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建华

湖南省株洲市凯德心血管病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 分析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的为实验组,于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37.69±10.75)分优于对照组的(62.09±10.14)分,两组的焦虑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本文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的基线资料

通过红篮球抽取的方式将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异常者、精神系统异常者、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伴有其他病史者剔除本次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组3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45±10.17)岁(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40岁),男性患者共19例,女性患者共11例,包括1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6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及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对照组3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72±10.35)岁(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40岁),男性患者共18例,女性患者共12例,包括1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7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及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具有较好的均衡性(P>0.05),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中。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做好护理文书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给予患者简单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

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3]:

(1)心理护理: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了解患者内心顾虑和主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邀请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与患者分享治疗心得,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可采取音乐疗法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2)用药指导:告知患者不可私自用药,需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黄绿视等中毒症状。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饮食提倡清淡、低热量、易消化,根据心功能分级和利尿剂治疗效果确定钠的摄入量,确保维生素的摄入,告知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主,不宜过饱,不宜进食刺激性、易产气的食物。

(4)休息指导:鼓励和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早期自主活动,根据心功能情况选择运动训练方式,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疲劳、心慌及气促,可降低运动量或者停止运动,应以轻体力及有氧活动为主。

1.3 观察指标

于护理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呈正比关系,焦虑评分和护理效果呈反比关系。

焦虑评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总分在0-100分之间,以50分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临界值,无焦虑情绪说明得分在50分以下,有焦虑情绪说明得分在50分以上,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0-100分之间,共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四个维度。

1.4 数据处理

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以95%作为可信区间,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计量资料表示,使用t检验,当两组患者的P值小于0.05时,代表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评分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37.69±10.75)分优于对照组的(62.09±10.14)分,两组的焦虑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危害性较大,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具有病死率高、预后性差的临床特点,随着症状的不断恶化、体能的下降、治疗副作用的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均不容乐观,因此,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全面有效的康复护理十分的重要[4]。

康复护理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较好的符合了新时期的护理需求,在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情绪,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较[5],具有显著的针对性、系统性优点。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获得较高的护理配合度[6];通过用药护理可增强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通过饮食护理可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通过休息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7]。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37.69±10.75)分优于对照组的(62.09±10.14)分,两组的焦虑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了康复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发英,黄浩.7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5):522-524.

[2]曹淑贞,陈彩翠,杨菊妹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162-5163.

[3]郑春喜.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36-138.

[4]丁玲,方岁妹,高新新等.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2):2040-2041.

[5]李燕江,汤文辉,郑月萍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28例护理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47-148.

[6]王香媛,高美玲.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1576-1578.

[7]陈首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96-97.

论文作者:王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