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阅读是关系教师事业成功重要因素。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
一、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一生受益匪浅。一是阅读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获取各种新信息,阅读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中学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所读书目对中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决定他们将来的事业;二是阅读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离不开阅读,传统的书、报、信件,现代的网上信息资源等都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所以,阅读是人类生活一项重要内容,学会阅读就是学会生活;三是阅读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当前国家把“创新”发展放在首位,说明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四是阅读是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未来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生阅读存在的误区
1.阅读就是课内阅读。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学生的阅读就是课内的阅读,与书本有关,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关方面的阅读。这种看法是狭獈的,是不全面的,是片面的。真正的阅读是指导学生课内和课外一起读,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2.阅读就是考试有关的阅读。太多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与考试有关的阅读是最实用的,是教师和家长最青睐的,所以在平常教学和指导中,有意和无意向学生灌输,那些书对考试有用,一定要看,那些与考试无关,可以不看,一切都是围绕“考试”而阅读,很明显这是“功利性阅读”,笔者经常问学生:你们为什么阅读?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为了学习写作。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等。语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根基,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阅读唯一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为基础。
3.阅读就是随意的阅读。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随意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所以“随意性的阅读”是读不出效果的,很容易忘记。有人会问:适度的休息是必要的,随意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阅读完全以随意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当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阅读中“随意”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阅读就是看书。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一定要让学生阅读那些对自己有益的、有帮助的、有正能量的书籍,而不能阅读那些消极的、邪门歪道的、淫秽的、负能量的书籍。让学生分清那些是书籍值得看,那些书籍不能看,所以看书时一定要有选择,选择那些“正能量”书籍来看。
三、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如下:一是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二是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加以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三是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四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五是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六是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意思。“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用”,要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爱好和兴趣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一两天,一个星期谁都有可能做得到,但要坚持一年以上,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教师可以这样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一是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二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阅读时间;三是磨炼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学生如果能做到这三点,阅读的好习惯一定能养成,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一生将受益匪浅。
3.课内课外一起阅读。古人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的阅读也一样,仅仅关注课内阅读,这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除了进行必要的课内阅读,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好处多多,纵观近五年来的中考和高考,对学生的考查内容大部分是课外的,所以不要轻视课外阅读。正如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道理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更是学生提升文化品位、造就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因此,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途径。
4.注意阅读方法的运用。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课时最多,耗费的精力最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又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在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是抛弃“灌入式”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自读的良好读书习惯。他把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放在颇重要的地位,多次论及了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性,他的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观点深刻地把握了中国人学习母语的教学规律,对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当今许多教师却忽视读书习惯的培养来训练阅读能力,这就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彻底抛弃“灌入式”陈旧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中学生自能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二是注意精读和略读的运用。所谓精读,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做全面 精细、深入地理解。精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精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略读就是粗略地 快速地读,对读物纵观大意。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知识面。好处是节约时间 更有效率。对两中方法的运用要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而选择;三是阅读时注意做笔记。平时在阅读时,速度快、信息量多,如果不及时做笔记,会很快忘记的,所以要养成边阅读边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才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总之,教师要重视语文的平时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提高自己,读懂人生的真谛,看懂社会的变迁,让阅读走进学生日常生活。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 535300)
论文作者:钟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