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人民医院 15001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胃炎以及胃溃疡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方法:选择在2010年~2014年间入住我院内科就诊的胃炎、胃溃疡患者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药情况,结合实际临床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这5年间胃炎、胃溃疡的常用医嘱,最终从药理机制方面深讨临床治疗胃炎、胃溃疡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果:400例研究资料中,发现120例患者资料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比例为30.0%。其中配伍方式不合理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研究资料中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配伍不合理现象、H 2 受体拮抗剂与抗酸剂配伍不合理现象、吗丁啉与抗胆碱药物配伍不合理现象以及胃黏膜保护剂与抗酸剂配伍不合理现象等。结论:用药不合理极易导致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差,不良反应增多等现象的发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学习,准确了解用药信息及熟练掌握药物作用机理及配伍禁忌,合理进行药物配伍,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胃炎;胃溃疡;不合理用药;配伍不合理
引起胃炎的发病机制很多,主要引起胃粘膜出现炎症,同时伴有上皮再生、上皮损伤以及黏膜炎症反应等症。患者多出现腹胀、腹痛、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胃溃疡主要由于人体胃蛋白酶和(或)胃酸对胃粘膜刺激消化产生,患者多出现饭后腹痛、胸骨、剑突后疼痛、出血等。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的药物日益增多。目前不少基层医生乃至国外医生由于缺乏药物机理方面的知识或疏忽大意常造成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产生[1]。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的用药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搜集2010年~2014年间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就诊的胃炎、胃溃疡患者400 例的用药情况,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并得到确诊。4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1例,年龄范围28~61岁,平均年龄(35.2±16.8)岁;女性患者119例,年龄范围30~59岁,平均年龄(36.8±15.4)岁。入选患者均有嗳气、不同程度的反酸、胃脘部饱胀、胃部不适、餐后胃区疼痛等症状。400例患者均在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或自行在家中服用治疗胃炎或胃溃疡的药物。400例患者中胃炎患者219例,胃溃疡患者18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病程范围为 5~ 32 个月,平均病程(18.4 ±7.1)个月。
1.2研究方法
由某名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并考核通过的护士负责对400例患者的用药历史进行统计调查,并进行详细记录。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所用药物的剂量、种类、药物治愈情况、预后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复发情况等[2]。
1.3治疗效果评价
根据文献报道[3],认为当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完全恢复,胃痛症状基本消失,且无黏膜出血或充血产生,是治愈;认为当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有微小出血或充血现象,胃痛症状有所改善,且病灶部位有所缩小,是好转;认为当患者经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无变化或恶化,患者胃痛症状无减轻,是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合理用药与合理用药在治疗效果方面差异
在400例研究资料中,发现120例患者资料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比例为30.0%。比较不合理用药与合理用药后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发现合理用药组患者治愈率较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与合理用药后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比较
2.2 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120例不合理用药中配伍方式不合理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研究资料中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配伍不合理现象;H 2 受体拮抗剂与抗酸剂配伍不合理现象;吗丁啉与抗胆碱药物配伍不合理现象以及胃黏膜保护剂与抗酸剂配伍不合理现象等等。
3.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造成胃炎以及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下降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十二指肠胆汁反流。因此目前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等进行胃炎、胃溃疡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的疗法,联合用药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同时避免病情反复发作。但研究发现医院联合用药中常出现以下一些不合理现象。
1.胃黏膜保护剂与抗酸剂联合用药
抗酸剂具有中和胃酸,改变胃部微环境pH的功效,但胃黏膜保护剂只有在胃酸的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黏膜保护作用,修复溃疡面,隔绝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的侵害[4]。胃黏膜保护剂与抗酸剂合用后疗效降低,不能达到联合增效的效果。
2..H2受体拮抗剂与抗酸剂联合用药
抗酸剂在体内发挥疗效后会使胃部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降低H2受体拮抗剂的通透率,影响其吸收,降低疗效。
3、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联合用药
铋剂是一种黏膜保护剂,其作用机制是在正常的pH环境下,在胃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研究表明,铋剂还可以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而促进溃疡面的修复。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联合用药,前者抑制了胃酸的分泌,改变了胃内pH环境,使铋剂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4.抑酸剂与促胃动力药物的联合用药
抑酸剂需要在胃内滞留一段时间,才能起效,与促进胃动力药物合用时,后者会通过增强胃蠕动,加快胃内抑酸剂排空,而无法发挥应有的疗效,两药联合用药时疗效降低。[5]
5.抗胆碱类药物与促胃动力药物的联合用药
抗胆碱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碱的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来达到减轻胃疼痛的效果,缓解胃痉挛;促胃动力药会刺激胆碱能受体,引起其兴奋,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速度与程度;两类药物具有一定拮抗作用,联合用药时疗效降低。
6.作用机理不同的促胃动力药联合用药
临床调查中有少数采用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促胃动力药联合用药的现象,两种药物的合用作用强烈,副作用明显,使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7、用药疗程过长。主要是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过长。患者通常只需要用药1-2周,就可以达到优良的效果,如果长期使用,极易导致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产生。
综上所述,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体现了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用药不合理极易导致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差,不良反应增多等现象的发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学习,准确了解用药信息及熟练掌握药物作用机理及配伍禁忌,合理进行药物配伍,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朱娟.胃炎胃溃疡治疗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7):1127 -1128.
[2]俞春会,欧灵忠.胃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2):171 -172.
[3]潘时良.82例胃炎、胃溃疡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分析及总结[J].中 国 医学创新,2011,8(6):170 -171.
[4]赵广聚.胃炎、胃溃疡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254 -255.
[5]吴芳,王玮,张红果.胃炎治疗药物用药处方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 导刊,2014,16(6):1057 -1058.
论文作者:汪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不合理论文; 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胃炎论文; 现象论文; 药物论文; 胃酸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