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技师学院 山东 滨州 256500
关键字:“问题学生” 宽容 善待 家校合作
摘 要:“问题学生”需要我们特殊对待,更需要我们用心对待。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曾说过:教育是灵魂转向的艺术。教师对“问题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通过爱心、激励、赏识,通过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因材施教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让“问题学生”体验到作为一名优秀学生的幸福感,成就感,从而达到我们真正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
“问题学生”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永久的话题。被归类成问题学生的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甚至被厌恶。然而,年少的他们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的、纯洁的心灵,同样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所以,转化问题学生就成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用真心与他们交流,去引导他们、关爱他们,去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从而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每一位“问题学生”。
从教11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遇到的所谓“问题学生”不计其数。记得有一年,高一结束之后,高二又组合了新的班级,开学之后一个月的秋季运动会,体育委员报告说有一名同学没来,我马上与他家长取得联系,家长说我不了解情况呢,这几天在工地,一直没回家,他在爷爷家住,我问问。挂断电话之后,我认为也许孩子病了,就没太当回事,继续忙碌着运动会。过了一会儿,孩子就来了,主动来找我,我一看也没有身体不舒服的迹象,就问他有事为什么不请假?他说我从上初中以来就从来没有参加过运动会,还需要请假吗?他的话让我震惊了,又一个问题孩子,自由散漫的孩子。通过交谈,孩子对我做了保证,以后一定做到有事请假。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比较关注他,上课不说话,但也不听课,不学习。下课后也不和班里任何人交流。再后来,与班里的另一个男孩走得比较近了。这时我就开始找他谈心了。在与他的交往中我慢慢了解到,父母离异,很快又都重新组合了家庭,并有了各自的孩子,他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除了给钱之外,对他几乎不闻不问,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才有了现在状态的他。每次找他时,我都认真地倾听并想从他的表情里读出些什么,可每次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对自己的父母不抱任何的希望。只要谈到他的父母,他都有一种不屑的神态。
从以后的每次活动中我也证实了他的想法,无论是学校里、班里需要家长配合的活动,他的家长都会以各种理由搪塞而不来参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严重的一次是高三开学的家长会,我让孩子们给家长写一封书信放在课桌上,把自己的梦想,高三的打算以及平时想给家长说又不敢说的都写在书信里,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家长会的前一天我特地给他父亲打了电话,他父亲说孩子已经说过了,并保证一定来参加。可是到了家长会那天,唯独他的座位是空的,我也对他的父亲有点失望了。可是会后我还是给他父亲打了电话,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说以后尽量的多关心孩子。
高三家长会以后,我每隔一段时间就找孩子聊一聊,有时他也会主动找我,我们聊他的朋友,聊大学,聊未来,因为在与他的交谈中我发现他虽然对亲情不抱希望,可一聊到大学和他的朋友,他的眼睛就会放光,他的脸上就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记得有一次我带他去我家吃饭,看似非常拘谨,但和我上一年级的儿子倒是玩的不错,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缺乏亲情。然后,我就和他父亲畅谈了一次,把他的表现以及对亲情的渴望等等都告诉了他的父亲,希望我们能够家校合作,为了孩子的梦想与未来共同努力。一个月后的又一个周一,他竟然主动来找我背题,我随便问了一句,周末干嘛啦?他竟然说看孩子了。以前的他周末几乎就是泡网吧,根本不在家,这细微的事情证明,他的家长努力了,他也正在慢慢接受他的父母,他的家庭,他在努力地改变自己。而我更欣慰的是,一个顽劣的孩子开始远离恶习,一颗孤独的心开始融入集体的生活,开始享受亲情的温暖。一双乞求他人肯定的眼睛开始寻找自我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因此我们教师就应当视学生如自己的子女,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学生只要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昂首挺胸,扬帆奋进。
通过这个孩子的转变,我认识到师爱是一种高尚情感的凝结,是架起师生心灵沟通桥梁的纽带。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真挚的爱,给予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学生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并产生自我教育的巨大内驱力,才能不断地调节自我,从而体现出对自己包括对他人的负责。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论语》中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往往因为无知,所以狂妄;因为不了解,所以偏见。只有多方面了解,你才能多角度地认识。因此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有耐心,而不要早早地下结论,早早地摇头叹息。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也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们的转化工作必须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问题学生”需要我们特殊对待,更需要我们用心对待。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曾说过:教育是灵魂转向的艺术。教师对“问题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通过爱心、激励、赏识,通过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因材施教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让“问题学生”体验到作为一名优秀学生的幸福感,成就感,从而达到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
论文作者:高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家长论文; 家长会论文; 父亲论文; 我就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