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标准化的定义、目的为索引,引申标准化的关键——标准,而关键的基础在于“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以统一性、层次性、执行性、循环性四个方面为出发点,以案例为实证,本文既提出了直接、间接阻碍设备标准化的原因,也给出了解决阻碍设备标准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标准化;统一性;层次性;执行性;循环性
Analyzing and applying about standardization of equipment in power station
Wanghaiqing
Sichuan Shenhua Tianming PowerGeneration Co.Ltd.Sichuan Jiangyou 621711
Abstract:With the index of the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standardization,the key of standardization--standard is extended,and the basis of key l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tarting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unitarity,hierarchy,executability,cyclicity,taking the case as the evidence,this text not only puts forward the direct and indirect-reasons of hindering standardization of equipment,but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hindr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of equipment.
Key words:Standardization,unitarity,hierarchy,executability,cyclicity
1 绪论
标准化,一直是电力企业致力于追求的美好结果。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对于电站设备来说,标准化的目的在于设备或作业过程具有适用性、兼容性、互换性、品种控制性、安全防护性、环境保护性,比如:(1)在设备采购阶段,其满足规定用途的能力具有可量化的数据或可查验的方法;(2)在设备试验阶段,同一种结果可能由不同的科学方法得出,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它们之间不会引起不可接受的互相干扰;(3)在设备安装阶段,由于最终用途的一致,使得设备之间可以互换使用,提高使用频率;(4)在设备采购阶段,通过对设备用途的分析,可以在满足最终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设备的类型或规格、数量最大公约,降低其成本和复杂程度;(5)在设备使用、运输或贮存阶段,可以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使得设备、人员免受过程的不利损坏或伤害风险;(6)在设备运行、维护阶段,可以避免在设备的操作或作业的过程中造成不可控制的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标准化释义可知,其关键在于条款和文件——“标准”。在1983年,标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完整的定义,即“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其中,标准的基础在于“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所以,只有标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才能确保其具有高质量,才能使得标准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无论国际或者国内经历了多么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发现企业都难以企及这种完美的状态。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表明,它不能仅仅成为一种模式,还需要建设成为一种内涵。目前电厂的标准,诸如台账、文件包、作业指导书、四大标准、规程、办法等,其种类具有多样化,但其内涵却具有同质化。因此,这种“标准差”的存在容易造成标准化演变成模式化,更重要的是,其既不能真正地解决作业难点,又不能防止人为扰动的影响,更不能降低管理成本。
2 分析
2.1统一性分析
虽然电厂标准的用途一致,但“标准差”的存在,是因为其没有实现统一性。首先,标准的基础在于“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由于每一个人员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造成了这种“综合”具有不同的企业特点;然而,又由于其最终用途具有一致性,又使得其殊途同归,具有普遍的通用性。
虽然这种不拘一格的“标准”丰富了标准的内容,但其特有的复杂程度,使得同类的标准难以融合贯通,最终设备缺乏标准化的互换性,降低了使用频率;也使得同类的设备难以有效统计,最终设备缺乏标准化的品种控制性,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没有统一性共识的前提下而得出的“标准”,其间接地阻碍了设备标准化的发展。
2.2层次性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分类,其分为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分类标准、试验标准、规程标准、过程标准等。在火力发电厂中,标准的分类层次却稍显不足,似乎具有大而全的特征,比如:某规程标准囊括了与设备相关的所有内容,既有简介、又有案例、分析、试验条件、方法等。这种标准与人呈现的结果,虽然包罗万象,但也没有分清主次和需求。
如果从目的性上区分标准,这种规程与其他标准重合度较高,既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也可能存在交叉部分不严谨的情况,最终设备缺乏了标准化的兼容性;从结构上区分标准,虽然这种标准体现了覆盖面广的特征,但其容易无法清晰地表达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既无法互补、也无法互联的真空层,也间接地阻碍了设备标准化的发展。
2.3执行性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中,从使用标准的统计频率显示,调查的数据更加突出了执行效果不容乐观。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是对生产资源的隐形浪费。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调研,这种现象原因主要从指导、执行两个层面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指导来源分析,由于某A与某B对于同一设备的认识差异,在拟定设备标准的限值或方法时,可能会使得最终的标准条款形成一个模糊区间,失去了标准化的适用性;从指导意义分析,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标准缺乏科学的数值或方式时,也会失去标准化的适用性。
