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拙见论文_陈海群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拙见论文_陈海群

陈海群

澄合矿务局权家河社区 陕西 澄合 715200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关键在人。历史经验表明,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成功,不但要有正确的路线政策,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政策的高素质的工作者队伍。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要靠这支队伍去贯彻落实,社区居民要靠这支队伍去组织动员,提高党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更要靠他们去展开切实有效的工作。这支队伍就是我们社区全体党员。

一、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从事社区党建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是由原先矿区党务工作者转换而来。由于基层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基层党建工作者经常要不计报酬、不分节假日地工作,让不断暴露的问题和矛盾得到及时解决。“串百家门、知百家事、暖百家心”,长期的实践锻炼使大家熟悉身边的环境,处理问题往往将心比心,妥贴周到,也深受众望。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考虑,由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是一项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工作,尤其是作为一个新型的产物——企业社区党建,它定位高,目标远,任务艰巨,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从事社区党建工作的干部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文化程度不高。社区党建工作者的文化程度都未达到理想状况,越是到基层,问题越是突出,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要么凭传统经验。尽管社区工作本身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但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区的发展而言,仅靠经验是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的,它必须带有这个时代的不断创新的特征。二是思维定势阻碍。目前社区党建工作者大多长期从事原矿区后勤行政工作,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基本不流动,一干就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而养成纵向性思维习惯,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缺少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想象力,极不适应社区党建纵横交错的网络特点。

二、高素质社区党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锻造高素质的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中的所谓高素质,就是要适应新时期党在社区建设中的需要,要体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作为党在居民群众中的基层组织,社区党组织历来肩负重任,这是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社区工作特点所决定的。

就社区党建工作者的素质培养而言,要摆脱过去干部培训中一般意义的培训要求和惯用做法,一方面要强化基本素质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要注意培育和充实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素质内容,从而使社区党建工作者成为新时期为党工作的先进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素质的途径

(一)有系统地加强教育培训。

专业与业务的培训是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者专业与业务水平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者应当做到德才兼备,如果对社区工作业务不熟悉、不精通,就会削弱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那些由街道和居委会或者是原矿区后勤行政党建工作过渡来的人而言,业务更新是当务之急,哪怕搞了几十年的党建工作,但只要对社区党建是陌生的,同样也有一个培训的过程;目前还有许多社区党建工作者是由产业结构调整,从其他系统、其他企业转岗而来的干部构成,这部分人对社区党建更陌生,更需要在专业培训上下功夫。当然,相对前者而言,后者可能较少思维定势和传统模式的束缚。

(二)有意识地加强自我修养。

自我修养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改造的过程,它要求社区党建工作者自知自省、自觉自强。古人常言:“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之难,不在见人,而在自见”。社区党建工作者也只有在正视自身弱点,正确估量自身实力的前提下,才能看到与时代要求的差距,才会有不断进取的自觉性。在古人的修养中,还十分强调“自省”的方法。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韩愈说:“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舞者”。这种自我解剖也是共产党员加强修养所要采取的方式和所要追求的境界。由于群众对执政党总是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其言行也特别关注,所以对于社区党建工作者来说,在群众面前切忌“自我感觉良好”。虽然一方面群众会不断地对党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但另一方面,若党不善于自我批评,工作就容易陷于被动。因此,社区党建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和检讨,要敢于自我批评,这样工作就会体现超前性,从而为自己赢得主动。

(三)强化管理,加重群众评议监督力度。

从干部管理角度而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一是需要在选拔任用上把关,二是需要在考核监督上把关。

选拔任用是一个重要环节。在社区党建工作者的任用过程中,一定要引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加大竟聘力度,采取公开招聘、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人才选拔形式,克服单一由组织决定的选用形式。在竞聘过程中,应更多地鼓励群众参与,创造出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并制定规范化的条例。只有让群众更多地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者的选拔任用,才能真正把群众公认的、能为群众谋利益的人选进这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去。

二是要完善监督制度。虽然社区党建工作者职务不高,权力不大,但是如果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有违反政治纪律的司能性;如果放松监督或监督不力,则往往更易出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工作的人,容易放松警惕,不拘小节,以为自己工作辛苦,吃点、拿点、沾点、卡点不算问题。但正是因为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其行为就往往成为群众判定党的形象、衡量党的作风好坏的现实依据,成为恶化党群关系的直接诱因。对社区党建工作者的监督首先是来自党内的监督。第一要抓对社区党建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人的监督,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第二要抓制度建设,党内监份要有效,监督水平要提高,有赖了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这样可使监督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加人执纪执法力度。第三要落实责任状内容。看社区党建作者是否全而正确地贯彻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运用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其次要拓宽党外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群众监督是一种最广泛、最全面的监督,由于社区党建工作者更直接、更经常地与群众接触,他们的一举一动群众看得最清楚,作为利益主体的群众也最有发言权、监督权。实践表明,让社区党建工作者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改进工作作风。群众监督也应形成制度,并建立好的机制,寻找好的办法。除一般群众外,在社区中还要调动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参与监督。应当把各种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生合力,形成对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行为规范监督的网络,从而在体制上、机制上保证整个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陈海群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拙见论文_陈海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