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情境设计
相较数学语文,当代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略显敷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课、做练习之后学习成果甚微,而那些所谓的兴趣教学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下去学生就会觉得“数学是一门很难有所收获的课程”。归根结底,学生学不会的原因还是因为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到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教育改革深入的今天,“微课”进入了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利用微课教学来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只有教还不够、还不行,还需要学生将老师教的知识切实的落实在实践中。
一、微课选题鲜明,指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一定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进行的,主题是微课之睛,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是进行微课教学的首要要求,良好的选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提高微课的使用价值。教师在选取教学主题时,首先要依据课本教材的专题模块来设计主题,将知识系统化,避免知识点繁多庞杂零碎,学生学起来没有头绪,觉得盲目。其次,目标明确之后,要再科学合理地分解,基于本班学情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将教学内容的分解尽可能有条理、层次递进地细化。且教师在选题时不必太过局限于教材表面的浅显内容,可适当进行挖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
二、微课导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课堂也需要构建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完整的课堂结构。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篇文章的开篇,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渲染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从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开头作用,这对接下来老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督促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上,所以教学内容既不可拖泥带水,也不能不分主次,需要教师构建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课堂教学。因此,数学微课的导入不仅要简洁清晰,以便快速切入主题,还需要有趣味性,抓住学生的关注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微课创设情境,利用感官刺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在讲台上讲解例题,分析公式,一个人讲得激情飞扬,学生被动地听讲,完全被老师的思维所牵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本末倒置。微课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模式的缺陷。微课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展示本堂课的主题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全新的视听效果。例如利用微视频在讲解完扇形统计图的制作之后,老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扇形统计图,主题自定。这样在学生刚通过视频学习完之后,趁热打铁,对知识点记忆巩固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锻练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应用型微课教学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数学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课堂理论层次,主要的还是要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建立应用型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时,大可不必局限于课本表层知识,可适当进行课外拓展学习,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作为课堂练习,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见闻,从而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提高见解力,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一开始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认为多边形会有固定的公式去计算。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欧战学生的建模思维,将多边形面积进行分割,比如“正五边形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腰梯形就可以看作是两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要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学会通过拓展建模,将自己面前的事物通过熟悉的方式进行表达或描述,有效拓展学生的建模思想。
总之,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逐渐展示着其重要的影响,但其发展应用还不够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与课堂实际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经验进行总结,并根据微课自身的特点与独特优势,见微知著,深入挖掘微课“微优势”,借助微课的“微效应”,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伟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与操作的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105
[2]薛志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与操作结合教学模式开展[J].数码设计,2017(06):255
论文作者:刘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教学论文; 建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