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文当代文艺形态理论的概念与物质述评_文艺论文

董学文当代文艺形态理论的概念与物质述评_文艺论文

观念与物质——评董学文的《文艺学当代形态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艺学论文,形态论文,当代论文,物质论文,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03)01-0014-04

我认真读了董学文主编的《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这部优秀的文艺理论著作,从中高兴地看到作者以科学、严谨、发展的观点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现状的胆识。书中大胆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今遇到的严峻挑战,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的取向、趋势,以及取得的成果和仍然面对的问题,比较系统地梳理并辨析了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传统文艺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了文艺学“当代形态”论。

《文艺学当代形态论》是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史上的一部应时之作。难能可贵的是,在西方文艺理论大量涌入,人们处于困惑、迷茫的状态下,该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唤醒迷茫、走出困惑的理论论述。

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因为外在的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发展中改变着物质世界自身,而认识和把握外在世界,并给予外在世界的发展以理论的解释与指导,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之所在。同样,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是在文艺的不断发展中,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与外在状况并给予理论的解释与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就在于它是以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为灵魂的。

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面对的是当今复杂的、多样化的世界。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必然形成多样化的文化形态;由于世界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历史隔阂,文化上的渗透与反渗透将呈现长期的复杂状态;由于某些强权势力,妄图将自己的观念形态强加于世界,从而就自然形成强加者与被强加者观念形态之间的矛盾状态。

世界复杂多样的观念形态,必然引发多样化观念之间的相互激荡。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如果矛盾不被激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将会相互汲取,并融合在各自的民族文化之中,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面对世界文化之间的复杂状态,马克思主义要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正如作者在这部论著中所说的,面对当今世界各种复杂的文艺思潮,诸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都企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嫁接、安放、牵引、融会到形形色色的西方现有的文艺学体系框架之内。正是针对于此,作者在论著中尖锐地提出,“何不倒过来思维一下?”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综合人家”,通过辨析、改造、批判、汲取、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态”[1](P19)。我完全赞同这个论点。作者在论著中提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必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做出新的贡献,在我国文艺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在发展中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今诸多流派、诸多思潮中的指导地位,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各种理论和学说所进行的科学辨析,并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被解释的问题越多,解释得越深刻、越有针对性、越有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越巩固、越坚强。

《文艺学当代形态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对于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思潮和学说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辨析,并进行了马克思主义说理性的论证与批驳,就此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任务,提出了文艺的本体论、文学审美的能动反映与主体建构、文学的价值生成与价值取向等文艺理论中的一些重大课题,并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论述。同时,还对未来文学的发展、21世纪文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研究当今的文艺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文化属于观念形态,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物质生产的反映,在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物质生产。“不能把思维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2](P384),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不能离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3](P43),因此,不能离开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文化(文艺)观念论文化(文艺)观念,更不能离开我国当今经济关系的实际,兀自主张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国文化。文化作为观念形态,不能照搬外国,更不能盲目强调世界文化一体化,因为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历经的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由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在渊源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形成了不同的观念形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化文化现象,怎么能设想用一种观念形态、一种价值观统一世界呢?文化只能在各民族之间相互汲取,相互融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作者的这部论著在辨析外来文化和梳理国内良莠不分、盲目追求外来文化的倾向方面,所坚持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是当代文艺学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文艺(文学)学本体论。

文艺(文学)学属于文化范畴,同属观念形态,研究文艺学不能孤立于“社会生产关系之外”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体现人们心灵世界的内在活动,艺术的生产过程,是艺术生产者作为创作主体,对外在的对象客体由感性(形而下)到理性(形而上)的认识过程,并通过创作主体与对象客体的心灵世界相一致而得以呈现。这个过程是艺术自身的运动过程,是主客体这对矛盾在心灵上相互统一的过程,属于艺术生产的自然属性,是文艺学作为一个学科自身独有的学理界限之一。如果说这是指文学本体论,那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另一方面,研究文艺学本体论时,不能孤立地就本体论论本体,因为文艺本体自身就具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或称文艺本体性,二是艺术作为一种审美价值承载物的社会属性,或称文艺的物质属性,而文艺的艺术属性是依附于它的社会属性的,因为艺术价值就深蕴于社会价值之中。

