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堂论文_郭凤海

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堂论文_郭凤海

〔摘要〕新的课程理念呼唤着新的课堂,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我从中总结出:“绿色”的课堂应该是生态的课堂、是学生“快乐的小天地”。

〔关键词〕快乐学习语文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着新的课堂,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我从中总结出:“绿色”的课堂应该是生态的课堂、是学生“快乐的小天地”。尤其是低年级段,语文课是他们重要的一段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充满活力的群体,“快乐语文课堂”更是他们幼小心灵的期盼。在课堂中,他们是课堂的主人。

1 自主学习,感受快乐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紧密相联的。在语文教学中,新的内容、新的方式都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此,语文教学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灵活地运用教法,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进入其乐融融的境界。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激趣法有:故事激趣,如《女娲补天》、《惊弓之鸟》等;游戏激趣,如《一次成功的实验》;操作激趣,如《动手做做看》等。配音导情和配景导情也是很好的激趣方法。如在讲读课文中,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所熟悉后,让他们听著名播音员朗读该课文的录音,感受语言艺术的声韵美、节奏美、情感美的快乐,从而自觉产生模仿播音员去朗读课文,读出情感。教《荷花》一课,让学生边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斯》,边听朗读描写荷花的语段。乐曲的第一、二章柔情细腻,正好吻合文中:“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正是第三乐章所要表现的浪漫与遐想。学生欣赏乐曲后,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心领神会。待到他们朗读时,我也给他们配上音乐,借着音乐的渲染,学生读音时而轻,时而重;语速时而慢,时而快;语气时而兴奋,时而激昂,感情十分投入,陶醉其中。采用电视录像再现文中描写的情景,能够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涛,更容易读出真情实感来。指导朗读《黄继光》的第三部分,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充分感受英雄的顽强、无畏,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练习朗读,效果更佳。

2 让绘画美化语文课堂

“绘画”是对美丽事物的直接感受进而把握美、领悟美。孩子们喜欢画,喜欢用手中的笔来描绘自己七彩梦想。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图案虽然透露着稚嫩,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无不刺激着他们的创作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孩子这一特点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让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眼中、心中课文的美丽景色。这样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人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生兴趣盎然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绘画作品,从而加深了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热爱大自然。

3 自主发展,创造快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如课文画、课文歌、课文小报、课文朗诵、课文舞蹈、课文剧等系列自主发展、创造快乐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如编排课文舞,学生首先要对课文的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对课文角色准确的把握,然后才能考虑从哪一个角度、用什么方式、配什么音乐、编排哪种舞姿。这一过程确实是一项综合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学完《群鸟学艺》后,学生萌发了要把这篇课文编成舞剧。于是,他们积极背诵,积极搜集与课文故事和情感相配的乐曲,展开丰富想象的自编、自导。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发展,并从中体验到创新成功的快乐。

4 让实践活动充实语文课堂

教师在教教科书的同时,更要创造性地用好教科书。创造性是教育艺术的精髓。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教学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制定发展学生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创造技能的措施。课前要努力发掘教材的创造因素,课上除了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外,课后更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沟通,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结合教材的内容,开展怎么过六一和秋游活动;未来的桥设计、绘画活动;做家务,写感受活动;画自己的家乡、说自己的家乡、写自己的家乡活动;利用树叶做书签、制贺卡活动;讲小英雄故事会活动;争当识字大王、自制识字课本、识字小报活动;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自然博物馆等语文实践活动。多彩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使学生的个体才能从自我劳动中体验到自身力量的价值和兴趣,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游戏、表演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5 增强生本意识,坚持顺学而导

《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淡化分析,以读为本。在学习《幸福是什么》一文时,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浅显易懂,教学时,我并没有作过多的讲解,没有采用段段分析的方法,而是结合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的质疑,积极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走进课文,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赛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走进文本,了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朗读中知道三个孩子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以及他们怎么去追寻幸福的,随着他们的足迹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不仅是坐享其成,更应是“无私奉献”,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这一目标;在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后,我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演一演课本剧、编一编故事中作者的布白部分,联系实际生活深化理解三个牧童的话,从表层向深层渗透,在课文、教师、学生三者充分对话之后,让孩子们感悟“幸福是什么”,用以突破难点,达到本课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兴济镇小学

论文作者:郭凤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  ;  ;  ;  ;  ;  ;  ;  

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堂论文_郭凤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