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论文_李家波

东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地基是决定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地基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民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为此,应强化对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的应用,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与要点,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与操作工序,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施工工艺操作中,应对各项工序进行严格监管,进而形成一套稳定、高效的施工方案,能为后续地基施工提供借鉴与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

桩基是建筑承载物之一,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的强度与抗性,其施工质量关系重大。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技术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应用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可以提高基础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更好的基础。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特点

1.1混凝土预制桩不受潮湿环境的影响

房屋建筑施工中,一旦地基质量不能够得到基本保证,就会为房屋整体结构带来不稳定的影响,潮湿、渗水、沉降等情况是地基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而地基质量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地施工前,地质勘测工作方面不到位,对地质、水文等条件信息连接不够详细,导致地质、水文等条件与施工要求不符,土质过于松软,不利于地基稳固建设;二是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地基出现质量问题时,没有及时发现,防护过程糊弄了事,不具备专业防护水平。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用于房屋建筑中,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所使用的材料具有防潮、防湿、防渗等特性,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抗潮湿环境的侵扰,对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效果。

1.2承受荷载能力强,沉降变形小

我国是一个人口迅增的大国,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对房屋建筑质量进行全面研究。由于房屋建筑的高度增加,受地面积不增加,因此地基的承载压力会明显增加,很容易造成地基沉降、变形等不良情况发生,进而威胁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因为,该施工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正确的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因重量、高度的加剧而造成的地基沉降变形,目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房屋建筑中提高地基质量,保证地基性能符合房屋建筑质量要求的主要。

2 房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

2.1 制作预制桩

在制作预制桩时,可提前在工厂进行制作,也可在施工场地进行制作,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制作地点。若使用的是方桩,其长度偏短,最好是在工厂进行制作,这样操作起来较为简易,且运输也更为方便。通常来讲,桩体的长度控制在10.0m之内,此类方桩、管桩应在工厂进行预制。制作预制桩时,必须保证桩体的质量,还要做好模板预设工作。保持桩面呈现平直、整齐的状态,严格控制桩体的尺寸,若底模板与侧模板使用重叠法进行加工与生产时,必须对桩面位置进行隔离处理,不能让两个桩面接触与粘结,可采取涂刷隔离层的方式。在焊接钢筋骨架时,要运用对焊方式,对桩顶、桩尖位置的钢筋进行特殊性设计与操作,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前提。

2.2 运输

若预制板制作完毕后,需要搁置一段时间,保证桩体的强度与设计强度参数一致,满足设计强度的需求后才可实施运输与打桩操作。若对桩体进行提前吊运,应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且做好处理措施,保证预制板符合质量要求后才可进行运输。对桩体进行起吊或搬运时,需要主要的问题较多,必须保证吊运的平稳性,禁止发生过度冲击或振动现象,合理控制吊点位置,必须控制好吊点的受力情况。

2.3 堆放

对于房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而言,合理的堆放也很重要。若在堆放桩体时存在操作不当或不科学的情况,会大大影响桩体的实际质量。对此,若想控制桩体的质量,必须强化对堆放场地的规范与管理,保证场地地面的平整度与坚实度,严格确认垫木之间的距离参数。堆放桩体时,必须根据桩体规格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堆放,切记堆放的层次不宜过高,保证在四层以下。

2.4 打桩施工工艺

2.4.1 打桩的顺序

开展打桩操作时,必须严格规范打桩的顺序,只有控制好打桩的顺序,做好工序实施方案,才能合理控制打桩质量与进度。打桩时,必须充分考虑打桩区域的土质、桩体类型、地形以及桩体的密集性等因素,进而得出合理的打桩顺序。

2.4.2 打桩工艺

先准备好施工设备,让桩机及时就位,对桩架进行有效的平移,保证导杆的中心线与打桩的方向具备一致性,还要对桩体位置的规范性予以检查。施工者需要将桩体慢慢提升,并将其插入到土壤内,并及时将桩帽、桩箍等扣好,严格校正桩体的垂直度,把桩锤缓缓落至桩顶之上并进行轻轻的敲击,桩体沉入到土壤内达到一定的深度后,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域,然后再进行桩体垂直度与桩位的校正与检查,再开展打桩操作。打桩的时候,锤的重量与桩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打桩的时候最好是采用重 锤低击、低提重打的方式(见图5)。必须先选择短落距来进行慢慢的敲打,等到桩体进入到土壤中2.0m左右后,使用全落距进行敲打。若使用落锤进行击打时,落距应控制在1.0m之内,柴油锤则控制在1.4m之内。为保证打桩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桩体的入土速度,保证匀速入土,且锤击的时间与间隔不宜太长,应采取连续性击打的方式,最终将其击打到土壤内。

图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现场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的应用研究

3.1预制桩沉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施工有很多方法,在现场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静压法、振动法和锤击法等。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时主要就是锤击沉桩,要通过打桩设备来完成工作,其中桩锤是沉桩施工技术、也是打桩设备中最重要的施工工具,在现场施工中桩锤主要有落锤、柴油锤、液压锤和气锤等,主要对落锤进行研究:落锤主要是由铸铁块制作而成的,其重量最高的可以达到两吨,主要就是采用卷扬机并借助人力来起吊桩锤,然后使其自由下落来冲击桩体入土,因为桩锤的重量较大,冲击力也较大,所以对桩体的破坏也就比较大,所以有时容易打坏桩尖和桩顶,因而一般只适用于小直径的钢桩。

3.2预制桩打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技术的应用研究可以分为打桩工艺、打桩顺序和接桩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打桩工艺,在进行预制桩施工中,其施工工艺主要就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对桩位和桩机进行确定和安排,然后进行桩体的起吊和桩锤、打桩、送桩等,要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必须对其打桩工艺进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打桩工艺并严格各项工序。其次要对打桩顺序进行研究,预制桩施工的打桩顺序包括自中间向四周、向两侧或自一侧向其他单一方向几种,在进行打桩顺序的确定时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工程特点、进度计划、桩机性能等来确定,这也是建筑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工作。此外还有接桩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接桩的方法主要有焊接法、浆锚法和法兰接法三种方法。其中浆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软土层,而焊接法的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种土层,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和应用。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分布范围非常广,每个地区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环境等因素存在各不同的差异,导致地基质量问题多种多样,渗水、潮湿、沉降、变形等任何问题的出现都可造成房屋建筑不稳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地基质量问题,需要加强技术方面的改进与创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解决地基问题上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匡可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6:179-180.

[2]程光洪.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18-19.

[3]邱乾林.浅议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门窗,2016,12:87.

论文作者:李家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论文_李家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