作者在写作《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这部著述中,专设一章严肃认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认识论、方法论,注重对以美国克·兰色姆为代表的西方文艺本体论进行剖析,并对国内文艺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大量论点进行梳理,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证,这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贯认为,人们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与存在,源于人们的物质关系,即对社会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分配关系,任何一个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观念与思维形式,都离不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那个民族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任何观念,都不可能是凭空的脱离社会物质存在而从人们的想像中产生出来,“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P3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3](P30),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现在却成了争论的焦点。作者在书中指出,“少数文学理论工作者陷入了拒斥马克思主义的误区。他们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已经‘过时’;或者指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为极‘左’理论;或者干脆主张全盘按照西方文论组建我国的文论体系;或者肆意地张扬某种极端唯心主义的、以自我为核心、以个体主体性膨胀为价值取向的学说。”[1](P14)甚至出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和“颠覆”,这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列举了美国拉尔夫·科恩、法国T.托多罗夫等西方学者,在历经“眼花缭乱”的西方历史条件下文艺理论的演进之后,他们正在做历史性反思。就是这些西方学者也已经意识到,“社会很可能成为未来融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研究特定时代里文学理论一些重大问题的最主要的根基和中介”,这说明西方一些有思想的文艺理论家,他们也正在通过社会实践探求文艺学的真理。这个线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以事实告诉人们,只要以科学的而不是盲目的、严肃的而不是随意的、认真的而不是浮躁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尊重实践的而不是照抄照搬的态度,认真调查研究现存的国际、国内各种社会状态和文艺状态,理论联系实际地辨析各种现象,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理论结论。

总之,不论当今世界文艺思潮多么使人“眼花缭乱”,也不论国内文艺理论界受到何种程度的冲击,大多数的人们历经了一个历史的认识过程:认识—实践—再认识之后,总会重新回到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轨道上来,重新认识真理并发展真理。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史上,不断开辟自己的新天地,不断地创新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实践中从来没有停止发展与创新。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内曾经遇到过各种思潮的冲击,出现过各种波折,但我们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在这部论著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进入了一个新的“综合”时代,所谓“综合”,实质上是一个认识过程。综合当今世界的诸多文艺理论新观点,诸如艺术文化学、接受美学、文艺信息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文艺本体论……以及各种非科学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批评、形式主义、符号学等等,通过“综合”,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加以分析、辨别,涵纳一切有益于我们的文艺理论学说,改造其错误,批判其谬论,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说,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创新中发展。

作者的《文艺学当代形态论》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且是勇敢的一步,以大量的科学的论证,在多样化学术理论的发展中,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胆地提出了文艺学“当代形态”论,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点燃了熊熊燃烧的火炬。

关于文艺的本质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文艺是以美学形式反映在人们观念中的精神现象、精神力量,是人们对外在自然世界的审美反映。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P52),“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3](P30)。这里一方面讲明了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又强调了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那么,文艺的审美功能又是怎么体现的呢?在人类分工出现了专事精神生产的群体之后,就产生了精神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精神生产者和精神产品的占有权自然属于两个生产资料占有者,精神生产自然是为占有者阶级服务的,反之,则会出现屈原、韩愈、苏东坡、曹雪芹……

在人类进入社会制度的历史时期,人民共同占有社会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专事精神生产的群体,同属于人民的范畴,因此文艺的服务对象自然属于人民大众,文艺的审美功能在人民大众中必须得以充分体现。

以上是我读大著的粗浅体会,送作者审酌,并愿与文艺、理论界的同志们商榷。

[收稿日期]2003-08-02

标签:;  ;  ;  ;  ;  ;  ;  ;  ;  ;  

董学文当代文艺形态理论的概念与物质述评_文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