越位的问题,中介组织无法发挥正常的中介组织作用,而在某些方面,各级政府又彼此推诿,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存在着缺位的现象,因此,如何有效发挥政府与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的作用,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