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论文_高健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论文_高健

山东省平邑县平邑街道第四小学 273300

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会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场地采用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物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如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安排练习时有趣。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比较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地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地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

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通过尝试,这种强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一种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教法,值得你一试。

2.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互练的方法,来促成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论文作者:高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  ;  ;  ;  ;  ;  ;  ;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论文_高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