从执行趋势分析,由于标准起源于技术或实践经验,它与惯例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有相去甚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的优秀经验得以演变成标准,而另一部分人依旧保留着惯例;从执行条件分析,由于某些标准执行需要一些客观条件的支持,如果部分电厂不能提供这种客观条件,那么标准只能可望不可及。
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这些现象直接地阻碍了设备标准化的发展。
2.4循环性分析
在火力发电厂中,标准代表着检验工作水平的方法,但标准又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不能解决所有难题,于是,人们便将其束之高阁。或许,只是例行地进行一些修修补补,但这些修修补补却不能对标准产生突破性的技术更新,因为它好像已经很到位了。这种普遍现象在本质上属于假性循环。
虽然可能使初期的标准在某一阶段处于完善状态,但事故的出现恰恰是不完善的表征。如果事故与标准之间没有循环关系,那么安全防护性和环境保护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假性循环的标准最终形成科学技术的断层和不可持续,直接地阻碍了设备标准化的发展。
3 应用
3.1统一性应用
在火力发电厂中,首先应建立设备标准化体系,明确每一个业务的作业标准。以采购业务流程为例:从物资编码起,各专业的设备存在多头并进模式。比如,同一类型或用途的设备,经过不同专业编码后,存在不同的规格、型号,致使业务复杂化;另外,也致使采购后的设备多样化,不方便设备标准化管理。因此,建议按照设备或业务分类,统一建立同类设备或业务的标准化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协调量。
其次,标化体系中的标准应逐步统一。以阀门设备选型为例:不同工况下的调节阀虽然调节参数不一样,其选型标准应趋于一致。如果选型标准多样化后,作为用户来说,根本无法分辨设备孰优孰劣。比如,关于调节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就有多种,如《电站调节阀选用导则》、《火力发电厂调节阀选型导则》、《电站调节阀》、《气动调节阀》等。因此,作为电厂标准,建议按照设备或业务分类,统一同类设备或业务的标准,降低不必要的矛盾。
3.2层次性应用
由于设备具有寿命周期性,建议根据设备特性,建立一套能适用全寿命过程的标准。同时,又由于在不同阶段所遇到的应对措施不一样,建议根据相应的措施建立针对性较强的标准,此类标准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其关系可以互补互联,但不能重叠。
以电厂水泵、阀门为例:目前,电厂的标准没有从设备类别上区分其特性,依旧延用一套笼统的模板,建议建立一套具有层次分明的精细化标准,如不同工况的水泵应具有不同的标准特性。同时,在采购、运输、存储、安装、运行、检修、回收等阶段,电厂某种设备基本没有对应的专属标准,建议分阶段建立全寿命期的标准。另外,针对同一用途的标准,建议此类标准可以根据不同成因,分别形成具有不同的科学方法,但其方法不可互相干扰、重叠,防止出现对科学性的误判,如真空严密性试验标准。
3.3执行性应用
在标准建设期间,要以具有执行性为目标,建议标准的具体条款应细化到具体的方法、数值、条件,不要悬而未决。比如,“某设备应配备备品备件”、“某设备螺栓应拧紧”等,此类条款并没有明确应配备品备件的种类、数量、规格,也没有提出以什么方法判断拧紧、拧紧需要的条件有哪些,这些留白使得执行层不能理解指导层的初衷。
对于有些技术上难以突破的难题,建议不要放入标准条款中,因为标准条款属于可执行的范畴。对于这些技术难题,可通过本专业攻克,也可跨专业解决。比如,某设备的冷却水管频繁破损,无论通过材质、应力处理,仅能解决寿命长短的问题,但从电气功能上分析,通过修改运行方式则可彻底解决问题。
在标准执行期间,人员作为可变的因素,建议通过创新培训方式和管理模式,突破其惯性思维,限制人员可变性。例如:在培训方式上,通过将标准具体化、形象化,让参与者切身体会;通过现场情景模拟实践,使标准能入脑入心。在管理模式上,通过改进业务逻辑,将人的行为转化为机器识别、分析、作业,通过智能算法,规避人的可变性。以疏水阀门检查为例,传统依靠就地测枪检漏,其方法低效且不可靠;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全面感知”,其方法高效且无人为因素。
标准一般以跟着技术发展而进步,对于某些传统电厂来说,其实施条件相对困难。比如,检修作业标准要求螺栓拧紧需要力矩500Nm,如果电厂因为某些原因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工器具,那么执行层则无法执行标准,又会用惯例来处理。这种情况会造成标准的公信力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后标准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建议在实施标准时,应积极配套相应的器具或条件,提升标准执行性。
3.4循环性应用
案例是标准形成的重要因素,而案例也是标准不足的结果,若对案例以处理为终,而不能将措施落到标准之中,那么重复性或延伸性的案例便会络绎不绝。因此,建议标准突破假性循环,将一切缺陷、故障、隐患、案例的科学防范措施反馈至标准,形成衔尾循环。
以某电厂油系统设备为例:某机组的润滑油泵连接法兰泄漏,造成系统油循环中断,直接造成机组被迫停运。从事故经过、原因分析、检修处理、防范措施等方面,电厂经过了认真详细地研讨,直至问题解决。但从整个案例报告中,并没有发现具体的科学方法被引入作业标准。可能你会觉得报告中不是提及了防范措施吗?那么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无论措施多么完善、如何被落实,它与作业执行层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更何况,所谓的措施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与之关联的各个执行层标准(安全、质量、物资、运行等环节)中呢?
4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设备标准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重塑标准化的意义却迫在眉睫。通过关于标准化在电站设备的分析与应用:以标准化的定义、目的为索引,以统一性、层次性、执行性、循环性四个方面为出发点,以案例为实证,本文既提出了直接、间接阻碍设备标准化的原因,也给出了解决阻碍设备标准化发展的建议。以此,为电站设备全寿命期的标准化发展进程提供一种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GB 3935.1.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S].中国标准出版社,1983.
[2] GB/T 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
[3]李少华,徐英健,车德勇,高龙.火电站辅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仿真,2015(08):146-151.
论文作者:王海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标准论文; 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电厂论文; 建议论文; 方法论文; 火力发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论文;